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今年第七期上刊登的《由祥林嫂的唠叨想到的》一文,提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炒冷饭”的报道依然相当流行,使人们大倒胃口。看后颇有同感。近些年来,一些省、市纷纷办起了《每周文摘》《文摘周报》《文摘报》一类报刊,不少日报也竞相开辟“文摘版”,好象这是美味的时新和菜,非此不足以飨读者。不错,当文摘报刊刚问世时,确实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趣,那时是“物以稀为贵”,人们对此有一种新鲜感。可是,现在文摘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中国技术市场报》专刊聘用人员利用批评报道要挟企业,强拉广告的错误行为,受到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报批评。这虽是个案,但并非鲜闻。以曝光要挟索钱要物,变相拉广告,更有以此作交换条件拉关系、办私事者等,不一而论。其实,这种“有偿不闻”实际上就是“有偿新闻”,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警惕。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当然应在激烈的新闻竞争洪流中想千方设百计地争时间,抢速度,抓事实,发新闻,可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这样那样的缘故,使得新闻记者未能“捷足先登”,抢发到“新闻”。有时还会因事件的重要.非步人之后去采写老题材、老主题不可。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也得要练就一手“炒冷饭”的本领。把“浇头”炒上来在采写之前要充分了解清楚先行者的采访情况,看一看别人写了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10,(29):14-15
世界杯过后,观众的“空虚期”除了选秀节目打响赛事,“重磅”电视剧也不甘示弱,拍到没题材也不要紧,翻出经典老题材来照样吸引观众眼球。新版《红楼梦》、《新倚天屠龙记》、《三国》等众多选择,都有同一个特征:“炒冷饭”,不是冷热不匀,就是炒焦弄糊的电视剧“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颠覆也是一阵雷。  相似文献   

5.
干记者年头多了,有种“憋闷感”。年年上百篇消息、通讯,均属为人代言,真人真事,客观报道,不敢也不允许掺加不符合被采访对象身份的思想观点。稿件见报后,常感余言未尽,骨梗在喉。  相似文献   

6.
由一位女子主讲的《论语心得》,竞赢得了全国关注,这就是眼下于丹女士的《论语心得》热。《论语心得》受到读者欢迎,契合了现代读者的阅读取向和审美心理。因为它做到了“朴素”:一是通俗,二是有趣,三是有用。于丹和易中天善于让学术走出象牙塔,  相似文献   

7.
“京观”是古代战争中胜利的一方用来纪念自己功业的标志性建筑。所谓“京”者,《尔雅》训日:“绝高为京。”“观”者,则一为台谢,一为示于四方。因此,“京观”即是高高的台子,为四方所瞩目。问题是“京观”绝非一般性的高大建筑物,不是一般性的土木工程,固然它的性质和作用等同于“勒石纪功”,但“京观”的构筑乃是以战争中失败一方的土兵尸骸堆积而成的。《左传》“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曰:楚国伐郑,晋师救之,在碘地展开激战,结果晋师败迹。楚军中的潘党提议:“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目的在于:“克敌必示子孙,…  相似文献   

8.
怎样使比较单一的公交系统的报道丰富多彩呢?我认为,深入采访去发掘新的角度,是避免“炒冷饭”的主要途径。前年初,我在与人闲谈中获悉,1路公共汽车上有位青年售票员叫华丹,她向乘客介绍太湖风景、风土人情、各种特产,收到中外乘客表扬信上千件。于是,我深入采访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9.
有人說,把学问二字拆开来讲,就有这層意思:学会提问题。这话颇有道理。大概凡事多想想,多提几个“为什么”,想通,想透,得出点道理,这道理可能就是学问。当然,这道理倘若真当得起道理的話,絕不是人腦子憑空幻想杜撰出来的。它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仅是经过人们用腦子想通之后,把它反映出来而已。  相似文献   

10.
“这”字杂谈商务印书馆马志伟当《屈原》演出三四场后,郭沫若先生在台下听到一句台词,感觉有点儿不够味儿。这句台词是:“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原想在“文人”前加上“无耻的”三个字以弥补,饰钓者的张逸生插口说道:...  相似文献   

11.
也许你会以为这题目犹如说“吃饭要吃”,废话连篇!其实不然。正如说“杂谈要杂”强调杂谈写作要注意“杂”的特色一样,“杂谈要谈”则从“谈”的方面来考察“杂谈”写作的另一重要特色。 在“一般写作”里,把通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分解为四类:叙事,描写,抒情,议论。那么,“杂谈”写作的特色是要充分地向读者昭示“议论”的功夫!这正是“杂谈要谈”的主旨所在。也就是说,在每一篇杂谈文章里,凡属于叙事、描写、抒情的文字要从简或省略。一般说,杂谈往往要求“就事论理”,或“以事为依托”;有“事”要说,就难免要“叙事”。然而一般是不在“杂谈”当中去显现作者的抒情和描写的才能的。至于“议论”,则是显现“杂谈”文章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的成份,需要在这方面去  相似文献   

