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威廉·霍华德·拉塞尔爵士(1821年3月28日~1907年2月11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为泰晤士报记者,是第一名职业的随军战地记者.拉塞尔一生主要以采访军事新闻著称.他因报道克里米亚战争而一举成名,被称为“战地记者之王”.在这场战争中,他深入战场,发回的报道画面感与现场感很强,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他使读者在关注战争的同时,对战地记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拉塞尔不畏艰辛进行报道的精神和敢于揭露真相的勇气,使他成为无数后来者追随的榜样.本文从拉塞尔对于克里米亚战争的报道入手,展现其出色的战地记者素质.  相似文献   

2.
战地摄影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伟 《军事记者》2004,(10):48-49
战地记者是“被派去报道一场战役的人”,或者“是新闻工作者中专门从事战地新闻采访与报道的那些人”。有历史记载的战地记者至今有200年的历史,西方学者认为19世纪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在战地记者出现之前,为报刊从事军事报道的是军人,但这些军人因为受身份和学识所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地记者。1854年2月,英国《泰晤士报》的威廉·拉塞尔受派随英国远征军去马耳他,由于他在此次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和此后报道的十多场战争,被认为是职业战地记者的鼻祖,后来受封为爵士。但另据考证,在拉塞尔之前就已有记者出没于战场了。战地记者既包括文字记者…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说:“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作为政治斗争的一种极端形式,战争伴随着人类文明史;战争造就了一大群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战争是历史著作家的一大永恒主题。然而人们可曾想到,无论是在世界大战的巨型舞台上,还是在局部战争的弥漫硝烟中,最及时、最生动、最忠实地将战争实况报告给渴望一见搏杀真相的千千万万公众的,不是军方信使,不是一般作家,不是历史学家,而是那些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以生命为赌本、去摄录战争场面的一族特殊的新闻人--战地记者。有人说,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果如是,那么,当20世纪终结之际,当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局部武装冲突依旧烽火连天之时,读一读世界知名战地记者的生平与事业史,相信人们对新闻、历史和战争会有一种新的理解。根据传统定义,战地记者(war correspondent)是“被派去报道一场战役的报人“。今天,我们不妨将这一定义修正为,战地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专门从事战地新闻采访与报道的那些人。战地报道不同于战争新闻,它是战地记者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写成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称目击报道)。战地记者的别称是随军记者,而不是军事记者。军事记者(military c...  相似文献   

4.
刘凤 《青年记者》2012,(20):33-34
战地记者(war correspondent)是新闻工作者中专门从事战地新闻采访与报道的那些人.战地报道不同于战争新闻,它是战地记者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写成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称目击报道).战地记者既包括文字记者,也包括画家、图片摄影师和电视摄像师.  相似文献   

5.
在大雾笼罩北京的那天我们开往阿富汗战地记者总是穿行于炮火与硝烟中,用自己的汗水、泪水、鲜血去目击、体验战争及其酿成的苦果,甚至成为战争的牺牲品。但这是他们的职业,他们的任务是向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再现战争的进程,传递亲历的战火的残酷与苦难后的感受。正如俄罗斯战地记者在寄语他们国内的读者和观  相似文献   

6.
李远  景岩 《军事记者》2014,(8):18-19
由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主办的“从历史到现实:战地记者与战斗精神”研讨会近日成功举行。原解放军画报社副社长刘铁生、人民前线报社原社长刘东耕、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高级记者冀惠彦3位经历过不同战争洗礼的战地记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他们结合自身的战场经历和感悟,对战地记者战斗精神的培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战事前方不仅是国际新闻界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同时也是对记者最具挑战性与危险性的生死场。随着时代不同,战争的形式会有所不同。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的战地记者在不同的技术等条件下工作;以不同的方式报道战争,因之,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我们期望通过对不同时期战地记者工作方式的调查,展现这些变化。 1、您参加过哪些战事报道,当时,您的报道重点是什么?把握什么样的基调和原则?如何通过有力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江亚平 《军事记者》2001,(8):28-29,35
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个怪物相随相伴,这就是战争——人间最残酷、最血腥的游戏。战争令民众遭殃,使生灵涂炭,因此也备受人们的关注。他们关心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进程和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新闻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冲突即新闻”,而战争作为各类冲突的最高形式,其新闻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于是,“战地记者”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传媒来说,伊拉克战争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第一次有如此多的媒体派出了自己的战地记者,我们看到、听到了中国记者们亲历的战争报道。于是,在这场首次直播的战争中,那些置身炮火之中,冒着生命危险发回报道的记者也成为另一种焦点,另一类英雄。这些记者的工作令人尊敬,他们的故事也值得记录下来,这不仅是记者们个人生命中难忘的历程,也是中国新闻史上令人难忘的一笔。于是,就有了这本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记录中国战地记者们的经历与心路的书:《我在伊拉克经历战火———十位华语记者的战地手记》。十位作者来自两岸三地,包括文字记者…  相似文献   

