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文学画廊,人物形象色彩斑斓。李锐以他锐利之笔,贡献出了不少鲜活人物,自成风格。探寻李锐的创造手法,我们不难发现他采用了大量的对照手法。对照艺术对于一个成熟作家,是功底娴熟的显现。李锐笔下的各种形象,都在自觉不自觉中形成强烈对照,生命的本质,性格的伸张与扭曲,灵魂的净化与污秽,都在对照中放大和聚焦。作家正是在这一幅幅生命图景中把文学创作推向更纵深的境地,完成文学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2.
语言不是工具,是生命体验表达的内在需要.作家李锐把语言上升为"主体",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叙述方式传达着他对生存困境的体验和思考,实现他对语言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拓荒者.在其文学创作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履行了他"拿来主义"的主张,凭着自身深厚的艺术功力,融入书法艺术中的飞白手法,有意在作品中留下一点空白,使主题或形象更加突出.他还借鉴绘画艺术中的黑白木刻技法和白描手法,使作品形象入木三分,形神兼备.这,自然得益于作家与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4.
李锐是一个只愿写刻骨铭心故事的作家,他对生命、生存的刻骨体验是:悲凉。于是他的小说中总有一种人生的悲情。他写到生者的悲凉,还有死者的悲凉。这些人无论是怀有梦想的知青,还是愚昧的农民都陷入这悲凉的人生中。他们的悲凉是由他们的生存的困境和精神的困境共同造成的。李锐以他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摹写了他们的困境,并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悯情怀。李锐自身的人生经历给予他了一种精神的困境,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剧艺术精神的熏陶,站在五千年文明的山头上写作,相互交织作用导致了他的这种悲凉人生的感觉。面对这悲凉人生,李锐给希望于孩子,给希望以"逃离",逃离这黄土地,让孩子们去寻找希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题材、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就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和中国作家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两部小说做了比较研究。文章指出,两部小说是两幅颇为相似的不同时代的荒原画卷。因为哲学观不同,两位作家对“如何生活在荒诞的世界中”这一问题提供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两位作家都运用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6.
张天翼儿童文学创作的动因主要得益于他在艺术上自觉响应时代号召,主动投身于主流文学的激流中,从而使他找到了文学与政治、文学和道德的契合点。其次,张天翼选择童话形式是因为童话特有的幻想、夸张、怪诞的手法能为作家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讽刺幽默的天赋。此外,张天翼的创作动因还来自其童年生命体验的精神还原,他外向性格与顽童般的心灵一旦倾注儿童文学创作中,必然会留下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文坛,李锐是一位有着明确的自觉意识,寻求不断超越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的《厚土》诸篇中高度控制、简洁内敛、井然有序的书面语言及叙述风格成为他难以超越的制高点,而《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中的“口语倾述”成为李锐小说创作的一次整体超越。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文坛,李锐是一位有着明确的自觉意识,寻求不断超越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的《厚土》诸篇中高度控制、简洁内敛、井然有序的书面语言及叙述风格成为他难以超越的制高点,而《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中的“口语倾述”成为李锐小说创作的一次整体超越。  相似文献   

9.
