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兰籍世界纪录片大师尹文思,晚年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记述了这样一段往事: 在离开汉口前,我也想,既然我不能亲去延安,我完全可以把我的摄影机交给中国同志,让他们带到延安去工作.这样,经过中共同志的帮助,决定在某晚,将摄影机交给一辆出租汽车内的中国同志.那是深夜,在汉口的一条街上,我看到了那辆出租汽车.当时,我未能看清这个中国同志的模样.我见到他后,急忙把摄影机交给他,同时,激动地低声对他说:“延安!延安!”这位同志点了点头就走了.  相似文献   

2.
在《今日延安》即将付印的前夕,作者师银笙同志从千里之外的延安给我来信,要我为这本新闻集写序。他的来信以及附来的文稿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陕北高原,带回到我曾在延河之滨度过的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是在本世纪七十年代的初页。尽管整个中国大地还沉睡在一场漫长的恶梦里,天灾、疾病、贫穷、饥馑还像驱不散的幽灵一样在延安的村舍间和窑洞里游荡,那情景曾使我极度地焦虑和痛苦。但是,那南泥湾的莽莽丛林,关旗镇的巍巍山岭,还有那岩畔上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昭示──纪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55周年胡耀亭1941年12月3日,正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极端艰苦的阶段,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的窑洞里传出一个虽然微弱但却清晰的日语广播的声音:“这里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她就像一声春雷,震撼了阴霾的长空,...  相似文献   

4.
今年四月初,我去延安调查研究陕北老区经济发展近况时,一天午前,我漫步登上清凉山,那里的一屋一洞都引起我的怀念。当扶栏拾级而上时,迎面映入眼帘的正是十年前《解放日报》原总编辑陆定一同志在开馆时题写的“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横幅馆牌,虽因风雨侵蚀,金色已剥脱,但字迹依然苍劲、雄健。当我返回西安,参加“重塑延安形象”座谈会时,得悉江泽民总书记的“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革命纪念地的关系”的批示,在座谈会上还聘请陆定一等“老延安”为“重塑延安形象”委员会顾问。返京后正拟转告定一并请示如何重整清凉山纪念馆时,不料传来陆定一逝世的噩耗,激起我对他的深情怀念和难忘的遗憾。 我是在延安时代新闻“摇篮”——《解放日报》社成长的。每当我回想起延安时代时,总是把当年清凉山的生活和《解放日报》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更难以忘怀的是近年我离休后三上清凉山的情景。 1985年9月,我随同原全国记协书记王揖同志等重返故地,登上  相似文献   

5.
我有幸于1939年9月16日,作为重庆《新民报》的记者,同“中央通讯社”记者刘尊棋、《扫荡报》记者耿坚白一道,在延安访问毛泽东。这在我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是一件大事。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也是被记上了一笔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中,把毛泽东在延安接见我们重庆去的三记者,作为一件大事记录下来,并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是因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多次会见过中外记者。在我们之前,他会见过重庆商务日报赴延安采访的温田丰等,更不用说他还在延安自己的窑洞中,同著名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作“竟夜之谈,直到天已黎明”。在我们之后,1944年6月12日他在延  相似文献   

6.
去年五月下旬,我和老伴同去西北旅游,在延安逗留了两天.宝塔山上,导游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往事:1957年,周总理曾回过延安,见到延安还很破旧,老百姓还很贫穷,心里非常难过.他愧疚地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我对不起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延安人民.回京后不久,总理便批示拨出专款,在延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桥.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从延安创办新华广播电台算起,迄今整60年。这60年间,一无到有,从小到大,成就辉煌,值得热烈祝贺。 我同广播事业结缘,也是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立时期开始。那时我在延安解放日报工作,同新华社的同志同住在延安城东门外的清凉山上。当时新华广播电台是新华社的一部分。报和社是一家人。  相似文献   

