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互联网络正以最快的速度向上飙升,并被誉为21世纪最耀眼的传播媒体。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正式宣布,互联网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突破了以往大众传播媒介单向传播的模式,使得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互动的传播特性。在这样一个全媒体的时代,校园传播主体的校园媒体、信息最灵通的校媒记者,会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校园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增强传播力?随着新技术在媒体领域的不断拓展,对于资金、技术都非常有限的校园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如何继续保持生命力?校园媒体如何应用新媒体手段增强传播力?新媒体时代的校园媒体如何通过内容、传播手段的调整更好地为高校大学生服务?这些都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的持续发展以及媒介融合的不断演变,温州高校纷纷创建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传播,提升高校的传播力、影响力。而温州各高校的微信平台信息传播呈现不同的特点,信息传播的效果不尽相同。本文作者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温州各高校微信平台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加以阐述,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互联网兴起以来,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日趋壮大,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拥有广泛的用户和巨大影响力,高校团属微博相比之下具有更强的受众凝聚与情感认同。"3L"理论是新媒体传播理论中的新兴理论,在此理论下本文将对于高校团属微博的运行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关建设对策,以利于加深高校团属微博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媒体在高校校园中扮演着舆论引导、思想教育、信息交流等方面的角色,这对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技术、定位等因素的制约,在校园传媒时代依然占据主要地位的情况下,高校在影响力和吸引力方面呈下降的趋势,因此高校要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步伐,加快建设校园新媒体,突出真、新、全特色,促进高校校园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谈高校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珠 《新闻世界》2010,(6):233-234
新媒体时代,高校的传播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网络信息发布的隐匿性、迅捷性与话语纷乱给高校管理者正确有效引导校园舆论、化解公共危机带来了新的挑战。以此为背景,本文提出在高校中建立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为有效引导校园舆论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节点影响力进行研究,能够深入剖析信息传播规律,从而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信息传播进行合理控制。[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节点影响力模型,以微信公众号为例进行节点影响力测算,对节点直接影响力、间接影响力和综合影响力进行深入分析,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结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节点综合影响力随着连接节点数量和节点间互动频率增加而增大,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也以不同幅度增长,但当间接影响力信息熵值超过100时,直接影响力成为影响节点综合影响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打破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传播封锁和限制,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渠道.运用新媒体来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的有效性,不仅是技术层面掌握好、利用好新媒体,同时需要打破既定传播思维与既往的传播模式,用更加高超的国际传播力,提升国家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向世界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发展而不断增多的各种高校信息,对高校建设发展造成了各种不同的影响。良好的网络形象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从而为其综合实力的提升创造有利环境。本文阐述了高校形象与新媒体网络传播之间的关系,分析新媒体发展对高校形象的影响,总结出高校应对新媒体网络传播对形象影响的不足,并提出高校正确应对新媒体网络传播对形象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便捷快速,改变了既有信息传播格局,极大地拓展受众的话语权,加剧了高校内部网络舆情的发生. 高校网络舆情主要包括校园安全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然而,当前高校领导干部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能力仍十分薄弱,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提高他们针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陈国权 《青年记者》2017,(28):17-18
传统媒体运作的新媒体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正襟危坐”,不容易吸引来“粉丝”;但如果学习商业新媒体的“新思维”过了头,又容易忽视了引导力、公信力,违背了“坚守舆论阵地、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初衷.那么,主流新媒体如何在提高传播力、影响力的同时,保证新闻的公信力与引导力的实现?主流新媒体应如何表达主流话语?  相似文献   

11.
传统媒体应顺应时代发展,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不断推进媒体融合,构建起现代传播体系,才能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谓权,进一步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个方面实现了从突围到跨越: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成为提升新媒体传播力的新标配、政策导引+舆论引导实现了新媒体引导力的双向提升、全媒体传播格局助力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技术赋能下国家数字化治理质效倒逼新媒体公信力提升.然而,面对"四力"突围中媒介技术、短视频、媒体融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空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应着力于构建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共同体、丰富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实现优质内容与用户的深度连接、媒体融合注重存量和质化改革、加快建构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内容风控和预警机制、推动网络治理向数字网络治理转型,为"十四五"时期新媒体"四力"的跨越提供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要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短、平、快的新闻报道拓宽的是受众的传播力,而深度报道就是提升新闻舆论对受众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介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融媒体,使信息传播渠道与媒介更加多元化,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好做精深度报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深度报道的选题和策划、深度报道的采访、深度报道的写作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当前媒体工作者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典型宣传对于弘扬主旋律、凝心聚力传播正能量、外树形象提升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高校典型宣传呈现弱化趋势。本文从凸显时代特色、结合社会热点、整合校园传播、联动社会媒体、建立长效机制等五个方面对高校典型宣传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传统媒体要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增强信息辨别、甄选和整合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实现渠道融合,在新闻的快与准、时效与深度之间找到平衡,增加报道的厚重感、专业性和权威性,增强自身的信息传播力和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虚拟社区是软实力传播的重要中介,高校受新媒体影响广泛,更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软实力,提升高校的精神力、制度力、形象力和行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新闻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这对于传统的报纸行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报纸行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对新闻的报道方式进行不断优化和改善,从而更好地提升报道水平,以更好地适应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本文从报纸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公信力的角度出发,探究提升报纸传播力、影响力以及公信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对高校阅读推广产生了深刻影响。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完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对提升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建设“书香校园”和推进全民阅读增添强劲动能。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研究和发展现状,调研媒体融合特征及其对阅读推广的影响,厘清高校阅读推广活动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构建基于媒体融合思维的阅读推广发展思路。高校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过程中应主动拥抱新媒体,围绕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通过主动求变,以期开创阅读推广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正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县市报抢抓机遇纷纷建起了手机报、网站等新媒体,增强传播力,但各家都遇到一个头疼的现实:影响力不大,网民不太买账。细究县市报社办的新媒体,平台不足、队伍不强,更重要的是仍存在"我说你听"式的灌输传播。所幸不少县市报"设身处地"研究其中的缺陷,摸到了规律,正在发挥起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力,延伸纸媒的影响力和品牌力。  相似文献   

20.
黄培  林杉 《新闻前哨》2023,(12):50-51
全媒体时代,网络评论已经成为高校形象建设新的竞争力,也是高校品牌传播的重要路径。借助网络评论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高校得以做强网上、网下学校形象宣传工作,拉近与社会公众、学生之间的距离,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本文立足高校形象传播现状,结合全媒体时代网络评论特点,从凝聚共识、塑造品牌两个方面探讨了网络评论对高校形象塑造的作用,同时提出网络评论助力校园宣传的三个实践思考,探索丰富校园传播生态链的有效途径,以为高校融媒发展注入网评基因,进一步丰富高校融媒传播形式,树立高校传播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