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小众艺术综艺节目制作逐渐火热,《声入人心》便是其中之一。这档节目虽然聚焦于曲高和寡的美声艺术,但在播出后获得了广大受众的普遍好评并走出国门,成为现象级综艺节目。基于此,本文以《声入人心》为例,探讨在小众艺术综艺节目发展愈来愈火爆的趋势下,如何更好助推这类节目获得广泛关注,实现破圈表达。  相似文献   

2.
由芒果TV、湖南卫视联合香港TVB在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之际推出的音乐综艺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不错的口碑。在“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这一宏大背景下,作为一档主流音乐综艺节目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综艺节目中“出圈”,与节目创作过程中打破原有综艺节目的传统叙事方法,大胆创新密不可分。片段式的叙事结构、去综艺化、电影感的叙事语言、多元化的叙事视角等创新叙事手段丰富了节目呈现形式,让经典港乐串联起家国情怀、个人成长,在文化的传承中,不但使经典港乐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更以音乐为桥,让爱国之情、民族自豪感“声”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金苓 《视听》2020,(8):26-27
《声入人心》《舞蹈风暴》等原创小众艺术综艺节目融合真人秀和竞演两部分,在播出后取得了良好口碑及影响,同时引发了大众的热烈讨论和自发推荐,成为现象级综艺节目,并对小众艺术本身形成了推动作用。本文从《声入人心》和《舞蹈风暴》两档节目入手,分析节目成功的关键元素,探讨节目出圈带来的多方效应及趋势,为原创综艺节目的多元化创新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发展,音乐综艺节目呈现出"垂直细分"的趋势,更加注重题材的差异化细分,以"小众文化"为切口的节目内容生产愈发活跃.2019年夏天,爱奇艺与米未传媒联合推出原创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将乐队、摇滚等小众音乐文化带入主流视野中,成为小众音乐综艺的大众化表达和传播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5.
王小娟 《今传媒》2012,(7):33-35
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公共领域的研究出现两种对立观点,学理研究和论证综艺节目公共领域建设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文章从政府规制、受众与电视媒体的关系、受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公共领域的理论特征等方面论证了这种可能性,有利于推动当下电视综艺节目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袁也 《现代视听》2013,(7):34-37
今年年初,湖南卫视推出的全新明星音乐对决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获得了极佳的收视与口碑。它的成功对同质化严重、走势低迷的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有重要启发意义。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揭开节目风靡背后的几点原因,即对"歌手"符号的袪魅与附魅吸引观众眼球,运用怀旧与改编再掀收视高潮,精良的节目制作与巧妙的宣传营销保证节目效果,以此实现了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守成。  相似文献   

7.
多屏视听时代,综艺节目的 跨媒介传播成为一种新趋势.当前我国综艺节目台网之间的跨媒介传播主要包括跨媒介流通、跨媒介联播、跨媒介衍生及跨媒介互译等四种模式.但面对电视文化场和网络文化场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生产者只是试图简单地通过改编、删除或添加文化密码来迎合目标文化场,导致综艺节目的 台网跨媒介传播效果不甚理想.因而,在...  相似文献   

8.
任拯廷  余毅 《新闻世界》2012,(8):212-213
本文试从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家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入手,来分析研究音乐传播的现象,揭示音乐传播在理念层面的深层涵义。  相似文献   

