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婀娜 《教育》2012,(10):5-5
90后河南小伙程帅帅计划给北大送匾“北京人人学”,被警方带走。他称,被北京市海淀区派出所扣留近8小时后,又被送回新蔡县拘留所接受“训减”。此前,程帅帅曾接受商报采访,呼吁取消高考户籍歧视。(9月12日大河网)  相似文献   

2.
截至1月9日,除西藏没有明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办法"(下称"异地高考"),其余30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公布了方案。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件要求,各省份"原则上2012年年底"公布"异地高考"方案。记者对比发现,各地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有差异。沪皖曾公开征求意见2012年11月21日,安徽省教育厅公布《安徽省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  相似文献   

3.
正2月3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时表示,为了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优势的课程,今后将探索减少高考考试科目、文理不分科、外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2月5日中国广播网)事实上,与高考英语的废留之争一样,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也是"老生常谈",此前全国多地都曾做过尝试,例如山东、江苏、广东等地都曾试行高中文理不分科,但最后都"无疾而终"。近期教育部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在全国探索推行高考文理不分科,引发了一轮新的争议。  相似文献   

4.
幽默     
<正>高考听到一同事说:"高考就是so easy!"正奇怪他为什么说简单的时候,这货又来了一句,"哪里不会考哪里!"跳远学校开运动会,由于班里男生少,体育委员只好千方百计拉人参加。离谱的是,一个重达两百斤的舍友被指定去参加三级跳远比赛。我们知道后,大为惊讶,纷纷质疑道:"这么胖,能不  相似文献   

5.
Easy Know Star     
沈珏熠  赵婧 《音乐世界》2007,(11):40-41
朴海日1994年韩国某报纸上曾刊登了一则"中学生因为车祸膝盖粉碎性骨折,在病床上接受高考"的新闻,这人正是朴海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朴海日说:"高考前一天听说朋友买了摩托车,庆祝试驾驶的时候,在下坡路上不小心滑到了。在我的恳求下,医生答应了延迟一天手术,考试的时候腿用石膏固定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经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确诊,吴凡老师身患"右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此前,他曾三次走到县医院门口,但想到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他又放弃了检查治疗的机会,直到上课无法支撑,才到医院就诊,结果病情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肾癌晚期。随着病情的发展,癌细胞开始向肺部转移。2013年4月,穿刺活检显示:肺部灰尘积累层层,那是粉笔末子所致。医生叮嘱,再不能接触粉尘。医生的宣判犹如晴天霹雳,这一刻,一直坦然乐观的他流下了眼泪,那被他视为生命线的三尺讲台,从此便是咫尺天涯了……今天,让我们走近甘肃省静宁县威戎中学的吴凡老师,一位用教育信仰和爱固守着精神家园和梦想的强者。  相似文献   

7.
寂寞身后事     
我念高中时,有位老师曾在台上说:"最好的意见常常不会被大家接受,真正能通过的方案反倒是稍次一等的。"当时对他的这几句话,我相当不了解,但是进入社会,在海内外跑了这么久,愈来愈发现它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看到河南高考替考事件中“枪手”多是农村学生的新闻时,你是什么感觉?
  一位媒体同行说他最初看到替考丑闻时满腔愤怒,现在获悉替考中的“枪手”多是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他对这些“枪手”多少又有一丝同情。我和他的感受有些相似,此前一直愤懑于权势者利用“枪手”破坏高考公平,愤怒于“枪手”的唯利是图,只是当新闻为“枪手”贴上“农村孩子”的身份标签时,心底反而多了很多复杂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面孔素描他是高考战场上的胜利者。2011年,他以611分的高分,被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录取。他叫李博,今年21岁。他喜欢穿蓝色童装。他身高仅有1.24米,相当于七八岁的小孩,走路稍显吃力。他是别人眼里的阳光男人。他说,对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他从不避讳;他说,既然改变不了,我就要接受它。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高考前,一个高三的男生跟我辩驳:"老师,您就放过我吧!就算我默写全对,我语文也不可能及格;就算我语文能及格,我总分也上不了一本、二本;就算我能上一本、二本,我也进不了清华北大。我要默写那么好干吗?我家人已经帮我安排好了,去当兵。"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又小声补充了一句:"当兵不大需要默写。"我凝视着他,摇摇头,说:"不行,就算你上不了清华北大,你也要默写;就算你上不了一本、二本,你也要默写;就算你语文依然不及格,我还是要求你继续默写,直到过关!因为  相似文献   