马克·吐温与契诃夫短篇小说幽默讽刺艺术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讽刺是欧美许多文学大师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其中俄国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引人注目。这两位作家都曾自觉、普遍而成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手法。其手法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自身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电影和小说是两种门类的艺术,但它们存在深层次的相通性。鲁迅很喜欢电影这种视觉艺术,在他的小说中他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一些电影式技巧,如他小说强烈的电影镜头感,小说叙事中大量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对特写、定格、闪回、跳接等等电影特技的借鉴与运用等等。这些都说明鲁迅小说与电影的密切关系,也充分说明了鲁迅"拿来主义"艺术精神的伟大。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当代作家迈克尔·翁达杰善于将各种艺术手法融入到文学创作之中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风.在其近作《安妮尔的幽灵》中他频繁运用曾在《狮皮之里》、《英国病人》等作品中使用过的绘画手法暗色调主义,通过用阴暗笔调展示一幅幅色彩暗淡的画面,从侧面披露了战乱给人们造成肉体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同时作家本人也将无限的希望寄托在画面中微弱但顽强的光线上,期待和平安宁的最终到来.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文坛,李锐是一个对理论有着浓厚兴趣的作家,他在完成两个长篇《无风之树》、《万里无云》之后开始执著地思考“写作”与“本土中国”这一问题,发表了《语言自觉的意义之一、之二、之三、之四》、《被简化的语言》、《网络时代的“方言”》等一系列文章,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又重新去体验、发现语言,重新审视“语言自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锐是一位站立于民间乡土观察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作家.在他的笔下,乡村的沉滞落后、历史的虚无荒诞、革命的非理性、农民在现代社会的悲惨遭遇和心灵撕裂都得到一一呈现.在《太平风物》的“农具系列小说”中,李锐以农具为切入口,深刻地描绘了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现代化浪潮中的起伏跌宕和激烈矛盾,并对农村这片广大土地的消失寄予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4.
李锐是个具有自觉艺术追求的作家 ,他的《无风之树》即是这种追求的结果。小说不仅展现了一种悲凉透骨的生存体验 ,而且还表现出了对生存价值的追问。作品中的人物是作为象征的意义代码而存在的 ,这与文本要表达的意蕴是相统一的。在叙事上 ,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变换视角的独特方法 ,不仅加强了作品意义的传达 ,而且形式本身也具有了意义。此外 ,作品还具有冷峻凝重的诗意氛围 ,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运用和自然环境的描绘上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作家中,李黎力属于“实力派”小说家,他以自己的生命体验、艺术经验与打造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营造出一个成熟而诱人的艺术世界;如果把艺术划分为寻求与拯救两大类型,那么李黎力的小说属于拯救生命的艺术,他擅长刻画“异化”人物形象,渴望异化、沉沦的生命重新回到奋发的航道;他艺术地再现了各种生命形态和生存方式,阐释了人的多样性、社会的复杂性和世界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6.
《歧路灯》是清代作家李绿园创作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小说通过一系列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中国18世纪的社会风俗画。《歧路灯》的审美艺术特色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朴素的写实主义笔法、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饶有趣味的反讽手法等在小说中表现的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7.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和方方的《风景,》都主要表达了生命。这三位作家都采用了诗性的叙述手法,以其不同的生命哲学来反馈各异的生命现象和真相。作家诗性的叙述在这三篇作品中产生让生命命题抒情化和诗意化的效果,使作品内容深刻而意蕴悠长。  相似文献   

18.
杨争光的乡土写实小说忠实地记录了黄土地上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态以及它们的存在与消亡过程.西北农民的生命意志和生存哲学,是他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作品通过对西北农民生存环境和生存欲求的生动再现,展现了农民强悍的生命意志,传达出作家深刻的生命忧患意识,显露出批判传统文化习俗和现实政治丑陋之处的锐利锋芒.对生存价值的追问,也体现出作家一贯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的运用和存在主义的影响使他的小说又具有了某些形而上的哲学韵味.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致力于底层叙事的作家.他引入国民性改造的精神取向和他独特的人物塑造手法,以及他围绕作家与底层的关系所展开的一系列思考,构成了对当下文坛底层叙事的有益借鉴和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文坛,李锐是一个具有自觉艺术追求的作家,<厚土>系列轰动文坛后六年,作者推出了<无风之树>.这是一个"熏新叙述的故事",最初的"原形"是<厚土>系列中的一个短篇小说<送葬>,作者将其从四千字拓展到十一万字,真正考验的是作者的叙事策略,同时作者的叙事策略使其真实地体验和享受了创作的自由和丰富.形式结构上独特的创新,有助于文本意蕴的表达,同时也呈现出了作者强烈的生命和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