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初读语段,整体感受1.理解文章思路,弄清层次结构2.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3.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语段的内容4.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精读语段进行分析1.分清记叙文的类型———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写人记叙文应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这些都是通过具体事件和片断表现出来的。故阅读时要弄清全文描写人物时共写了几件事,然后分析人物在每件事中的言行,注意把握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的描写,从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记事类的记叙文,要准确把握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由此理…  相似文献   

2.
解文言文语段阅读题要抓三个关键: 1.通读原文,弄清文中写到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哪些,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如何,是正面衬托还是反面衬托,亦或仅仅是相关事件涉及到而已。弄清文中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反映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或性格特征),反映的人物特点又有哪些方  相似文献   

3.
修辞的句际间、语段间具有特定的语言表述的向心组合形式。 所谓语言表述的向心组合形式,就是在句际间,即以一定的题旨和情境为第一义,即是说,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无论是说明事物还是阐明事理,必须围绕中心表达情感进行语言的向心组合。这种语言的向心组合,结构上多以总分式(常是先总后分)结构为主。根据起始总句句式的特点,这种语段中语言的向心组合形式,包括陈述式和疑问式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王佳琳 《广东教育》2013,(11):14-15
弄清句式的勾联关系是提高语句衔接题解题正确率的技巧之一。从语句的地位和作用上看。不外乎这样三种情况:一是在语段的开头,选填的语句有概括、总结和提示作用;二是在语段在中间,多用来承上启下或过渡照应;三是在语段的末尾,用来总括或呼应。  相似文献   

5.
一个语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前后衔接的句子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组合而成,它能准确地叙述一件事,描写一个细节,说明一个问题和阐明一个观点。语段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 形式上,构成语段的每个句子都有表示句子的语音停顿,书面上至少要有两个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这种语段,既不同于阅读分析文章划分的意义段,又不同于只有一个句子或复句的自然段。结构上,语段开头常有中心句,概括地提出语段的中心意思,或确定语段涉及的范围;围绕中心句而展开的句子称为支撑句,或叙述,或阐释,或描写,或说明,  相似文献   

6.
简单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分为四类,即部总关系、相差关系、份总关系、倍数关系的应用题,而这四类应用题中最基本的是部总关系和份总关系的应用题.所以在教学部总关系的应用题时,要让学生弄清加法、减法的意义;在教学份总关系的应用题时,要让学生弄清乘法、除法的意义.相差关系、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分别与部总关系、份总关系的应用题有关.因此,在教学相差关系、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时,要注意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已学的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就涉及到学生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7.
点睛之语: 文言文语段阅读有三个关键:1.通读原文,弄清文中写到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哪些,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如何,是正面衬托还是反面衬托,亦或仅仅是相关事件涉及到而已。弄清文中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反映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或性格特征),反映的人物特点又有哪些方  相似文献   

8.
语段是文章中前后衔接连贯的一组句子.这组句子构成的语段有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语段中的句子的组合关系比较复杂,有并列、承接、选择、递进、转折、因果、假设、条件、总分、解证等等.例如下边是《机器人》中的一个语段(语段也叫“句组”或“句群”):“但是,‘工业机器人’还谈不上模仿人的智能.它没有‘眼睛’,不能辨认物体,工件不放在规定的位置就抓取不到;它也不会从一堆工件中进行挑选,或者一边看一边操作.它没有‘耳朵’和‘嘴巴’,不会听话和答话,不会按照用语言发出  相似文献   

9.
语段的组合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按照一定的语序来组合。这一类型组合,又有多种形式。其中,用总括性提示和说明来组合较为复杂。有时总括性提示在前,具体说明在后(包括设问形式);有时总括性提示在后,具体说明在前;少数语段总括性提示在当中,前后是具体说明。(二)借助关联词语来组合。语段中的关联词  相似文献   

