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华夷秩序”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在儒家传统文化和亚洲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之下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在这个国际秩序下,中国周边的各朝贡国长期以来自觉地遵守朝贡制度。然而,这几百年建构并逐步巩固起来的“华夷秩序”,在日本走上近代化之路的不久后被打破。日本以朝鲜、琉球为突破口,一步一步冲破了“华夷秩序”,并最终掀起了一场侵略中国的狂潮。  相似文献   

2.
从秦汉开始,中国和周边国家通过封贡手段建立起来了一种独特的国际关系体系———华夷体系。它的建立、特点和作用,它和欧洲均势体系的异同,对我们现在的东亚国际关系以启示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礼是中国传统化的核心,也是法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从法社会学的视角考察。礼具有宗教性和被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性质。它既表现为复杂的礼仪制度。又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礼在中国古代社会控制中的功能表现为。“别贵贱,序尊卑”,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经国家、定社稷,确认王权的特殊地位与权力的合法性;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和评判是非的准绳。  相似文献   

4.
天下观是中国古代世界观的核心内容,它统治中国两千多年,是中国和欧洲在政治文化上的最大差别。它崇尚礼、德、仁等政治文化价值,希望构建"协和万邦"的世界秩序,但同时又承认"中国居中"、"华夷有别"。天下观中所包含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认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如何看世界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华夷"观念以及中越宗藩体制在历史上对越南产生过深刻的影响。19世纪前期,越南阮朝一方面继承了与中国的传统宗藩关系,另一方面也把宗藩模式应用到与周边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中,构建了一种亚宗藩体系。这种模式也是这一时期越南阮朝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古代文人小说充分利用了自己介于国家与民间的中间地位,在向民间社会解说和诠释自己心目中的国家法律秩序时,意外地重构了一个与国家法律秩序有较大出入的民间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7.
电视上有一档以男歌手为主的音乐选秀节目,叫《快乐男声》。这些参选男歌手被观众戏称为“快男”。与中国现代不乏“好声音”一样,中国古代的“快男”也不少,其中有很多还是大家熟悉的古代名人,  相似文献   

8.
佚名 《教师博览》2004,(5):20-20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讨论首先得搞清楚科学的定义,否则就难免变成鸡同鸭讲。如果就狭义的科学概念而言.很难说中国古代是有科学的,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科学的基础有二,一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一是艺复兴中发现的通过实验获得因果关系的方法。这是使科学有别于其它系统知识的特性。”而荣格的说法也值得注意.即中国的“科学”和西方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往往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少数民族统治者会千方百计地对这一观念加以淡化,起初最通常的办法是强调本民族与汉族同源,这也促使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后抓住华夷区分的标准重文化轻血缘的特点,以自己文化上的进步来争取“华”的位置,将“夷狄”的帽子扣在其它政权的头上。到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华夷观发生变化。元朝在修辽、宋、金三史时,对三朝平等看待,各与正统,显示了元在大一统的情况下,已不看重华夷之辨。清王朝在完成中国的统一后,竟将夷狄的称呼加到西方国家身上,以至于与西方国家难以确立近代平等的中外关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是重整体和谐。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和”的问题,极为重视,多有论证,内中不乏精辟之见,显现其智慧之光,发掘这些宝贵思想,对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字多奇趣,古今多少义人墨客玩味其中以为乐。如有一种文字游戏叫“拆字”,被广泛用于作诗、填词、撰联,或用于隐语、制谜、酒令等。历史上曾发生过大量的“拆字”趣闻,这里选出其中的几条经典趣闻,与各位看官共赏之。  相似文献   

12.
现在,飞碟可是个热门话题。谈论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还有许我目击者描述其所见情景。这些飞碟是现代才造访地球吗?其实不然,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古人就记录下了许多有关飞碟的魅影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经常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巨大的思想负担。金代统治者对待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有着独特的演化,表现在实施一系列重大的举措来淡化"华夷之辨"思想,对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主流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对外关系中非常重视文化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崇尚贯注王道精神的大一统政治理念,主张以文德教化为主要战略手段构筑华夏文明主导的和谐的天下秩序.这种文化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华夷之辨"与"华夷共祖"的文化族群观念;"尊王攘夷"与"用夏变夷"是具体的战略手段;"亡天下"与"王天下"表现了文明的自我警示和最高理想.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文化战略思想,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文明的延续传播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团结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不仅仅是一种民族观,而且也是一种边疆观。它影响着整个古代社会帝王对国家边陲的治理。可以说,“华夷之辨”是中国古代边疆思想中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6.
刘亮 《高中生》2013,(8):59-59
壁雍 3000多年前,周王灭商,迁居关中,建都丰京和镐京(今西安市)。在京都城郊,西周天子建起一所园囿.用于教育贵族子弟,这便是我国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大学”——璧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绘画史上,“历史画”创作是一个源远流长、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在宋代以前,以人物为核心的绘画,包括描绘历史事件的“历史画”和以刻画人物为主的“历史人物画”一直是中国绘画的主流,只是随着山水、花乌画的兴盛,“历史画”在元、明、清三代发生了流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与山水画的合流,影响了“历史画”的独立发展。至于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大量出现的帝王“纪功画卷”,则只是一种异变了的“历史画”。中国古代的“历史画”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创作提供借鉴,中国古代“历史画”发展的历史在很多方面也对我们有一定垂诫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说起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都知道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细考究,却发现她们都有一个惊人相似之处,那就是每个人都有两次以上的婚姻。  相似文献   

19.
《学习之友》2008,(3):31-31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都有倾城倾国的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但相传也都有小小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的一项重要信仰习俗。我国古代的树葬,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铜“神树”,春秋战国开始的墓上植树制度和西汉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及文献中的“桃都树”、“长青树”,以及从东汉到魏晋时期的墓葬中的“摇钱树”等,都表征着古代的树崇拜。树崇拜信仰习俗的历史演化,构成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树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