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最终目标的思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未来和谐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探讨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成人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维。成人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改善弱势群体处境、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及缩小区域差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和谐文化中,诚信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论述了诚信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及如何加强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4.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是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二是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三是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五大主要任务之一,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就业问题,做好就业工作的前提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承担职业教育的场所是职业院校,高职院校在当今社会中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所以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篇充满唯物辩证法光辉思想的纲领性文献,它以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充分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通过深入解析依法治国的由来、涵义、理论基础,分析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思考和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性,探讨依法治国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国民素质的提高作为基础,成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为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更好的发挥成人教育的作用,成人教育应该校正自身的整体走向。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论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是宣扬劳动创造财富的理论。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代表了公正公平,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稳定有序的社会。统一战线作为同与异的矛盾统一体,体现和追求的也是一种和谐,在本质上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统一战线又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和谐是一种伦理价值追求,因此,从伦理学入手就能强化社会公德的基础,而今,公民道德滑坡,道德秩序紊乱,加强公民道德势在必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社会公德建设的伦理基础,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我们探讨法律的品格指出了一个非常关键,但长久以来为我们所忽视的视角。从法律的角度理解和谐,其最低标准乃是不存在冲突。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法律的作用在于防止冲突,而不是别的。法律的防止冲突的作用要求法律应具有以下品格:第一,法律应当是明确的;第二,法律应当是普遍的;第三,法律应当是目的独立的;第四,应当是法律的保守性与消极性。法律的明确性使得人们知道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从根本上减少人们之间相互冲突的可能性。法律的普遍性与目的独立性则使人们能够对法律产生一种天然的信赖感,能够认同法律对冲突的处理结果,发自内心地接受法律的引导。法律的保守性和消极性则为人们消弭冲突、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得人们能够自主发展,尝试从多种途径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推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网络道德问题,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各种关系的和谐,尤其是政治关系的和谐。政治道德规范是调整社会政治活动中各种关系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尺度和标准,集中体现着政治道德意识和政治道德实践活动的统一,具有自律性、善恶评价和价值导向的功能。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是以人为本、关爱人性的规范,是符合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的规范,是符合社会主义政治理性,符合大多数人利益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的普适的政治道德规范。构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架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和谐社会蕴含着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政治的要求;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进入多重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对此,政府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应充分发挥其调控职能,来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是保证经济社会顺利转型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和基础。现阶段我国社会中有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存在,暴露出政府职能定位上的缺陷,其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只有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才能打破体制性障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人的生态意识和道德素质的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全新型的德育理念,它不仅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进行伦理道德的评价,从而有利于人们摆正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
囿于转型期社会状态的复杂性与学人思想认识的差异性,人们在讨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什么的问题上,常常有着见仁见智的理解。从伦理学意义上说,和谐社会本身所蕴涵的道德性特征决定了道德伦理需要的现实性基础。因而,持续有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借鉴人类历史上丰厚的和谐思想资源,赋予新的内涵并加以发展,以增强与培育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精神,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在总体和谐的前提下,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区域发展失衡:一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二是区域关系不太协调.从区域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看,二者在各有侧重的同时,互为手段、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因此,深刻理解区域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以社会和谐为核心,以纠正区域发展失衡为契机,及时有效地推进改革.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加强区域发展的各种手段和条件,不断增强区域自身实力,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完善国家整体的区域发展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和探讨法治与道德各自的特性及其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内在联系。从而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既需要法治的“硬”约束,更离不开道德的“软”实力的调节。只有把这种“刀”与“菊”的各自优势相结合,才能建立一个既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又具“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