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有两位名叫“蒋信”的名人:一位是蜚声江南,被湖南学者尊称为“正学先生”的武陵学者蒋信;一位是蒙古王子也先土干的外甥把台,降明后因战功被明宣宗赐姓名为“蒋信”,后来又被明英宗封为“忠勇伯”。他们本来一文一武,生活时代也不相同,但是清代以来的许多文献资料都把他们搞混淆了,应该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2.
朱熹和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两位著名学者,他们在学术上的主张各不相同,经常辩论。当时另一位著名哲学家吕祖谦,为调和“朱学”与“陆学”之间的矛盾并“兼取其长”,曾邀集他们二位在江西铅山县的鹅湖寺举行一次辩论会,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  相似文献   

3.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在讲授《论语》时,把“吾日三省(xing)吾身”的“三省”解释为反省三件事,把“三思而后行”的“三思”解释为思考三次,这其实是不确切的。在汉语里,“三”有实数和虚数两种意义:实数指确定的自然数,也就是二加一所得之数;虚数则泛指多数或者多次。清代著名学者汪中写有《释三九》一文,从古书中举了  相似文献   

4.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在讲授《论语》时,把“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解释为反省三件事,把“三思而后行”的“三思”解释为思考三次,这其实是不确切的。在汉语里,“三”有实数和虚数两种意义:实数指确定的自然数,也就是二加一所得之数;虚数则泛指多数或者多次。清代著名学者汪中写有《释三九》一文,从古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论证此事,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5.
一位学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很多跳蚤放到一个器皿中,用透明玻璃盖住。刚开始时,跳蚤挣扎着往外跳,但都被玻璃碰了下来。一段时间后,即使把玻璃取下,跳蚤也只能跳到器皿那么高。这些往日的“跳高冠军”被封闭在人为界定的高度上。  相似文献   

6.
“犹豫”和“狼狈”本都是地道的联绵词,可是千百年来,却被一些人误解了。“犹豫”的意思是迟疑不决,对此作出解释的学者,有北齐的颜之推、唐朝的孔颖达和颜师古,他们一致认为“犹”和“豫”是两兽名,性皆多疑,由兽推移及人,因而把人之多疑称为“犹豫”。其实“犹  相似文献   

7.
习仲勋同志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教师的心灵美主要表现在爱生上。”这次被授予全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十七位中小学教师,心灵都是很美的。其感人至深之处,就在于对学生倾注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学生装在自己心窝里,把工作做到他们心坎上”,“不让一个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有几位日本学者来到中国。一天,他们在登临泰山时,见盘路一侧的石壁上刻着“ 二”两个字,这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于是便向陪同的中国学者询问。不料,谁也回答不上来。中国学者被这两个古怪的字难住了,只好说回去查询。  相似文献   

9.
雨季 《中国教师》2004,(6):56-57
在鄂西北丹江口市传颂着18个“孤儿”一个“妈”的动人故事。故事中的“妈”是一位女教师,她先后把远离家长的18名学生接到自己家中生活,并辅导他们的功课,结果,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1996年,叶仲春从竹山县来到丹江口市。当得知自己被分配到条件很好的丁营中学时,她立即向市教育局申请,将自己改派到江北山区学校。当时,她才20岁,成了石鼓中学唯一的一位女班主任。丹江口市城区和其他乡镇来石鼓中学读书的学生有几十人,这些远离家长的学生,星期天成了“孤儿”,孤独感占据了他们的整个心房。为了使这些“孤儿”的心灵不再孤寂,叶…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他们还是家长掌中呵护备至的孩子,曾几何时,他们还是老师眼中活泼好动的学生;他们被称赞为“朝气勃发”、“自信乐观”,他们也曾被某些人诟病为“温室里的鲜花”、“垮掉的一代”。如今,这一群被时代打上了烙印的“80后”,又重新出现在了可以肆意挥洒青春的校园。可是这一次,他们当中有些人却变换了一种身份,手执教鞭迈上讲台,成为了教师中的新鲜血液。这个带有浓厚时代气息并被赋予特殊涵义的群体,在“独生子女”这把双刃剑带来的担心与惶恐中,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1.
读了董美英同志刊登在2001年第32期《山东教育》上的《书袋学者》一文,不觉耳热心跳。虽自己只是一位中学教师,称不上什么“学者”,但回忆自己三年教学的历史过程,也可谓是一位“书袋学匠”,是一本“有声教参”了。由于自己的初始学历是中师,水平有限,再加之“教学中要教规范答案,以便考试之需”这种“经验”的耳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是“惟教参是亲,惟教参为上”,有的时候常常是不加思索地把教参上的东西从“袋子”中倒给学生。而未仔细钻研让其成为自己的东西,也未加以重整,寻找一条让学生宜于理解的途径。想来自己每日…  相似文献   

