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谦 《大观周刊》2012,(51):23-23
中国传统史学精神要义是中国史家历来重视的重要命题。而中国传统史学精神要义中所包含的历史观.更是诸多值得研究的命题中的重中之重。从最初的史家修养和史家气质,到后来的修辞立诚和直笔实录,再到后来的粱启超、顾颉刚和傅斯年各自的史学关注点,古今史学大家都将中国传统史学精神要义作为研究的重点。因此,对这一问题系统地归纳和梳理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8月15日,北京市档案学会今年档案见证北京系列文化讲座第八讲《档案揭秘史家胡同》在东城区图书馆报告厅如期举办。史家胡同是北京城中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名人轶事众多,颇负盛名的一条胡同。主讲人王兰顺同志依托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文献,结合对胡同文化遗存的实地调查和采访,对史家胡同进行了系统的历史文化考察,通过多媒体演示对胡同的历史变迁、文化遗存、名人轶事等作了精彩的演讲。  相似文献   

3.
近日,在西安召开的陕西省档案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省档案局馆长王建领期望新当选的省第七届档案学会理事会成员要弘扬史家精神,培养职业道德,优化行业作风,打造团队意识。来自全省各市档案学会、各专业分会、各团体会员单位推荐的第七次会员代表约8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档案学会发来贺信,省社科联学会部代表到会祝贺。省档案局副局馆长、省档案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秘书长郑惠姿作了  相似文献   

4.
档案哇哈哈     
传统史家:历史学家是条口袋,档案则是口袋里的货.口袋外面贴有"著名史学家"标签而口绳扎成死结从不打开示人者,多数是骗子,少数是"真人".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档案部门面临传统档案向数字化转化时,档案工作的核心——档案人员也应该进行政治与业务方面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使档案工作能在信息社会开展得有声有色。本文由历史学与档案学的联系出发,将史家四长引入对现代档案人员的要求之中,从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四个方面阐述了档案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最后,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情况,对档案工作的前景作了美好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张隽  熊晖 《视听界》2009,(3):99-100
“秉笔直书”和“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的两大传统,后世的史家一直是遵循着这两个传统从事历史著述。 “秉笔直书”,即直笔,遵循“书法不隐”、“据事直书”的写史原则,众多史家把这种实录精神作为著述史书的毕生目标。这种“秉笔直书”的写作原则,延续到今天,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也同样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动态简报     
正东城区推出群众喜爱的"档案馆日"活动前不久,东城区以"走进档案"为主题举办了第六届"档案馆日"活动。为贴近群众需求、突出文化特色,活动在档案馆主会场和史家胡同博物馆分会场,分别开展了档案特色征集、文化展示、知识竞答、史家历史、人艺摇篮、胡同记忆等活动,受到了参观者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东城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8.
王士祯不仅是清代诗家、循吏,还是一位称职的高级档案工作者和优秀史家;他具有敏锐的档案史料意识,在档案史料的收集、保管、利用与史志编修等方面有突出成就。本文从史料利用和文书研究两个方面,对王士祯《池北偶谈》的相关内容加以介绍和评价,认为该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科学严谨的历史研究方法和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实现了王士祯角色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的融合,体现了他对我国优秀史学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档案文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档案现象 ,简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结构形式 ,阐述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提出要以充分理性精神审视传统档案文化 ,寻求与世界档案文化的结合点 ,以及传统档案文化的创新等现实问题 ,并强调这是档案学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命题。我们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研究由此而展开。  相似文献   

10.
史家的审视     
高擎洲先生是著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其遗著《旧云新影——中国现代文学论集》更是体现出了作者作为史家所特有的历史精神。该书处处闪射着史家的慧眼的光辉,呈现着史家的思索的穿透力,昭示出史家对文学现象的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作为史学的发端,不仅一向为史家所倡行,而且作为典制之渊薮,也为历代政府所重视。所以累代以来皆有鸿篇巨作遗世,汇为大观。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最近十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档案文献的传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并且有了重大发展和创新。不仅编纂成果日益丰富,而且它作为档案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的理论和原则、方法,也通过实践,得以产生和确立。1985年,中国档案学会为广泛深入开展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研究和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这门学科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的水平,决定成立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史家办报"思想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中,"史家办报"思想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学界对"史家办报"的思想内涵还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结合史家传统和史量才的办报活动对"史家办报"思想内涵作了具体分析,将其概括为报纸应该对历史负责、独立办报、办报的目的在于致用等三个方面,有助于深化对"史家办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史档案是展现学校发展历程和轨迹的真实记录。具有真实性、独特性、时代性、实践性特征,校史档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可以超出时空的限制将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展现,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传统精神、时代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程得中 《编辑之友》2011,(8):110-112
学案体史籍,是我国古代史家记述学术发展历史的一种特殊编纂形式,其源于传统的纪传体史籍,系变通正史中的《儒林传》《艺文志》,兼取佛家灯录体史籍之所长,经过长期酝酿演化而成。所谓学案,就其字义而言,意即学术公案。公案本佛门禅宗语,即档案、资料之意。顾名思义,学案体史籍以学者论学资料的辑录为  相似文献   

15.
陈方 《山西档案》1998,(3):12-13
中国古代素有言事分立之治史传统,至司马迁援言入事,言事一体,言事从人,开创纪传体史书,这是对言事分立的旧义例的一次超越,历代史家于此看法不一.作者认为,应用公文档案研究历史,应处理好两者关系,引文述史,使之互体互用.力求以原始资料反映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6.
档案是人类社会各种组织和社会成员,通过有意识地创造性劳动,逐步积累和保存下来的维系和促进人类历史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档案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并被有意识地保存下来,就是要满足档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档案只有被广泛地利用,才能够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档案从其出现并被有意识地保存开始,人们就对其产生了利用的需求。即传统的利用需求。步入电子时代后,档案的利用需求与传统的利用需求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沂蒙精神作为沂蒙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意识,它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代的考验,形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丰富内容,是临沂人民的宝贵财富。在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新时期,档案部门要不断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广泛收集反映沂蒙精神的特色档案;要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激活档案信息资源,大力弘扬和实践沂蒙精神。一、突出重点,深入挖掘,广泛收集突出反映沂蒙精神底蕴的档案资源(一)临沂历史悠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档案…  相似文献   

18.
高勇 《四川档案》2014,(2):29-29
档案文化是一种基础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丰十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张昆 《现代传播》2007,(6):40-41
新闻史学建设既是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新闻学科自身进化的必然.新闻史学科的发展,一切都取决于具有崇高使命感和职业精神的新闻史家.新闻史家的使命是如实、全面地描述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建构既往历史进化的时间链环和媒介与社会互动的空间架构.这一使命实现与否,不仅与时代、社会环境相关,更与新闻史家自身素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新闻史家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必须加强专业素养,熔铸职业精神,本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拓宽视野,深化史识,提升史才,发扬史德,如此才能编纂出真正的信史.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非遗档案资源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加强对其研究与开发,是当代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非遗档案资源在当代面临着生存困境和时代转型的双重挑战,科学有序地开展档案资源的收录与整理工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我们要重申非遗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工作的意义,明确非遗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目标及突出问题,依照分区域、分民族、分种类的档案整理思路,助推非遗档案资源库的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