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依据吉登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可以重新对其解构探求出MOOC在高度现代性社会中产生的动因、具有的特征与存在的风险。通过对MOOC的现代性深层解构,可以得出:MOOC是现代性的断裂性特征的彰显;MOOC的产生是现代性扩张的三种动力机制推动的结果;MOOC具有现代性的全球化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吉登斯现代性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学者有关现代性的研究中,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理论.他重新审视现代性,对现代性进行多维的制度分析,并进一步阐明现代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及其可能的后果.为人们认识现代性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安东尼.吉登斯是英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界一位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他概观了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制度之维度,探讨了西欧现代性社会的形成、现代性制度特征、社会系统之中的时空关联和抽离化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信任与风险。他的现代性理论对当今社会发展有很大启发作用。综观其现代性理论,对成人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吉登斯认为,断裂性是现代性的首要特征。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是时空分离、脱域机制和反思性监控。而现代性不断扩张的后果是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通过社会运动的蓬勃兴起、后现代社会的制度设计以及生活政治的兴起等疗救策略,可以把现代社会的风险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为人类建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5.
6.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追求历经曲折。一方面表现为以西方为榜样的倾向,另一方面,出于对文化民族性的维护而抵御西方。激进与保守的对立和斗争贯穿于中国文化现代性诉求的全过程。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必须正确处理一与多的关系,既要放眼全球,与普世价值保持一致,又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迷失自性,与传统完全脱节。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追求应该在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方面作出表率。  相似文献   

7.
冷战的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西方福利国家原本稳定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引发了社会性的困惑与反思。自反性现代化理论认为,工业现代化正处于全面的自我颠覆之中,早期现代性将被高级现代性所取代。这一理论体现了从现代性的困境中突围而出的企图,但由于对现实的片面认识和深层制度分析的缺乏,这一目标最终在不精确的概念与混乱的逻辑推理中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8.
"制造的风险"--吉登斯现代性条件下的风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人们之所以越来关注风险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到了人类自身“制造”出许多风险,而且人们在应对这些风险的时候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利用,由此引出诸多问题。吉登斯对现代性条件下的风险观其重点实际上也是放在“制造的风险”上。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首先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时间意识,长久以来的社会理论传统皆围绕这一纬度展开。全球化时代时空体验的巨大转变使人们将关注的焦点从时间移到空间。所谓现代性研究的“空间转向”所蕴含的理论主张就在于试图探究空间在现代的演变以及现代的空间实践的特征,以期在现代性研究的时间纬度之外,开辟空间这一角度来对现代性进行说明。由此而来的一个深远的影响或许可重构社会理论的研究范围和主题。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以吉登斯、罗伯逊、哈贝马斯为代表的西方左翼思想家分别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 ,对全球化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评析。他们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全球化概念 ,强调全球化是现代性未完成的事业 ,并对全球化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民族国家 ,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民族国家过时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时期,本将中国的现代性置于全球化语境加以考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代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现代性总是以西方的现代性为参照,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是否可以选择自己的现代性?詹姆逊的新作《单一的现代性》从后现代的角度对现代性进行了理论阐述,本对中国的现代性的阐述体现了该书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加以审察,已成为当代理论界较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全球化的进程影响着现代性,使得对现代性的重写存在不同的理论,而对于后现代性对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批判则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和现代化是两个相互联系和区别的概念。现代化主要是指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发展与变迁过程,现代性则是现代化的后果。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多数学者把吉登斯的现代性概念解读为一种制度变迁和社会规划。而吉登斯对现代性概念的界定也凸显了一定的文化意蕴。现代性实际上代表着一种生存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表达。现代性最具象征意义的表达是指在理性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等一系列价值理念。现代性的文化诉求通过时空重构,实现了全球性的传播。文化全球化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性进入其发展的高潮阶段。在现代性的全球扩张进程中,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始终并存,这对于本土文化来说,是一种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反思性现代性与自反性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转型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两个概念,但是在翻译和使用二者时存在着误解和混用的状况。这两个概念是吉登斯和贝克两位社会学家分别从反思性和自反性对现代性进行的考察,二者虽联系紧密,却有不同层次上的内涵。具体来说,二者在是否具有反思意涵、背后的理论范式和对未来社会的认知态度方面的观点是相异的,而对现代性后果的看法是一致的。现代性的自反性和反思性是一个互补的过程,正是在自反性与反思性的碰撞中,现代社会步履蹒跚地前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从经济学入手,通过对商品、资本、劳动等要素的特性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全面异化的分析,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现代性”病症,提出通过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改造来根本解决现代性问题。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吉登斯在他的晚期现代性理论中对现代性、自我认同等进行了探究。他认为自我认同的困境是现代性对"日常生活"的侵入造成的,他的研究方法别具特色,这种认识论对成人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成人教育研究应该走进成人"生活世界",积极促进成人的"自我反思性建构"。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全球化·西化·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现代性,全球化,西化和本土化等概念的辨析,认为中国传统化与现代性,全球化等并不处于同一个层次,必须对“中”“西”进行清楚的划界,中西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西方传统化发展出了现代性化,而中国传统化没有。只有进行这种区分,中国才能更好地确立现代性,参与全球化,中国传统化也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吉登斯对现代性的论述是站在时代的前沿,他的论述使我们对现代性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让我们了解到在面对现代性的风险时,应该作出怎样的适应性反应。在《现代性的后果》中吉登斯对现代性问题的内涵作了精辟的论述,对现代性的特征作了深刻的阐释,对现代性问题作了全面独到的分析。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以其分析的深刻、体系的完整和见解的独到广为人们瞩目。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现代化理论家比较接近的看法是: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是社会发展的转变过程。现代化并非是在个别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特有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而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球性发展趋势;现代化并非是某一社会领域发生的变迁,而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整体变迁;现代化并非是发生在当代或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而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两方面进行阐述,即(1)现代性的风险与危机;(2)本体安全的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