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物馆社会化参与,除了博物馆积极地构建与社区、与民众的对话之外,以藏品为基础的公众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苏州博物馆的"文徵明特展"中可以看到,当藏品变为展品后,博物馆、志愿者、观众、媒体、微博粉丝等众多个人和机构都进行了热情参与,这正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的一个鲜活案例。  相似文献   

2.
3.
藏品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博物馆的立足之本、生存之基,所以藏品管理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今,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对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无锡博物院藏品管理工作实例,分析当代博物馆在藏品库房、藏品档案、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推动当代博物馆完善藏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代博物馆源起于高校,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藏品管理体系。我国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藏品征集方面的受关注度远低于社会公共博物馆,高校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出现了藏品来源渠道少、监管松、经费不足等问题。本文拟以陕西省高校博物馆为例,通过分析其藏品征集现状,针对藏品征集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对高校博物馆的藏品征集策略进行完善,为新时期中国高校博物馆的藏品征集工作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藏品体系是博物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博物馆有责任保存和利用好它的所有藏品,而不仅仅是展品。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幕后为藏品的有序保存提供良好充足的空间。根据实际经验,至少应该具备足够的陈列展品和保管藏品的空间。藏品保护是实体博物馆定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然藏品对于博物馆来说意义重大,那么博物馆要想长期维持下去,就必须对藏品给予细致关注。多数器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藏品库房里度过的。平均70%-80%的实物都被储藏着。因此当规划扩建、维修或者建新馆时,其收藏功能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2002年7月-8月,笔有幸作为《千古遗珍——四川古代物精品展》的布展人员,赴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工作之余,笔详尽考察了该馆,并与该馆的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了工作和学术上的交流,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很多做法值得中国同行学习,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它是一座为观众着想的博物馆,为观众举办喜闻乐见的展览,并提供良好的服务把观众吸引到博物馆来,观众愿意在博物馆参观,并由此而热爱各类博物馆,这是所有的博物馆应该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博物馆观众调查的意义与目的国外博物馆同仁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使用充分的信息和有启发性的方法,展示藏品的教育意义便可称为博物馆的灵魂。"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在社会精神文化领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得  相似文献   

8.
在博物馆深化和延伸藏品内涵的同时,藏品研究的理论、方法也不断更新,展示与传播的形式也更加多样,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广泛。本文从藏品的概念、藏品与藏品信息的区别、藏品及其信息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关系、藏品信息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手段等方面入手,分析藏品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实践,并探索藏品信息综合化、重构化、系统化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9.
自然科学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承载着传播自然历史和科学知识的职责。标本藏品是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根基,随着标本藏品的不断积累,传统标本藏品管理方式面临困境。在博物馆智慧化建设背景下,智慧化理念与新技术为标本藏品管理带来了新机遇。本文以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为例,在分析标本藏品管理工作面临主要难点的基础上,回顾智慧化藏品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践,以期为自然科学博物馆标本藏品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并思考未来藏品数据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丰富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活动内容,扩大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社会影响力,从2012年起,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每年都围绕当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拍摄一部集中反映当年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状况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片"。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这一年的宣传片里,摄制组力求以新的方式,表达中国博物馆人对于藏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博物馆藏品在不同世代、不同文化的沟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宣传片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策划拍摄,先后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十余座博物馆实地取景,最终于"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摄制完成。5月1 8日,宣传片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南京市和江苏省的各主要电视媒体多次播出,优酷视频等大型视频网站也对宣传片进行了全片转播。宣传片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创新博物馆文化的传播途径的同时,也增进了公众对于博物馆日主题的理解。为加深读者对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认识,本刊特将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片解说词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陈波 《中国博物馆》2013,(4):114-119
当今博物馆业已将工作重心从物转变到人,展览更为强调文化信息的表达,更为关注观众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为了表达的完整,藏品的范畴也前所未有地放大了,如何理解甚而处理好展览、观众与藏品三者的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服务社会的前提下,博物馆展览应是包含看过去的记忆,有着现实关怀,且形式多元化的当代表达。  相似文献   

