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理解”而教,教师要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概念教学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对学好科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进而适当地运用概念。  相似文献   

2.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而掌握数学概念本质的关键又在于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分析入手,注重概念“源”的探索与“流”的明晰,对于学生准确认识与把握概念内涵与外延是必不可少的。现行《大纲》也明确指出:“概念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因此,从分析知识发生过程中进行概念教学不仅是大纲精神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大纲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一、探究概念的“源” 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都存在其最原始的引  相似文献   

3.
严海燕 《云南教育》2001,(19):30-3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1.异中求同。任何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同类概念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在学生学习、掌握概念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同类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推理、抽象出共同属性。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可让学生思考:①比、分数、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联系;②分数、除法的性质与比的性质是否有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发现三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如下:比:比的前项——比号—…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据此,在指数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和问题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启发和点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通过观察、抽象等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及函数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化学概念都是抽象的知识,都是比较难理解和不易掌握的.概念教学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化学实验提供的事实,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故若在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形成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可按“问题-实验-讨论”的基本教学程序去组织教学.在该模式中,“实验”是手段,“探究”才是模式的核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学应基于学科知识的特点进行,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所以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通过观察和研究相关材料,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概念,作出科学的判断。本文以岳麓版教材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历史课堂中材料教学。  相似文献   

7.
研究者把人们头脑中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通称为“相异构想”,相当于前概念中的错误概念。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一种由相异构想向科学概念转变的过程。但是学生关于科学世界的观念和理论是不容易改变的,它们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不理解”,而是“不同的理解”,它们常常与学习者大量的直觉经验和信念联系在一起,根植于一个与科学理论不相容的概念体系中,学习者常常对它们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8.
科学探究是学生构建新概念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前概念向新概念转变的过程,科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学生前概念的支撑。但是,在探究活动之前,学生大脑中与探究对象相关的前概念是分散而零碎的,处于休眠状态,不可能主动与探究对象建立联系。如果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创设一些活动,通过观察实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前概念,让学生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未知中寻求已知,就能促成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概念转变”这一术语表明这样一个事实:通常学生的前概念和生活中关于科学现象的认识,与即将学到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是有很大差别的。科学学习是学生关于自然现象的原有概念的发展或转变的过程,而不是新信息的点滴累积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概念转变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如何促进概念转变?首先,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能够支持概念转变的学习环境,例如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互相讨论的机会。其次,教师要选择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物理”的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改进方法、重视物理实验,创设条件、加强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活动原理的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课内外活动,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顺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初中科学课堂不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是突出探究过程的活动式教学,“活动”在初中科学课程的教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此,笔者想以一节比较成功的初中科学课——“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谈谈“基于活动原理的教学策略”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教学已定性为“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其中“科学”概念,是根据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解释——探索大自然的秘密。“科学教育”概念区别于“传授知识”,是指导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利用、改造、保护。儿童对科学概念的学习,是由前概念到初级概念再到新概念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并能在获得新概念后,在科学探究中进一步化解和运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在教学设计中要改变以往以教师“教”而展开的传统模式,而是要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但是在教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不能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在概念课的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改理念进行研究,成为推行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掌握概念往往是学生获得成功的第一步。要促进这种成功则应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学生学习概念既可获得能力 ,又可进一步学习新概念及其它知识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习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生能动学习的内驱力。1 得出概念的能力科学离不开概念 ,但体现科学的不仅仅是有关概念或专业术语 ,更重要的是探索和理解科学的方法 ,如科学思维、观察、假设、实验、归纳、应用、发掘等。因此概念教学必须体现科学的探索过程。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维等过程和能力得出概念。1.1 观察得出概念 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  相似文献   

15.
孩子们进入科学课堂前总是带着相关的科学前概念,它必然成为科学概念教学的现实起点,科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就是有效转化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它有两种基本的转化形式:一是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基本一致,需“丰富”;二是与科学概念相矛盾,需“修订”。在学生概念转化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如下困难。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知识应该从实验中来,实验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重视观察和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在目前使用的教材中,仅学生实验就有六十多个,而教师演示实验有几百个之多,还有许多实习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段玉江 《云南教育》2001,(19):29-2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适宜的传授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下面以“圆的认识”的教学为例,介绍我是怎样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渗透最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发现学习法的。所谓数学中的发现,是指学生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数学概念、法则、定律、性质等进行组织和转化,从而获得新知识所进行的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发现,要求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若干有关信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计算,萌发猜想意识,培养学生联想类…  相似文献   

18.
论证式教学:一种有效的探究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式教学是将科学领域的论证引入课堂,使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论证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并促进其思维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科学教育中实施论证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建构、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以及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强化“表征”、组织“辩论”、运用“竞争理论”和设置“两难情境”来实施论证式教学。  相似文献   

19.
反函数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在课后的练习中,还是在学习反函数概念时,笔者发现有不少的学生经常出现一些错误,主要反映在对反函数的理解不够全面,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学习。要使之得到改观,笔者认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反函数的产生问题学习反函数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反函数”这个名词上,忽视了函数概念与反函数概念的有机联系。事实上,反函数仍然是一个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函数概念中的两个变量X与Y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实际上,它们的主从关系并不…  相似文献   

20.
“木头”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课,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木头的特点。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木头,对木头也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