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话说,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千百年来都在影响着中国人。如今,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出炉了,即: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古话说,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千百年来都在影响着中国人。如今,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出炉了,即: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精要点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是在传统的"二十四孝"的基础上创新的,其内容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经常为父母拍照""教父母学会上网""定期带父母做体检"……这些内容有时真的会被我们忽略,写入新版"二十四孝",也算是提醒年轻人要在生活的细微之处上多关爱父母。适用话题传统美德;孝道;现代意识;生活细节;关爱(唐慕实选评)  相似文献   

2.
传媒速览     
《四川教育》2013,(1):2
《中国青年报》:新二十四孝,你做到几条?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机构,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自剖心迹:"亲,新二十四孝,你做到了几条?"新"二十四孝"针对城市化、网络化的新形势,增加了不少与时俱进的内容,如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定期带父母体检;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有些传统的做法,对于今天父母与成年子女分居的家庭留住亲情,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  相似文献   

3.
韦凤美 《老年教育》2014,(10):30-30
<正>两年前,全国老龄办等部门发布"新二十四孝"标准,号召子女们在节假日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电话,常跟父母沟通,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以及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等。标准公布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各种反应,有人认为说起来容易做到难,有人认为孝顺是一种自觉行为,每个人的行孝方式各异,不需要用标准来参照。而我始终认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4.
近期,"孝道"成为一个热点议题。从"常回家看看"入法,到北大校长跪母祝寿,都掀起了不小的舆论浪潮。日前,由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等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同样引发热议。虽然各方观点众声喧哗,但碰撞之中又不乏共鸣:向"百善孝为先"的孝道回归,思考今天为人子女者如何尽孝。由是观之,新版"二十四孝",从"教父母学会上网"到"定期带父母做体检",从"为父母购买保险"到"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尽管具体标准见仁见智,但起码展现了孝道内涵的时  相似文献   

5.
"二十四孝"故事存在于三个系统中,分别为《二十四孝诗选》系、《孝行录》系和《日记故事》系。《日记故事》成书于元代,明清时期被大量刊印,其"二十四孝"故事成为明万历以后全国最流行的"二十四孝"故事题材,甚至成为后来"二十四孝"故事的通行版本,也对后世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重阳节,MSN上好几个朋友都在名字上做了标记,要给父母过节,以尽孝道。虽然“啃老”现象层出不穷,不少朋友却表示,他们其实都很有孝心,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但是心中一直惦记着父母,二十四孝也有了新形式。  相似文献   

7.
<正>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诚然,"孝文化"中也有糟粕,我们曾向"二十四孝图"发起猛烈抨击。但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否认则是大错特错的。矫枉过正的恶果就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不尊敬父母长辈,不赡养父母,甚至虐待父母、杀母弑父丑闻也屡见不鲜。因此正确弘扬"孝文化"应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张鸣 《教师博览》2014,(2):49-49
<正>眼下,随着儒学的再次复兴,《二十四孝图》也再次走红,好多旅游点,都张挂《二十四孝图》,很多地方,为儿童讲授儒学经典,不仅有《弟子规》,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在好多人眼里,提倡孝道,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好事情。鲁迅先生曾经撰文,特意表达了对《二十四孝图》故事的反感,特别反感这些故事体现的虚伪和残忍意味。"老莱子娱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把善待老人、不违背老人意志视为"孝顺".历代王朝以此作为衡量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称"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其中如"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讲的都是古人的孝迹,但这里的孝都是物质上的孝.在封建社会往往注重物质的孝.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17日,浙江林学院新生刘霆用稚嫩的肩膀背着患病的母亲去学校报到了。在一个新生几乎都是牵着父母的手走进校园的年代,刘霆背着母亲的身影,很快就受到了媒体和社会的关注,"百行孝为先",在孕育过"二十四孝"的中国,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无忧无虑的我们,有多少人为父母考虑过什么?"2006年,在刘霆所在的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青春与感恩"会上,一位女同学流着泪这样说道。她是在追问自己,也是在追问我们。  相似文献   

11.
学会爱     
2013年2月23日晴幼小的时候,那寻找乳汁的啼哭不是爱,而是一种依赖。等我们渐渐长大,羞于将"爱"说出口,而是突然就开始用不耐烦和顶撞回应父母的话语,事后更开不了口说出心中的愧疚。喜欢,可以是本能,是自然的、带着率真的天性。而爱,是专一、认真的,如何去爱,是需要学习的。曾反感《二十四孝》,在看了鲁迅评《二十四孝》后犹甚。我反感的是那些扭曲的、极端的、超过自尊自爱独立的人格底线的"孝道"故事。过分强调父母,而把子女当作一个生而当为父母牺牲的附属品。  相似文献   

12.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喜欢做比较,"别人家的孩子"似乎能成为"比一比"的各种标准.父母为什么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总被比较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什么影响?如何正确地进行"比一比"呢?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2,(32):54-55
正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内容包括"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等。在一次网络调查中,大部分网友认为新版"24孝""很有道理,会用这个标准孝敬父母",也有网  相似文献   

14.
【任冰清作品】(写于初一)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感谢所有……"耳畔的声音还未消去,我抬头看着那古色古香的画。那是一幅《二十四孝》图,用图画来诠释了那些古人的故事。而那些感恩的句子则是我们这里的一些小学在课前和饭  相似文献   

15.
"给孩子念英文故事书"这几个字,简直就像一颗手榴弹.每次我一提出来,总觉得听到的父母们,就会直觉地马上往后跳三步远,好像它会爆炸似的.但很奇怪的是,这些父母们却不会马上逃走,而是存着戒心地远远望着我,问道:"我的英文很差,要怎么帮孩子念?""我的发音不是很标准,可以念吗?"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如何运用《二十四孝》在家庭中开展孝道教育进行了探讨。强调要正面学习《二十四孝》内容,全面把握《二十四孝》基本涵义,正确运用《二十四孝》开展家庭孝实践。  相似文献   

17.
佚名 《高中生》2008,(7):10-10
每次来到中国,我都会在弟弟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报成了我打发闲暇时光的方式。那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颇为有意思的报道,特摘录如下。"爱父母,就给他们洗洗脚吧!"自从某公益广告播出之后,中国很多地区的小学和中学都兴起了"洗脚运动"。老师们纷纷把给父母洗脚当成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湖北武  相似文献   

18.
重新审视《二十四孝》之原因有二:其一,源于孔子两千五百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其二,源于鲁迅先生上世纪20年代说过的一句话:“将孔子及儒家的孝道推至极端的,当数《二十四孝》。”身处经济高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社会,在举国上下都在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重读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并回望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备受国人推崇的“二十四孝”故事,不禁感慨万端。本文从图解《孝经》思想的“二十四孝”故事入手,反观其深远影响,为进一步重估其当代价值取向而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孝道礼仪观是儒家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核心思想,对于维持封建社会家国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以晋南、晋东南金代墓葬发现的砖雕及刻绘"二十四孝"图为例,运用二重证据法,将文献典籍与考古材料相互印证,从而得出金墓所出孝子故事与典籍记载在内容细节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且金墓中也存在多种版本,但主体孝事与地上材料相互吻合,这体现出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对于"二十四孝"的重新界定与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特别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二十四孝"、"女史励图"、"历代帝王图"都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教育尤为重视,建立了道德教育的明确目标,并把道德教育视为一个由家庭、学校、社会和宗教构成的完整体系。文章通过对中国哲学"以德为先"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论述了提高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