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课堂教学真正开始关注个体生命,回归学生学习、成长、生命体验的原点之时,课堂生活才有可能回到“道”上。  相似文献   

2.
回归教育的原点,是当今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那么,教育的原点是什么?一个“教”字答案自见。它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就是培养人懂孝道,有文化。这个“孝”应是广义的,指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且“孝”在左,意思是首位。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古往今来,教育家都认识到教育的责任是育人。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教育原点的偏离与回归:点化与润泽生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活动。当今教育存在着一种实证化、功利化、技术化和模式化的倾向。从生命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儿童生命的充分展现与不断建构的过程,是儿童与教师生命互动、交融的过程。在成全每一个幼小生命的历程中,教师自身的生命也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4.
幼儿的生命是幼儿教育的基石,它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当前的幼儿教育不仅对幼儿的生命价值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注,对幼儿生命的理解也很片面和肤浅。幼儿教育应该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幼儿的生命教育理应成为幼儿教育的思考原点。  相似文献   

5.
尽管“高考需要大动作”“别让考试考‘死’了小学生”的呼声不绝于耳,但落实到教学一线,命题改革的形式还是不太明朗。 叶澜教授说得好:教育,就其本真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幼儿教育的思考原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的生命是幼儿教育的基石,它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当前的幼儿教育不仅对幼儿的生命价值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注,对幼儿生命的理解也很片面和肤浅。幼儿教育应该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幼儿的生命教育理应成为幼儿教育的思考原点。  相似文献   

7.
刘旭东 《教育研究》2022,(11):66-76
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沟通交往是其本质特性。行动是以影响他人为途径进而改变外部世界的主动的行为方式,展现的是行动者的独特性及其积极的生活状态,最能够揭示自我,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互动性、情境性、探究性、反思性。作为创造新世界的活动,行动具有变革性的力量。在行动的过程中,行动者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教育的本质力量不断得以展现,因此,行动与教育之间具有同构性。它既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也是教育的目的。以往,在技术理性的制约下,作为教育核心因素的沟通和交往沦为教育的辅助性因素,教育成为按某种既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的操作性活动,其活动方式被扭曲,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被遮蔽。今天,在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过程中,要密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丰富沟通和交往方式,准确了解人的发展需求,凸显教育的探究性,激活教育的活力,推进教育回归原点。  相似文献   

8.
张辉 《师道》2010,(10):39-40
初为人师时,觉得数学太乏味,经常为1+1为什么等于2而困惑,更弄不清为什么总是鸡兔同笼,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语文。今天学校让我列席数学课改研讨会,心中竞有学生般的忐忑。但我知道作为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9.
<正>师范毕业后,我一直在南通市区一所百年名小任教,我所接触的学生几乎都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优秀每每都能激发我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觉得自己每一天的教育生活都是美好的。2018年9月,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到集团校的另一所小学交流,这是一所远离市区的学校。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这种特有性源于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无论是未特定化的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就决定了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关注生命是教育的根拳使命。然而,现代学校教育由于追求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这一根拳使命。因此,素质教育呼唤教育回归生命。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这种特有性源于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无论是未特定化的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就决定了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美注生命是教育的根本使命.然而,现代学校教育由于追求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这一根本使命.因此,素质教育呼唤教育回归生命.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自我教育的主体,语文教学的效果最终要受学生学习状态的制约。当前,在不少语文课中,学生生命主体的自觉性淡化、体验性虚化、独特性弱化、生成性僵化。学生生命主体的缺失,使得课堂沉闷枯燥,缺乏活力。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回到语文本身,回到最初的美好。"生命在场"是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境界的诉求,是课  相似文献   

13.
邹一斌 《现代教学》2007,(12):22-22
在语文教育中所理解的生命,是处于社会和历史当中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摇生命意识的教育(从施教者的角度)和生命化的教育(从受教者的角度)。 语文生命化的教育是个动态的过程,就是以教师的倾心投入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世界来欣赏生命的美好,领悟生命的艰辛,探求生命的意义,建构生命的信仰。  相似文献   

14.
一、让人焦虑的现状【例1】“妈妈像疯了一样抓我。”“三八”妇女节了,学校组织学生给妈妈说句暖心的话、给妈妈做件开心的事。有了这样的活动,我想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以“妈妈笑了”为题,写出来和大家共享。学生赵是这样写的:这天下午,学校放假,妈妈在干活时不小心扭了腰,电话来叫我和爸爸去接。爸爸借了辆车,把妈妈接到车上,一路上,妈妈一边喊痛,一边像疯了一样抓我,我真讨厌她!……回到家,想起还有篇作文要写,我对妈妈说了写作文的事,妈妈对我笑了。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教育的理想和对生命的敬畏,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提出了"让学生健康地成长,让教师幸福地工作"的双主体幸福教育理念,让师生的灵魂在文化建设中自然而快乐地舒展,个性在绿色德育浸润中丰富而多彩地张扬,生命在校园生活中幸福而完整地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基础教育有明显的优势所在,如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教育,但它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过分地强调了知识的识记,越来越与人的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背道而驰。让中国的基础教育从教育的本真出发,从人的发展需求出发,回归原点,是我们每个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18.
2008年1月16日山东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启动了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反思教育回归生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它基于生命,又促进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因其漠视生命,却让原本飞扬的生命个体既不快乐,也不健全.本文揭示了课堂教学对完整生命的遮蔽和对自由生命的压抑,并提出教育向生命回归之方向.  相似文献   

20.
欧玉玲 《今日教育》2007,(5S):25-26
教育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事业.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与超越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最能体现人性关怀以及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对生命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了传统教育的两个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它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微妙而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在强大的现代性语境下,人的个性体验被压抑,人的自由价值被忽视.教育因此遮蔽了对生命本原性的探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