11.
信息     
《教师博览》2012,(4):32
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即将出台3月3日,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的教育部长袁贵仁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出台,现在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此前,山东省已在全国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将允许非户籍考生在  相似文献   

12.
公元988年,有人向宋太宗打小报告,告发刚刚出任宰相不久的吕蒙正,说他挟私报复。宋太宗一听,极为重视,马上召见告发者,细问端由。原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知州张绅被举报贪赃枉法,吕蒙正派人查证后,将他免职。告发者说:"陛下,张绅家境  相似文献   

13.
200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把写广告词作为考查 对象。全国卷:"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 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 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江西、河南 等省高考:"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 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 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广告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英特尔前总裁格罗 夫曾说过:"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 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的主 宰。"广告是艺术和科学的融合体,而广告词就是它 的灵魂。正如美国著名广告家奥根尔维所讲的那 样:"广告是词语的生涯。"下面结合高考(主要是全 国卷)试题,说说公益广告词的一些创意技巧:  相似文献   

14.
观念课改与高考不应是一对矛与盾高中课程改革之所以遇到更多困难,高考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尽管此前曾有消息称,教育部成立了高校招生改革小组,在2004年高中课改实验开始前推出新的改革方案,让高中课改的实验者放下“包袱”。但是,直至今日,新的高考方案仍未浮出水面。说到课改,所有接受采访的老师都认为势在必行。因为靠一张试卷定终身的高考,从形式上看固然比较公平,但在衡量学生真实水平上,在构建学生均衡的知识结构上的确弊端很多。而且,社会上常把应试教育的罪责归咎为教师。一位老师谈到了苦衷:“我们老师很愿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相似文献   

15.
北大教授、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曾来我校与语文教师座谈.席间,由一个话题触发,曹教授谈起了辅导他儿子高考作文一事.他说,为了儿子能在语文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他用了一个星期,精心写了3篇记叙文和3篇议论文,然后要求儿子把这6篇都背下来,并授以各种应对变化之策,结果孩子在高考中作文几近满分.事后,有出版社要出版这6篇范文,被他婉言拒绝.他说,这是误人子弟的事,真正写文章不能写这样的“垃圾”.  相似文献   

16.
梁好 《教育》2014,(1):5
正近日,"河南盲人自考第一人"李金生又有了新的烦恼。他报名参加普通高考遭到拒绝,多次和省市县三级招办交涉均无果。12月14日,接受采访时李金生称":我不会放弃参加高考,就算最后考不上,也要捍卫自己和其他盲人参加高考的法律权利。"(2013年12月15日人民网)残疾人也是中国的公民,他们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高考作为国家性教育考试,理应考虑到残疾学生的特殊化需求,这不仅是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我国相关法律的明确要求。因而,在高考中设立盲人考场,为盲人提供必要的考试服务,是盲人  相似文献   

17.
并不是每一次成功都一帆风顺。对于强者,只要还有一颗渴望成功的心,挫折更能激起他们顽强拼博的勇气。也许,正是因为有过渗痛的失败,成功才显得如此可贵。正如狂风暴雨过后,天空中的彩虹分外美丽!——题记两年前,当杨育峰第一次高考折戟沉沙,名落孙山时,包括他自己在内,所有的人都没有感到太多的意外。高考前,一位课任老师甚至开玩笑地对他说,如果他能考上大学, 老师就请全班的同学吃饭。但是一年后,经过复读再次参加高考的杨育峰却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这一年,他考了585分,排名全校文科第二名,不久后,被北京大学录取。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三语文复习,可以说是高考语文决胜的关键。如何上好高三语文复习课,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需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要上好高三语文复习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树立"一年高考,三年备考"的全盘观念,为高三复习作铺垫语文高考的知识点很多,如果全挤到高三再灌输给学生,在不足九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肯定接受不了那么多,即使有的能接受,也未必能灵活运用。把众多知识点分解到高一、高二来传授,时间明显充裕很多,有了前  相似文献   

19.
姚贺国 《班主任》2012,(8):63-63
正曾带过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各科成绩在班级倒数,且有过小偷小摸的前科。因为在六年级才接手这个班,起初我并不知道他有此前科,直至班上连续发生失窃案。不少学生偷偷向我举报,说他可以被列为重点怀疑对象。而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只是反复在班里举行有关"诚信"与"对自己负责"的主题班会和黑板报  相似文献   

20.
偏才与特权     
背景提示因在高考时写了一篇布满古文字的作文,四川考生黄蛉被称为"甲骨文达人"。他的幸运并未止步于高考录取,还在两年内实现了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从川大锦城学院转入川大本部学习。但是,川大专门安排来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