10.
尚力科同志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任《解放军报》社副社长。他的新作《战地记者的足迹》以其真实、准确的史料性和鲜明、生动的文字功力使人叹服。《战地记者的足迹》是列入《解放军报社老新闻工作者作品选》系列丛书中的一种,今年初在全国发行。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战争年代开始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的老记者、老编辑。他们曾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采访、办报,为共和国的诞生擂鼓鸣金。建国以后,他们又为保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笔耕不辍。他们的作品和经验,是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虽然大国之间没有爆发战争,但是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战地记者作为一群特殊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前线,广泛采集信息,发回战地报道。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发挥了公共外交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深入解析21世纪的战地记者与公共外交的互动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如何让战地记者更好地发挥公共外交作用。从积极方面看,战地记者所采集的信息能为外交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战地记者深入前线,能帮助塑造本国的国家形象;战地记者通过引导舆论,推动对外交决策的影响。从消极方面看,战地记者由于身处险境,较容易卷入外交事件,给本国外交造成一定的麻烦。要使战地记者更好地发挥其公共外交作用,有必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坚持客观中立,传递全面真实的信息;其次是入乡随俗,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再次是及时报备行踪,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次的战争已经过去一年有余 ,谈论与此有关的话题有些陈旧 ,但是战地记者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出于对战地记者的崇敬 ,笔者最近采访了新华社的两位战地记者聂云、袁炳忠。这两位记者都曾在战争期间先后进入阿富汗 ,对战地记者一职都有深切的体会。身为战地记者对战地记者进行评价 ,这应该是今天有关战地记者的第一手材料。采访是先后单独进行的 ,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 ,特把采访结果整理在一起。问 :您是如何理解战地记者的 ?聂云 (以下简称“聂”) :战地记者就是在战场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战场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战火 ,从广义上可…  相似文献   

13.
威甘德的战地记者生涯展江61年记者生涯,12场战争的报道者,无数显赫人物的访谈者,这就是卡尔·亨利·冯·威甘德(KarlHenryVonWiegand)──一位明星战地记者身后闪光的记录。这位昔日明星走向战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屡屡以独家新闻震惊各国...  相似文献   

14.
魏守伦 《新闻知识》2001,(Z1):31-32
自从战地记者这一职业出现以来,生动描述人类厮杀场面的战地新闻逐渐取代了枯燥干瘪的一般战争消息。以至于出现了“各种战争冲突中的第二主人公”的说法。 作为战争这种重大社会事件的见证人,战地记者中的大多数人以其诚笃和勇气向世人提示战争的残酷本质和血腥细节,元论是毒气战、空袭战、闪电战、丛林战、原子战这些现代作战样式,还是决定性战役的决定性瞬间,都有无所畏惧的战地记者在离炮火足够近的地方以生命为代价摄录着目力所及的每一细节。正因为如此,战地记者的伤亡率通常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消息…  相似文献   

15.
英语国家新闻观念中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问题的提出 前英国广播公司(BBC)战地记者马丁·贝尔是英语国家中最负盛名的记者之一,采访足迹遍布80个国家,报道过11次战争,包括圣尔瓦多战争及波西尼亚战争。在一系列节目、演讲及一本书中,他对英语国家新闻客观性这一基本信条提出了质疑,并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四十年代,在北美墨西哥高原上进行的一场并不为外部世界瞩目的小型战争,成为第一场被新闻界全面报道的战争,现代战地采访滥觞于此。一个名叫乔治·威尔金斯·肯德尔(George Wilkins Kendall)的战地记者第一个将竞争意识带入战场,在硝烟中屡屡抢发最新战情消息,被誉为“第一个伟大的战地记者”、“独家新闻之父”,成为  相似文献   

17.
阿内特何许人也?当今美国资深“大腕”战地记者。曾作为关联社记者报道越南战争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1991年的海湾战争更使他蜚声世界。因为在伊拉克战争开始不久就接受伊拉克国家控制的电视台采访而“招祸”,被美国电视网全国广播公司(NBC)解雇。 “祸从口出”。阿内特到底说了些什么呢?他不过实事求是地讲了由于伊拉克的抵抗,美国领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报道真相,危险与记者结伴而行;为了维护和平,奉献与牺牲相随。伊拉克战争中,中外记者同时面临着战火、灾祸、饥渴、病痛、伤残、困惑……但也同时收获着报道、友谊与对和平坚定的渴望。为制止战争而执行武器核查任务的我国专家郁建兴,遇难于伊拉克。现在《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栏目中,特别编发了“新华社速度:10秒领先世界”一文(见4至5页);并编发一组《伊拉克战争中的战地记者》的图片和文字(见6至7页及封二、封三),有关郁建兴部分,有记者采访记和相关报道各一篇,(见8至12页)。愿借此与读者共祈伊拉克早日实现和平。  相似文献   

19.
敬一丹主持人:自从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在伊拉克之外的很多国家和地区,人们几乎每天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战争的进展。战事消息传播之快之广,是以前历次战争所没有的。采集和传播这些消息的,是聚集在海湾地区的众多战地记者。目前有将近50名中国记者分布在海湾前线,其中更有不少人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在战火中几次进出巴格达,采集第一消息。今天的时空连线,连通两位中国的战地记者,和他们一起说说战火中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地球上无时无刻没有战争,也就无时无刻没有战地记者.如果说,战争一旦打响,只有三种人逆着逃难的人群奔向前方,那就是战士、记者和医生.而记者,更多地走在战争的前面,牺牲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