12.
“土记者”,是许多人对新闻干事(处长)的俗称。”说他“土”,是指他不在正规记者队伍的行列,无编制,无头衔。叫他“记者”,说的是他要以主要精力从事专业记者所要从事的工作,采访、投稿、写内参,无所不干。别看这支队伍“土”,他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有心人作过粗略统计,仅军队各类新闻干事就有几千人之众,报刊上登的稿件70%以上出自他们之手。所以,认真研究和切实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在这支队伍中学习、工作、生活了23个春秋,当过师报…  相似文献   

13.
什么谓之“杂谈”?在各种介绍新闻写作的书中,似乎没有这个品类.它,应当是各式新闻评论、时事评论、群众性评论、署名文章、杂文与随笔的总称.将“杂谈”作如是观,那么可以说它在一切报纸、杂志中都是常见的文体;而且,在一些报刊中它出现的频率极高,因而拥有大量的作者和读者.由此不难推知:它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杂”.“杂谈”作者,如能对它那杂的特性作深切的体察,从而尽力适应杂的要求,就有望创作出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作品来.我以为,可以着重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去适应.适应内容的杂.由于“杂谈”可以在几乎是任何一种报刊落地生根,而报刊本身又有着综合性报刊、文化类报刊、经济类报刊、行业类报刊等分别,可见“杂谈”可以谈的问题是十分广泛的.就一种综合性报纸来说,各个版面、专刊之中,也有迥异的“杂谈”地盘.“杂谈”作者当中的好手,会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为此,“杂谈”作者心目中经常转动着捕捉“问题”(题目)的雷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了“杂谈”作者的生活本能.相反,“杂谈”写作的初学者之所以常常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好写,正是由于他对“杂谈”内容之杂缺乏体察,还不能适应.要在“杂谈”写作上“更上一层楼”,就要培养自己热爱生  相似文献   

14.
杂谈是新闻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这枝花朵能否开得鲜艳芬芳,春色满园,还取决于广大作者和编者的共同努力。翻开一张报纸,被称为“杂谈”的文章确实不少,但能够给人一点“杂感”的委  相似文献   

15.
给读者以新鲜的快感,这该是作文的通则;写“杂谈”文章也不例外,甚至要求更高。我们可以从选题方面来理解“杂谈”文章对于新鲜的追求。 根本问题在于选题要新鲜。“题好文一半”,选题(立意)新鲜就是“题好”的基本含义。好的选题,不妨说既是“热门话题”,又是“冷门话题”,兼有热与冷的两重性。“热门话题”的意蕴是时尚之新,潮流之新,思想之新,需求之新。所以说,热门话题本身就含藏着新。然而并非找到了热门话题就准能写出新鲜文章来。如当我国刚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之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 让全国耳目一新,相关的要尊重知识、重视知识分子的话题成了一时的热门。如果大家都一般性地谈要怎样不要怎样,那么“杂谈”的面目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让读者得不到“思想的新启迪”。于是要去捕捉“冷门话题”。如陆先荣《填好这一栏》提出,填写干部登记表时对“家庭成份”、“个人出身”要求严,而对“有何特长”要求松,这是不 尊重知识的表现。这篇文章的选题就做到了热与冷的结合,从而获得了成功。“杂谈”作者,都应该是人群中最有 头脑、最善于思考问题的一些人。他们最不喜欢“起哄”,  相似文献   

16.
通常的概念,“杂谈”文章被称为“千字文”。“螺丝壳里做道场”,不能洋洋洒洒。因此,做“杂谈”文章的一个要领是:“一篇文章谈一个问题”。 可以想象,一篇千字文篇幅有限,如果面面俱到,必然会浮光掠影,显得肤浅。相反,集中在一个点上冲击,就能像激光钻钢板,钢板厚点硬点也能被穿透。所以选题应当具体地针对一个事物来谈;在一个事物中,又争取选取其中的一个侧面或一个视点,让选题具体些再具体些。 手头有一篇杂谈文章是抨击湖南石门修建闯王陵这不合理作为的,本来这个选题已经比较具体了,而作者又作了进一步具体化的努力,专门攻击石门建陵的“理论根据”,即以宋代帮闲文人编造的“黄巢诗”作为李自成落发为僧的先例。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  相似文献   

17.
林明 《图书馆论坛》2012,32(2):179-181
古籍"金镶玉"装订修补法是特殊的加衬纸修复法,始于明代,在清代被广泛应用于文献修复。金镶玉有多种做法,其外观呈蝴蝶装、线装等形式。因其对文献的外观改变较大,只有当古籍书叶边缘局部糟朽发脆而危及内文信息、古籍的天头、地脚或批注文字以外的空白处过于狭小等,才可以适当考虑采用金镶玉修补装订法来修复。  相似文献   

18.
19.
20.
我这样说,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新闻工作者作为时代航船上的哨兵,自然要站在船头,发现新问题、揭示新情况、报道新事物。但是,历史是一个过程,新与旧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只不过是旧事物、旧情况、旧问题的发展和延续,不了解旧事物、旧情况、旧问题就发现不了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研究旧事物、旧情况、旧问题.就无法把握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的生长点、地平线和临产期。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通讯员和企业报记者大都常年生活在一个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