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戏剧及其理论诞生之前,古典悲剧理论被新古典主义者奉为圭臬,是衡量正统戏剧的一把标尺.鉴于新古典主义者的误读,布拉德雷教授专门撰文为莎士比亚辩护.本文通过分析布拉德雷一文,指出其对古典悲剧理论的发展,以及在重述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明晰古典悲剧的几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悲从何来     
魏向梅 《学习之友》2011,(11):57-57
一行人走出财主家的大门,恰逢3个小孩儿在门前玩耍。高僧瞅瞅小孩儿,再瞅瞅果盘,果盘里恰巧还有三根香蕉一串葡萄。  相似文献   

3.
秋是郁达夫表达感情的点,特别是故都的秋,不仅是因为看不饱、尝不透北国秋的色、秋的味、秋的意境与姿态,更是因为北国之秋的深味,这种深味和作者的性格情趣、人生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4.
吴漾 《小学生时代》2011,(12):46-46
用真诚去沟通得到的是亲切.用时间去沟通得到的是亲情,用心灵去沟通得到的是亲人。我很敬佩托德的胆识,能够在与爷爷的鸿沟前勇敢地尝试,勇于去面对自己之前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老王》所属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末尾处作者的愧怍是本文的文眼,引发不少读者纷争不断,本文将紧扣文本,在具体语境的还原与建构中,对愧怍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绝秦书》描写了民国十八年(1929年)前后发生的陕甘旱灾引起的大饥荒。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小说中人物大都走向"死亡",但同样的"死"却蕴含着不同意义。小说中描绘的许多小人物:或为一厢情愿的爱情;或为不值一文的尊严;或为牵挂在心的亲人,最终都难逃"死"的结局。从这些小人物身上,发掘出大灾难下人性中难以磨灭的温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欧也妮是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的主人公.在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的高中语文课文<守财奴>中,葛朗台成为主要人物,欧也妮则成了次要人物.但是,在欧也妮与葛朗台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的细节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课文还是细腻而深刻地表现了欧也妮的恩想性格,成功地塑造了欧也妮的天使形象.  相似文献   

8.
在生命和尊严之间,丑小鸭选择了尊严;在生命和美之间,丑小鸭选择了美。丑小鸭坚决逃离群体对它的同化,逃向他生命本能中的精神桃花源。于是,逃亡的过程成为了不断寻觅和成就自我的过程。丑小鸭的个体生命因此而得以走向自身的完满。  相似文献   

9.
案例1 师:让我们再读课文,这一次读,请大家把你认为用得好的字、词、句画记出来,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相似文献   

10.
11.
王翼 《语文知识》2015,(4):32-34
《琵琶行》是中唐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与《长恨歌》齐名,被誉为他的艺术双璧。千百年来,《琵琶行》像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空中,为世人瞩目,为世人痴迷,为世人膜拜。人们吟诵,人们深思,人们玩味,它留给后人的太多太多,就连唐宣宗李忱都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褒奖,清代张维屏也有一曲琵琶说到今的感叹。可见,它有极强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12.
《杀戮时刻》描绘的是美国司空见惯的种族矛盾。美国是种族歧视的深渊。因此 ,愤怒控诉奴隶制的残暴 ,深切同情黑奴的悲凄命运 ,真诚礼赞黑人的觉醒反抗 ,维护“巧克力血液”的尊严 ,就成为以废奴小说为序幕的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最富生命力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 那边向我来交账!”这最后一句 证明基督教徒应该是守财奴的 宗教。 “哦!不——父亲!”欧也 妮由于受惊过度,最后晕了过 去。在病床上,她目光呆滞,似 乎死神已向她招手。也许对于 她来说,应该是高兴的。因为父 亲是个守财奴,从小到大都不 曾关心过自己,都是母亲把自 己拉扯大的,而父亲却活活气 死了母亲。父亲死后,自己可以 拥有那么多遗产,并且可以如 愿和自己所爱的人查理在一 起。可为什么她却感到孤独,周 围的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空 的,她在坠落……  相似文献   

14.
萧红的《生死场》是一部力透纸背的作品,它深入生命的本质,揭示其中的痛苦、艰辛、挣扎、淡漠、悲哀。回归文学的创作本质,《生死场》分别从生、死、轮回的层面出发,对于人类永恒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追问。  相似文献   

15.
师:早上,我们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让大家分角色朗读了全文。有的同学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很准确地读出了角色的特点,让我们有了美的享受,很感谢这些同学。那么,在分析这篇文章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出幻灯片)究竟幸福是什么?比如,有一个好成绩是幸福,等等。  相似文献   

16.
“漂亮”是美丽的意思,你知道它起源于何处吗?古时候,人们用来做衣服的粗丝帛,先要用水洗,然后放在石板上,用棒棰不断敲击,很有点儿像现在一些农村、山区的妇女洗衣服的场景。古人称  相似文献   

17.
《中学科技》2013,(12):10-11
你摸一摸身上的衣服,会感到干净、柔软,因为你每天都要更换、清洗它们,要知道,衣服上的污渍和异味可不会自动消失。也许你已经习惯了把衣服扔进洗衣机,或者干脆扔给家人,好像“清洗”是不需费神的自动过程。其实,它不仅消耗了家人的劳动,还需要现代工业产物——洗涤剂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到过山城重庆,到过渣滓洞和白公馆.我行走在雾都宽阔的马路上,我的内心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充斥着,我是说,尽管这座秀丽的城市没有了往日的血雨腥风,随处可见葵花般灿烂的笑脸,到处是太平盛世的醉人景象,但是触目所及的每一丛颤动在风中的花朵,每一块坚硬的缄默的石岩,都在无声的告诉我这座城市发生在过去的不同凡响的惨烈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透过加缪的戏剧作品《正义》,我们倾听到一位人道主义的呐喊之声:拒绝杀戮,尊重生命;拒绝谎言,真诚生活;拒绝离异,回归真爱。这才是正义。作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唤,期待人们超越这个被非正义毒化的世界,渴望一个“谋杀”再不能在无辜牺牲身上高唱凯旋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作为曹禺“生命三部曲”之最的经典性剧作《原野》,其复仇只是表层的,而在深层中,则是通过戏剧人物外部及其内部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传统文化观念对人性的扭曲。在本质上,使人物外在或内在的冲突提升为人性的冲突,生命的悲剧提升为文化的悲剧。在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与碰撞中,完成了形而上生命和文化命题的感性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