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寻玉辉 《中国德育》2007,2(5):80-81
赏识教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学生学会赏识他人,二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赏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善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相似文献   

2.
赏识好似一道阳光,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赏识犹如一剂良方,能使很多学生受益匪浅;赏识是一种爱心教育,是教育的艺术。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尝试了赏识的教育艺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 ,实施不同赏识教育方法 ,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赏识教育办法 ,要尊重被教育者 ,正确评价学生 ,对学生充满爱心 ,用教育引导 ,使学生都愉快地学习、积极地生活在希望中  相似文献   

4.
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由此开展赏识教育是必要的。近年来,我国教育大力倡导赏识激励教育,强调教师要有爱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理等对待学生。然而学校不是工厂,教育工作也不是生产线,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尊重、理解、宽容和赏识并不是唯一的教育手段。我以为,惩罚在教育中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5.
在艺术教育中实施赏识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实施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了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的掌握;赏识教育需要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6.
赏识是一种表扬和激励,没有赏识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克服各种困难,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去鼓励。当别人把你的学生看“扁”的时候,你千万要把他们看“圆”。学会赏识,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以赏识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犯错”中发现优点,捕捉闪光点,精心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赞扬和感谢他人,而不要轻易批评他人。”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例也告诉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责难和赏识,方法不同,结果也大不一样。经常鼓励学生,用赏识和赞许的目光关注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凡欣 《现代教育科学》2012,(4):29-30,108
为了考察学生对赏识的需求情况,学生对赏识教育的需求是否受个体因素的影响,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哪种方式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分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自编赏识教育调查问卷,对某市450名大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近百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结果显示:多数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人口统计学特征不同的学生对赏识教育的态度不存在差异,得到赏识后学生的心情和行为均有所变化。最后,就如何合理地实施赏识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情感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赏识教育注意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条件和学习基础,善于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肯定、鼓励、期待、表扬、奖励等正面教育手段,展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的巨大魅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很遗憾地看到,不少老师或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或失之片面,使赏识教育“变形”或“变味”,走进了“怪圈”或“误区”。主要表现在:   1.把赏识教育误为赞扬教育,甚至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盲目肯定。盲目肯定,容易使学生形成不恰当的自我评价,产生不切实际的抱负水平,结…  相似文献   

11.
试论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相对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武。它是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育方法。由于赏识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符合现阶段青少年的特征,可以激发学生的活力、创造力,可以融洽I币生关系。能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成长进步。因此。赏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无疑是教育方法的革命。必将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爱≠溺爱 爱生如子是教育工作的前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班主任走向了男一个极端:一味地走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和成功教育之路,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视为无私的爱;凡事都从学生的爱好出发,事事都考虑学生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它注重对受教育者积极情绪的调动。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对学生的赏识要及时并且要客观、具体,同时赏识应与批评或惩罚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赏识教育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4.
教育工作首先要考虑人的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既是重要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教育实践问题。笔者在教育实践中深刻地体验到,运用赏识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发扬特长和优点,对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一、赏识教育的主要内涵赏识教育是发现学生优点,进行恰如其分的鼓励,使他们获得满足、愉悦、成功的心理感受,取得求知和做人的成功的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只要正确引导,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相似文献   

15.
沈兴波 《学子》2012,(7):28-29
一、学会赏识学生,做"博爱型"班主任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教育者用赏识的方法把爱具体化。在教育过程中,爱可以使老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爱可以让学生与老师的心靠得更近,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爱可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胆识。因此,在赏识教育理念下,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的成长,精雕细琢地去...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是让教育者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育者在享受中教,学生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学生天天快乐,教师、父母日日赞叹的教育。那么赏识教育对教育者都有哪些具体要求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这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但不是惟一保证;二是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结构,只有具备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灵活运用;三是拥有健康的心理品格,这是进行赏识教育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闪光点与实施教育的入口处,善于随时捕捉甚至是创造这样的教育情境,在赏识中,教育便潜移默化地开始发挥其功效了。实践证明:利用赏识教育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学因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对做好班主工作能起到事丰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教育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赏识教育越来越成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提倡的一门教育艺术,赏识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法宝。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对赏识教育的片面性理解,使得赏识教育越走越远,为了赏识而赏识,赏识成了目的。一味颂扬会使自我认知扭曲和变形,教育中赏识的泛滥同样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教育到底要不要惩戒?  相似文献   

19.
针对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率低下的现状提出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本文从利用赏识教育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用赏识教育实施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夸奖三个方面论述了在教学中合理适时运用赏识教育能够很好地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掌握更多的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但赏识教育也存在着误区,赏识并不是拒绝批评。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实践赏识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赞赏和批评,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取得进步,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