9.
林子涵  康丽雯 《传媒》2021,(1):88-90
经过2015年到2018年的过渡,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在我国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破茧成蝶".《创造101》这档节目让"发起人""明星导师团队""全民制作人"等词汇走进了观众们的视线中,也为偶像养成类综艺开辟出了新道路.综艺节目的传播不能脱离文化载体,而《创造101》能够获得极高的关注度、点击率,甚至久居话题榜榜首,其背后是对传播仪式观的正确升华,是对偶像培养方式的创新,也是对大众心理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音乐类综艺节目从重综艺效果逐渐向音乐本身回归,音乐类型和风格日益多元化,音乐的精神与魄力得到释放,呈现出良好的创新发展态势。本文从媒介融合的角度出发,总结梳理了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概况,从深耕节目题材的垂直细分、构建节目内容的"沉浸体验"、促进节目传播的跨界融合三个维度,分析了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字媒介社会里听觉文化开始回归,然而视觉霸权逐渐渗透到听觉的传统领域,也就是流行音乐之中。当前呈井喷式发展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也开始摒弃视觉文化霸权,呼唤听觉文化的觉醒。本文通过分析听觉文化发展面临着感性偷悦与理性思维的失衡、视听失和以及听与被听的矛盾激化等困境,开始寻找音乐类综艺节目中听觉文化的真正转向,从而为实现当前媒介社会里听觉文化的长足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小众传播时代广告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众传播正得到细分、网络传播则日显重要 ,这就标志着小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并正引发一场广告革命。在小众传播的背景下 ,市场营销界诞生了整合营销传播 ,但整合营销传播在冲击广告界的同时 ,却隐含着取消广告本体的趋向。立足于广告学本体 ,对应于整合营销传播 ,以“选择媒体”与“创设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广告战略 ,为迎合分化了的各类“小众” ,进行广告媒体的精细化组合与广告信息的精细化组合 ,就成为业界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综艺节目中对于公益理念的塑造以及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公益与每个人的关系也在日益密切.文章通过分析综艺节目中公益理念的传播效果,为综艺节目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提升公益理念在电视节目中的内核作用,让更多的受众可以认识公益、参与公益.  相似文献   

14.
朱述超 《东南传播》2010,(10):34-36
本文认为自春晚开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广场式的狂欢化娱乐释缓了中国观众背负的政治、传统道德压力,以娱乐的方式完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个体、公众的建构。当下具有后现代特征、有广泛参与性的综艺节目构造了一个有民主性质的文化公共空间。但在消费主义挟持下,娱乐受众到民主公众,娱乐中的公共文化空间到公共领域的过渡并非必然。这种过渡需要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做出有力的批判、提升与引导,更需要电视分级制等长效监管机制对综艺节目低俗化倾向进行有法可依的强有力干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日益成为传播学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对于新媒体的争论与探索也在持续升温.本文试通过分析新媒体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运用,剖析综艺节目的新媒体传播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德清 《东南传播》2022,(10):129-131
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很快就从单屏受众成为到多屏、跨屏、跨媒体受众,观众的审美阈值被快速提高的同时,又频繁触发审美疲劳,国内电视音乐综艺制作团队也为了满足快速变化的受众需求,经历了多次变化转型推陈出新。回顾多年来这些音乐综艺节目的兴衰成败,在众多各不相同、眼花缭乱的表现形式下,却有着诸多对立统一的发展特点与共通不变的内在逻辑。音乐综艺节目只有理解并掌握其自身发展的底层逻辑,加上新的环境变量,从而产生与时俱进的方法论,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7.
"群体主持人""主持团体"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湖南卫视开播的《快乐大本营》,由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杜海涛五人形成的固定主持团体被称为"快乐家族"(2006年成立),各人在其中的职责、分工明确.此后,该模式被引用至我国各种综艺节目中,并逐渐成为综艺节目内容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叙事模式也从单一的节目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狂欢化与公共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自春晚开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广场式的狂欢化娱乐释缓了中国观众背负的政治、传统道德压力,以娱乐的方式完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个体、公众的建构.当下具有后现代特征、有广泛参与性的综艺节目构造了一个有民主性质的文化公共空间,但在消费主义挟持下,娱乐受众到民主公众、娱乐中的公共文化空间到公共领域的过渡并非必然.这种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科技不断发展,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有效推动了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文章详细介绍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针对其传播策略和路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林美珊 《新闻世界》2012,(10):89-90
电视综艺节目格局多样、形态多变,并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该类节目在对新媒体的运用方面值得称道。本文试通过分析电视综艺节目对新媒体运用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阐释了综艺节目的新媒体技术以及电视综艺节目运用新媒体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