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例到底教学法在部分人文学科教学中广泛使用,但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使用率并不高,语文教师更多的看到其与高中语文教学的不匹配,而忽略了其合理的内核。一例到底教学法源于案例教学,源远流长,也是情境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恰当运用一例到底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由“一例到底”到“到底一理”折射出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政治课堂多采用"一例到底"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教学事例放在上课一开始就使用,并贯穿全课的教学方法。依此教学法一个案例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和说明教材的知识点,大大提高教师课堂的讲课效率;然而,这种教学模式"由上至下"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的讲授一统天下,已不符合新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3.
"一例到底"的教学方式由于其在教学中对于学习知识的引导性、建构性和发现性,而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结合政治课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运用好一例到底教学法,就需要在教学中做到选材以新课标为指向、呈现哲学观点和巧妙设问创设情景。  相似文献   

4.
<正>"一例到底"教学法,是指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要求中所包含的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寻找合适的材料,围绕一个典型案例展开,以此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在"诚实守信"教学中,用"共享单车"这一典型案例,深入挖掘,探究相关知识。一、"一例到底"教学法的作用(一)环环相扣,知识把握更全面道德与法治课堂注重联系时事,联系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5.
结合软件工程专业中软件设计类课程的特点,首先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案例教学法的"一案到底"教学法,然后从案例撰写和教学组织两个方面详尽阐述了"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最后分析了"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各环节都可以运用小故事资源,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升华学生情感等作用。应用小故事教学法,将使不同环节特色凸显,整个教学过程丰富有趣、意味深远。但是,如果小故事运用过多,可能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因此,在一堂课中,应用小故事不要过于繁杂。我借用"一例到底"法,创设了"一例到底"小故事教学模式,现以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7.
初中历史具有持续性和系统性,贯穿古今中外,包含着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知识,是一门人文性非常强的学科,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考察也非常强。然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够准确的梳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各种特点等,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往往会下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从而能够更好地梳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原因等,采用“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一案到底”的教学实践,来探讨线索教学法在初中历史学科中应用的优势,其后根据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阐述线索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一案到底”教学法发挥更大功用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例到底”教学法以“情”为经、以“境”为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使用“一例到底”教学法,要通过逻辑梳理、情境创设、问题设计、任务探究和情境呈现等,使课堂教学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简约而深刻。  相似文献   

9.
变式教学是使新课程三维目标得到落实的重要手段.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以"不等式恒成立"与"不等式有解问题"为例,进行"一题多变"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言语的艺术,对语文教学而言,教师的"讲解"——"教学言语活动"也是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当下,许多学校在评价一堂课时,不同程度地为教师的"讲"框定了时间,说是"体现新课程精讲多练的理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于是,老师们在课堂上开始"谈讲色变",特别是遇到执教公开课,大家个个"沉默是金"。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烛照下,语文教学到底"讲不讲","讲什么","怎么讲"?静心悟读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言语活动,不难发觉其"讲"心独运的示意。  相似文献   

11.
模式是一个课堂改进、优化、升华的参照,在不断建模—出模—再建模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效课堂,无疑是课堂文化的高层境界。一直以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只是把学生当作"人力"而不是"人才"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出品格健全、个性十足、发展全面的学生。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广,产生了很多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其中"上海青浦教学模式"、"江苏洋思教学模  相似文献   

12.
<正>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泛生活化"的表现1.过分强调"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成了"四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双基"的落实,"求实""求稳"是其主要特征,在课堂上只见教学而鲜见生活的现象随处可见,显然违背教育规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教学与生活的有机联  相似文献   

13.
陈艳 《考试周刊》2016,(14):119-120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景教学是非常受学生和老师欢迎的教学方式,情境的创设有益于提高课堂实效。而目前的思品课堂教学大多偏向一例一理的方法,五花八门的案例影响了课堂效率。"一案到底"的教学方式以其独有的问题探究链,丰富了思品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一案到底"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要求,围绕一个主题,运用一则案例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方法。用一则案例贯穿整节课,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条分缕析,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效果甚好。具体操作:寻找主题材料,以一则案例作为主线设计问题情境,学生在讨论、分析、体验、感悟中,自主构建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初中生正处在个性发展的阶段,对于问题的提出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直非常关注到底怎么才能够科学有效地运用问题教学法。本文首先对问题教学法进行介绍,并提出在历史课堂中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使用技巧和对策,希望能给广大同行带来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张晴 《文科爱好者》2022,(3):108-110
“一境到底”是指将情境贯穿到底的教学方法,以情境教学为基础但同时又对情境教学进行了优化。“一境到底”能够将琐碎的地理知识串联成系统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其地理素养。教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该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结合,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此外,“一境到底”既要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又要确保情境以及问题之间的有效承接和转换。文章就人教版八年级“气候”一节为例,对“一境到底”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给出合适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课堂主要表现形式为,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高。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自主—合  相似文献   

18.
引导文教学法是在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影响下采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采取"新课程标准"的日语教学中,使用引导文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之间相互沟通、团队合作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以日本就餐文化为背景,探讨如何在日语教学的实践中应用引导文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一些语文教师反而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是煞费苦心、别出心裁地设计教学情境,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课堂上的讨论喋喋不休、放任自流……其实,这样的课堂无不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语文教师不妨在教学上多做做"加减法",以构建高效课堂、简约课堂为目标,通过合理取舍,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一、做"减法"——给课堂"瘦身",还语文一份自然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的简约。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我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实效性,本文以"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为例,探讨依据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如何在课堂中巧设连续性问题,旨在将有效探究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