12.
科技藏品与互动展品的关系,是研究博物馆与科技馆教育功能关联性的基础。本文从科技藏品与互动展品的不同来源与特性入手,分析了科技藏品与由科技藏品转化而来的“互动展品”之间的关系,以及转化的原因和途径,并从教育学和认知的角度分析归纳了科技藏品与互动展品的本质差异。在此基础上,说明依托科技藏品的博物馆教育与依托互动展品的科学中心教育的不同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观众研究逐渐成为博物馆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作为博物馆运行评估中的重要内容,科学准确地获得观众意见已经成为博物馆的常态化工作。当前,关于家庭观众的行为和特点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在案例的丰富性、问题意识和研究深度上仍有所欠缺。本研究以常州博物馆所属少儿自然博物馆为案例,采用跟踪观察及个别访谈的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对目的地选择(即家庭观众如何选择博物馆或展览)、展项或活动的使用、亲子关系在参观学习中的互动性(行为与表现)以及博物馆空间的影响等四个议题做了分析,所得结论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比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樊 《大观周刊》2012,(6):277-277
博物藏品是博物馆收藏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和人类科学文化进程的历史见证物。博物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前提,是博物馆开展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藏品的数量、质量以及特色直接影响博物馆的级别和竞争力。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于征集,所以藏品征集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基础,关系到博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结合本人工作经验,试就民族博物馆藏品征集方面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营销理念将博物馆的发展从收藏、展览、研究、教育等职能扩大到与大众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满足大众文化消费,以此提升博物馆的永续发展竞争力,文化产品概念应运而生。博物馆藏品是文化产业开发的特色资源,分析藏品保护与产品开发的关系,有益于在博物馆营销中趋利避害。民族专业类博物馆藏品独具特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为藏品走进大众创造更多的途径,是博物馆藏品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协调发展的很好例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中国博物馆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在中国博物馆建设热潮的背后,中小型国有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匮乏、质量不高、种类单一已成为严峻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博物馆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洛阳市国有博物馆积极探索馆际间藏品的调拨、交换和资源共享新模式,加快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调拨、移交和利用工作,营造收藏家和社会人士捐赠藏品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依法收藏依法查扣、并办结完毕的涉案文物藏品,抓住机遇,坚持不懈地开展文物藏品收集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藏品顾名思义是收藏在博物馆库房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品,而展品是展示在展厅的物品。当一件文物仅存放于库房时它仅仅是藏品,一旦这一藏品运用于陈列它就变成了展品。按照博物馆学的一般概念,"博物馆展览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那么,当一件藏品要变成展品时它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它要符合陈列所要表达的主题,二是若干藏品要按科学规律形成系列。本文拟以河南博物院《中原古代文明之光》陈列发展轨迹,探讨当藏品过渡为展品时它的逻辑规律与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藏品征集是增加博物馆藏品的重要途径。伴随市场经济和当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为此,博物馆必须成立专门的部室,抽调专业人员,并制定科学的藏品征集计划,建立健全的藏品征集制度,以强化藏品征集力度。同时,应充分借助传媒力量,大力宣传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争取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通过政策扶持、立法和经济手段等,不断拓展藏品征集的渠道。并伴随社会发展的进程,立足于当代,着眼于未来,继续深入地探索博物馆藏品征集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推动博物馆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时俱进,服务社会,造福后代,为中国博物馆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博物馆为主要考察对象,详细介绍和分析了他们从业人员的精神面貌、展览策划工作的注重细节、宣传工作的集中统一、教育活动的灵活多样、对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以及对于内陆地区博物馆的诸多启示。文章中的诸多陈述涉及到博物馆宣传、教育、服务、展示方面的实际案例,希望能为博物馆人提供一个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注意是人类进行信息加工的前提条件。由于观众注意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博物馆要实现其教育和信息传播功能,就必须根据观众注意的特性进行管理。针对大多数观众参观博物馆是无意注意行为这一现象,博物馆从展前的信息组织开始,就必须据此合理规划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在展览预展期,博物馆应结合驻足人数、时间以及参观效果访谈三方面因素进行观众注意评量,并根据结果实时调整展览设计;开展后,应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完善观众注意力管理,从而实现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