10.
压缩语段,首先要确定语段内容的主次关系。逻辑关系定主次。语段压缩,实际上就是分析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保留主要的,舍弃次要的。试题所给材料或者是一个语段或者是多个语段,一般情况下,从分析逻辑关系入手,就能确定信息间的主次关系。如果是一个语段,就分析语段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是多个语段,就分析语段与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来判别句子的逻辑顺序的语段,一般都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意思比较完整的文字,因而对其逻辑顺序的判别,从大处讲,就是对文章思路的辨析;从小处讲,则是对句与句之间关系的辨析.答这类阅读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清楚地了解各类文体的特点.比如议论性语段,由于其意思比较完整,因而往往会有观点(论点)、论据、结论等要素,内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说明性的文字则具有较为明显的说明顺序等等.把握住了这一点,再能注意有关句子及词的作用,一般能较为准确地理解语段中句子间的逻辑顺序了.  相似文献   

12.
学期或学年终了,都要进行总复习。总复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知识,进一步弄清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整理,使学生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学科属于工具性学科,语言文字是工具性的具体体现.学生只有在扎实的训练过程中才能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认为要把语文文字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A教师的训练程序为:一、“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关系在教学一篇课文或一个语段时,既要让学生掌握“言语内容”(课文所负载的思想内容),又要让学生掌握“言语形式”(语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在处理“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之间的关系时,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呢?请看A、B两位教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第一段时各自设计的训练程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汉译英内在格句翻译测试探究了内在格习得进程中的语段伸缩与参照—认知的序列离散样态.结果显示:四类内在格句的习得难度影响到语段的局部性伸展长度、收窄长度以及语段接口重装形态;三个组别在参照点与认知标的上表征为铰链型序列组合(弱震颤离散化)、黏着型序列组合(强震颤离散化)以及松散型序列组合(超强震颤离散化).语段伸...  相似文献   

15.
是非选择题,是指对正确或错误的选项进行选择的考题。它其实是是非判断题的变种。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熟习语段,理解文意。2.明确选择依据,掌握好判断是与非的尺度。3.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每个选项,以作出决择。4.涉及基础知识方面的正误内容,应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例如,文后的题目,考查的是对语段的理解分析。要求选出说法错  相似文献   

16.
点睛之语: 文言文语段阅读有三个关键:1.通读原文,弄清文中写到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哪些,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如何,是正面衬托还是反面衬托,亦或仅仅是相关事件涉及到而已。弄清文中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反映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或性格特征),反映的人物特点又有哪些方面,其中主要方面是什么。2.答题时结束对原材料的初步阅读,先做最后一题,即“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相似文献   

17.
张传富 《现代语文》2005,(4):106-107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标准化试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取而代之的是在试卷中大量采用语段阅读(其中有记叙类、科技说明类、议论类、故事类等)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甚至以语段数量的多少、语段字数的多少来检验其改革力度的大小.国人似乎终于找到了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语段阅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一、弄清是否及物当先行词是时间或地点的名词时,要弄清定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若是不及物的,用关系副词;若是及物动词,看是否已经有了宾语,若无宾语,用关系代词。如:1Thisistheveryplace______heusedtolive2Thisistheveryplace____hevisitedtenyearsagoAthatBwhereCinwhichDwhich解析:先行词是地点名词place,第1题中的live为不及物动词,place在定语从句中作地点状语,用关系副词where或inwhich,故选B或C;第2题中visit为及物动词,place在从句中作visited的宾语,用关系代词,又因为先行词中含有very,要用that,故选A…  相似文献   

19.
<正>描写语段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描写语段按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语段、环境描写语段和场景描写语段。描写语段的构建,既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语段的逻辑关系,还需要了解语段的作用、构段的方式、修辞手法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所描写语段才能中心突出,语义清晰,生动自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抓住重点语段组织讲读教学:(1)要精心选择讲读的重点语段(2)先作总体理解,后进行有序的训练(3)要恰当处理好语段和篇章的关系(4)语段教学的取与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