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总统大选幽默画@杨东平~~  相似文献   

2.
20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表面上让人难以捉摸,其实,一切都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留下了深深的法制轨迹. 按照1787年宪法"总统任期四年"的规定,美国的大选年极易确定.从1792年华盛顿当选第二届总统迄今,只要能被4整除的年份即为大选年.但宪法仅规定:"国会得决定各州选出选举人的时期以及他们投票的日子;投票日期全国一律",[1]而并未确定一个固定的日期.因此,大选日变化较大.华盛顿当选时,各州指定总统选举人的日期、选举人投票的日期,为原邦联时期的国会所规定.从1792-1844年,大选日多在大选年的12月第一周举行[2].1845年,国会通过一条法令,把全国的大选日固定在大选年的"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二"[3],1848年11月7日,辉格党人泰勒成为第一位在统一的大选日当选的总统.这一关于大选日的规定至今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新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以其高度互动性、社会参与性、私人化、自主性及享乐潜力的特点.在多层次影响着美国大选。本文将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展开分析.认为新媒体不仅成为候选人针对选民的新型宣传工具、筹措竞选资金的重要平台以及帮助候选人和选民之间加强互动关系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美国选举政治文化而言.在新媒体的作用之下.美国总统大选中政治市场化程度空前提高。然而.对于低投票率的美国总统大选而言.新媒体的作用并非是能够无限扩大的。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是美国总统的大选年。对于美国人而言,这是他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而言,在相当程度上也会是他们关注的国际新闻的重头戏。同以往历届美国总统大选不同,  相似文献   

5.
博客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忽视,在政治生活中它的影响力更是为许多政治家所关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还没有正式开始,各种类型的私人博客或者社团博客早已经挖空心思为各可能是候选人的政治家们传播政治观点和主张,树立美好形象。  相似文献   

6.
王娜 《新闻世界》2010,(9):163-165
不少人将奥巴马称为"互联网总统",强调互联网在总统大选中的作用。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究竟是如何利用网络拉拢选民,最终步入白宫。网络在总统大选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优势和作用,这是本文主要要阐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欣 《声屏世界》2009,(2):28-29
2008年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以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而落下帷幕。在此届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的个人魅力、执政理念在新媒体的传播下征服了绝大多数美国民众。《纽约时报》发表的分析文章称,网络等新媒体对2008年美国大选产生很大影响,在此影响下,选民获取政治新闻的途径发生巨大改变。在长达2年的竞选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政治系统是建立在公众选择的基础上的,总统选举实行的是普选。那么一个候选人在竞选中的成功与否就依赖于他或她与大众联系交流的能力,政治家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把信息传播出去,以备选民选择,可以说选举也是一次声势浩大的传播活动。虽然大众传播是选举中政治家们主要的传播方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政治家们需要同选民接触,进行情感和智慧的交流,那么,此时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公众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虹 《新闻传播》2010,(2):48-49
回顾本次美国总统党内初选及大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如播客和博客(政治类)等已经由过去的零散的、辅助性的功能发展为引人注目的重要选战工具。其中,政治博客(political blog)在2004年的美国选战中初露端倪,如今已成为选举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政治博客为研究对象,在探讨政治博客的起源、类型、发展历程以及传播模式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民众和竞选者两个层面重点分析作为选举营销传播渠道和手段的政治博客对美国总统选举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贺心颖 《新闻界》2009,(1):65-66,82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奥巴马赢得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关键要素,阐释了网络媒体如何第一次彻底地充当了美国大选中的政治工具,在开展竞选宣传、组织支持者,拉选票、募集资金、跟踪和制造舆论、劝服选民等竞选活动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12.
李立 《新闻界》2004,(6):23-24,41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的关注。它不仅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选举,还因为大选中的两党差异以及大选结果对美国和世界未来局势的影响超过近代所有美国大选而被称为是“最重要的选举”。此次美国总统大选同时又是一次与以往完全不同,十分错综复杂的大选,这种复杂性因各种各样的传播宣传活动得以加强。因此在选举结果出来之后,人们纷纷从各个角度对大选予以解读。而解读常常围绕着一个中心:布什何以成功连任?  相似文献   

13.
高金萍 《青年记者》2008,(12):61-62
2008年秋末,美国第56届总统大选将落下帷幕,连任两届的第43任总统乔治·布什将走出白宫.早在2007年年中,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候选人就已经擂响了进军白宫的战鼓.作为美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新闻传媒,当然也卯足力气,摩拳擦掌,准备再次上演一场"诸侯混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4日,随着奥巴马以明显优势战胜麦凯恩,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历时两年之久的美国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有关选举的报道引发了民众极大的关注与兴趣,同时媒体的选举报道本身也显示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美国作为全球最有领导力的强权国家之一,美国的总统大选活动也成为了全球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使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也成为美国大选活动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候选人可以使用媒体传播,对大众进行社会现实的建构,影响着美国大众的价值观念、社会行为等。本文将从媒介技术与政治权利的关系、媒介建构人们的认知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来认识美国大选中媒介形象建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寇莹 《新闻界》2004,(6):25-26
“在美国,没有任何国会的重大立法,任何国外冒险,任何外交活动.任何重大的社会改革能够成功,除非新闻界准备好了公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假新闻被揭露 9月7日,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布什服兵役备忘录的前一天,左倾的博客网memo.com宣布"60分钟"将要播出"曝光布什服兵役的文件".当天下午,保守派的网站freerepublic.com开始如此预测这一报道:"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应该登记为民主党的竞选机构."新闻报道播出了几分钟后,另外一名该网站的博客即已质疑CBS文件的真实性.几个小时后,又有人提供了伪造文件的疑点:1972年的打字机不能打出备忘录中出现的th(后来证明这一论据并不正确).作者写道:"这些文件是伪造的,应该被穷追猛打."尽管许多主流媒体第二天都原封不动地在头版刊登CBS对布什的指责,但新闻记者也注意到了博客的反响.当天福克斯新闻、美联社和美国广播公司都质疑其可信度.随后白宫发言人又暗示,泄露伪造文件肯定是民主党人所为,共和党议员要求调查此事.  相似文献   

20.
根据媒介技术的发展把竞选历史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互联网阶段,候选人与选民的距离拉近,居高临下的“政治宣传”走向平视化的“沟通”.不同的媒介历史阶段对候选人的应对策略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回顾20年来互联网在美国竞选中逐步发力的过程,从中获取政治传播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