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是"电路分析"课程中的常规实验。从传统实验电路出发,读取大量实测数据并绘制频率特性曲线。由于实际电感箱存在内阻等原因,实验结果偏离理论值较大,造成学生实验结果与理论学习脱节,为此,引入Multisim软件。采用交流分析和参数扫描分析的方法对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弥补和克服了传统实验存在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RLC串联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实验中,用测试LC两端的电压替代测试电阻R两端的电压对实验进行改进,并从不同的方面简述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此改进的实验可以直接在示波器光屏上显示出被测的RLC谐振特性曲线的图像。  相似文献   

3.
针对RLC串联谐振实验教学,探索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对比教学法。该方法以理想LC自由振荡作为参照,循序渐进地引出RLC串联谐振实验原理,并以能量为主线进行分析与讲解。教学实践表明,使用对比教学法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5.
为探讨远程实验电路接线问题,研制一套RLC电路远程接线装置。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根据RLC电路实验中各接线端子间的所有可能组合,构建接线阵列,每两个接线端子间用继电器控制其接通或断开,继电器的状态由单片机根据各自的接线控制码决定,单片机通过串行口接收上位机发送的继电器控制码。在LabVIEW环境下的远程客户端通过点击操作面板上器件端子按钮,生成相应的继电器控制码,经装置硬件电路实现对任意器件端子间的接线操作。在RLC电路远程实验中应用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可实现对R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并联电路暂态过程等多个实验远程接线,适合在远程实验中应用。该方法也可扩展到其他远程实验使用。  相似文献   

6.
张宏根 《物理教学》2022,(6):67-70+14
文章针对近些年的物理竞赛试题中一些包含变参数元件的RLC电路问题,先利用能量法对此类问题进行普遍性讨论,再将相应结论应用于具体例题进行求解,使得解题过程脉络更加简洁清晰,甚至只需分析便可得出很多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占志彪 《上饶师专学报》1997,17(3):62-64,67
传统的黑白电视机实验,由于实验程序固定,模式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将设置故障作为该实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则利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8.
1两个实验 高二上学期的物理课有一个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以证实分子直径在10-10m数量级.但两个班40多个实验结果均在10-9 m数量级,无一证实了书中的说法.不久,我们又从高一化学的一个实验中取材(硬脂酸)并进行了精确的实验操作.结果还是10-9m!由此引发了我们极大的疑问和一系列思考,现将这两个实验及其后的思考过程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将测量性实验“伏安法测电阻”改变为设计性实验的思想和步骤。把原实验的只动手不动脑改为着重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仪器设备的选择使用上。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三年级中关于电学知识的部分涉及的比例非常重,而且关于电学的实验也十分重要,其中关于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和测功率由于涉及的知识重点多且零碎,可以在日常中考查的题型知识也非常广泛,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物理考试试卷中常常出现,学生往往会因为无法正确区分这两个实验之间的异同点导致混乱,最后做错题目,在这个知识点失分也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电学的信心,因此在复习这两个实验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几方面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中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遵循教育心理学原理,提出问题引导型自主学习模式。将复杂任务拆解成比较简单的阶段性任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自行寻找解决方案。问题解决过程不断地从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刺激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RLC电路实验进行探索和实践。教师在原理、技术、数据处理等方面提出各种问题,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并通过学习讲义、网络搜索、同伴交流等方式,寻找答案,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完成整个实验。通过实验效果对比和问卷调查显示,问题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且对其思维方向的影响明显,有明确的引导作用,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好的效果,应该注意提问技巧,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物理实验资源。  相似文献   

12.
刘金辉 《广东教育》2003,(11):36-36
探究式学习一般分为几个步骤:确定问题;决定探究方向,组织探究;查找(获取)收集资料;得出结论。我们在运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步骤进行精简和调整。下面结合初中物理教学中关于测量未知固体密度的试验,对探究式学习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作些探讨。[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步骤一:确定问题。首先告诉学生研究的题目是测量正方体金属块(铝块)的密度。我们提供以下仪器:天平、烧杯、量筒、细线、弹簧秤、毫米刻度尺、铁架台、酒精灯、试管。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仪器进行实验,暗示学生可以…  相似文献   

13.
RLC串/并联回路是各种复杂网络的基础,也是各种具有频率特性的电路网络的基本组成部份;全面了解RLC串/并联谐振回路各方面的特性对理解、学习及实践电路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吉林大学“电工学”实验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发了RLC串联谐振原理与真假硬币的鉴别虚拟仿真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利用Unity3D技术,将RLC串联谐振原理与真假硬币的鉴别电路在计算机上以仿真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实验包含实验原理、仪器使用、RLC谐振特性测量、真假硬币识别、实验考核。虚拟仿真实验解决了实物实验中假硬币肉眼可识别的缺点,学生在实验中的未知性、趣味性更强,实验结论也将继续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设计性实物实验。目前该实验已经在学校逐步推广展开,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实验技巧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配置浓度为1/2000(即5‰)的油酸溶液为什么要通过两次配置? 答:所谓两次配置就是在100 mL量筒中准确地放入95mL无水乙醇,再用吸管向量筒中放入5mL油酸,充分搅拌后,得到5%浓度的油酸溶液,装入棕色加盖细口瓶中并贴上注有“5%油酸溶液”的标签待用.这是第一次配置.再取45mL的无水乙醇放入 50mL量简中后,用吸管取5mL5%的油酸溶液,充分搅拌后,分放到10—12个小棕色加盖玻璃瓶中待用.浓度计算  采用两次配置5‰油酸溶液的原因有两条.第一是从误差角度考虑.无论是油酸还是无水乙…  相似文献   

16.
17.
18.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一些基础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本文就其在中学探究性实验中的应用作一探讨。控制变量法什么叫控制变量法?自然界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比较板法”测量望远镜放大率的新方法,与现行的普通物理实验所用方法相比原理简单、数据准确和更具操作性,在物理教学中还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