12.
成长记录袋,也被一些学者翻译为档案袋,其英文单词Portfolio,有“代表作选辑”的意思。最初使用这种形式的是画家及后来的摄影家,他们把自已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向预期的委托人展示。它所选择或提交的东西,是由出示档案袋的人自己创作的。把这种做法应用到教育上,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课上,一所美国学校的教师要求学生描绘一场想像中的精彩足球赛,不少学生都把电视中看到的球赛加上形容词绘声绘色地写在纸上,然而教师却把满分给了一位“最偷懒”的学生。那位学生的作文只有两三句话:“很抱歉,由于突然雷雨大作,人们盼望已久的这场球赛只得改期。大家纷纷埋怨老天爷,把本该在观看比赛时爆发的激情发泄到了恶劣的天气上。在他们看来,正在天庭上演的雷电大战也比不上这场球赛的紧张激烈。”教师对这篇作文的评价是:思维突破常规,富有想像力。多年之前,当我看到这则故事时,很是叹服美国学生的勇气和这位教师的先进理念。在叹服之余,也颇有点失落和羞愧。失落的是我们的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羞愧的是学生即使能这样去写,到了我们教师手里,恐怕也会难逃厄运。我把这一故事讲给学生听了。时间一长,倒把它给忘了。可是最近,我也把满分给了一位“最偷懒”的学生。我欣喜地把这则中国版的“满分作文”故事告诉别人的时候,大家心里都充溢着兴奋和激动。我把下面这首流传已久的小诗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就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4.
吴昊辰 《教育》2006,(11):40-41
曾几何时,他们还是家长掌中呵护备至的孩子,曾几何时,他们还是老师眼中活泼好动的学生;他们被称赞为“朝气勃发”、“自信乐观”,他们也曾被某些人诟病为“温室里的鲜花”、“垮掉的一代”。如今,这一群被时代打上了烙印的“80后”,又重新出现在了可以肆意挥洒青春的校园。可是这一次,他们'-3中有些人却变换了一种身份,手执教鞭迈上讲台,成为了教师中的新鲜血液。这个带有浓厚时代气息并被赋予特殊涵义的群体,在“独生子女”这把双刃剑带来的担心与惶恐中,正在向我们走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一次教研课,我上的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前我查阅了厚厚的资料,摘录了大量的笔记。上课时,我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学生也听得入了迷。课后。我等来的“赞美”却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我的听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而我上的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他们能听得懂吗?他们能理解多少?他们是被我教“明白”了还是被我教“糊涂”了?  相似文献   

16.
车淑珍 《辅导员》2009,(20):49-49
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了的学习环境。要使教学情境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德国的一位学者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咽下,但若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相似文献   

17.
我们去听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讲课。课堂上这位教师让同学做练习,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教师出示一个句子“我把米饭炒糊了”。然后点名让一位小同学站起来将其转换成“被字句”。  相似文献   

18.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某低年级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画一幅画。下课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一位学生交上来的是一张白纸,于是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我画的是牛吃草。”“那么草呢?”“被牛吃完了。”“牛呢?”“牛吃完草走了。”这位学生虽然有恶作剧之嫌,但他的回答却不能不让我们惊叹那异于常人的想像和思维。笑话没有下文,也不知文中的那位老师是如何对待这位学生的,但我想,这位学生如果能得以正确的引导,将来成为一位可造之才也未必没有可能。 传统的教学中,具有这种思维的学生却往往因为他们的非传统性,被众多老师视为“…  相似文献   

19.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可是在新课改的阳光沐浴下的校园内,一群孩子却像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样,被称之为“差生”,倍受老师、家长的冷落,甚至是嘲笑、斥骂。这些孩子更需要爱的阳光,教师和家长必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把信任和赞赏给予每一个孩子,用一颗颗爱心托起他们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20.
我们去听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讲课。课堂上这位教师让同学做练习,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教师出示一个句子“我把米饭炒糊了”。然后点名让一位小同学站起来将其转换成“被字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