8.
解放军报社首次组织的老新闻工作者赴革命圣地采风团去年9月中旬到达延安访问。这些“老记”均参加过解放战争,有的还参加过抗日战争,对革命圣地一──延安极为向往和崇敬。过去,他们长年忙于编辑和采访,有人还未曾到过延安。今天,古稀之年的“老记”亲睹延安新貌,心情十分激动。下面是我拍摄的“老记”采风剪影。解放军报“老记”访延安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一个中国女孩来找我.她在我的办公室里东瞧西看,忽然乐得跳了起来.原来她看见了一张我身着红军军装的彩照.这是去年冬天我去延安采访时,特意站在“中央大礼堂”前留的影.我,身为加拿大《环球邮报》驻北京分社社长,摇身一变,变成为30年代中国的女红军,这种时空交错的念头使我十分激动,当时我忘记了许多规矩、纪律,换了衣服,像模像样地当了一回“革命者”.  相似文献   

10.
重返清凉山     
今年10月12日,我回到了曾经长期战斗和生活过的延安,参加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的筹建,内心的喜悦和对往事的回忆,使我按捺不住写这一篇短文。延安,是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向往的革命圣地,如今又是人们怀念的历史名城。许多兄弟党代表团访华,也常带着崇敬的心情来这里参观。人们一见到宝塔山,就知道这是延安的象征。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隔延河相望的凤凰山和清凉山。延安旧城就处于这三山的环抱之中。凤凰山是党中央进驻延安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同志最早的住地。毛主席著名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  相似文献   

11.
延安行记     
童年,延安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和探求文明之源的冲动。9月10日,为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参观走访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安排,内蒙古档案局全体人员赴陕西延安进行“红色之旅”的学习考察。“梦里寻它千百度”,这次延安之行,使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令我心驰神往的延安。  相似文献   

12.
宝塔山下的“和尚”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那时的延安是中共中央驻地,也是我八路军大本营.但在当时,被迫实行联共抗日的国民党政府仍在延安城里设立了一些机构,如“肤施(当时延安的旧称)县党部”、“肤施县政府”.在这种公开机构的掩护下,中统、军统在延安设立了秘密据点,密谋搞反共活动,刺探我党中央情报.  相似文献   

13.
1940年12月30日的傍晚,一个庄严、自豪的声音,从中国人民革命圣地延安的窑洞里,飞向辽阔的天空,响遍神州大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相似文献   

14.
在《今日延安》即将付印的前夕,作者师银笙同志从千里之外的延安给我来信,要我为这本通讯散文集写序。他的来信以及附来的文稿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陕北高原,带回到我曾在延河之滨度过的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是在本世纪70年代的初叶。尽管整个中国大地还沉睡在一场漫长的恶梦里,天灾、疾病、贫穷、饥馑还象驱不散的幽灵一样在延安的村舍间和窑洞里游荡,那情景曾使我极度地焦虑和痛苦。但是,那南  相似文献   

15.
走进延安     
盛夏的延安,山峦绵绵,黄土漫漫,草木青青。朝阳辉映着宝塔山,月光照亮了延河水。心驰神往的革命圣地——延安,终于走进了您的怀抱!宝塔山、延河水、窑洞里摇曳的灯光,时常出现在我儿时的梦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革命传统教育课本里,延安的名字总是在字里行间闪现,像一个路标,又如一座灯塔……枣园,毛泽东故居如昔。木板的床铺、斑驳...  相似文献   

16.
怀念新闻工作者良师陆定一丁济沧我离休后,曾两次见到陆定一同志。一次是1985年,为筹建“延安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我随王揖同志到北京医院看望定一同志,并请示建馆事宜。他严肃地说:“你们都是老延安了,可不要忘记延安的整风,新闻纪念馆一定要冠以‘革命’二...  相似文献   

17.
正文献纪录片《延安延安》于2013年12月21日、22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黄金时段播映,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中国延安精神研究生会会长李铁映观后特别称赞,认为《延安延安》很好地诠释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核心问题,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观、国家观和艺术观,决定着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又是什么样的神奇故事,牵动着人们魂牵梦萦的烽火记忆?或许,我们可以从《延安延安》影像故事创作始末,探究其中奥秘。  相似文献   

18.
他虽已鬓发斑白,胸膛中却搏动着那样年轻的一颗心;他虽然从新闻工作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却无时无刻不牵肠挂肚地关心着党的新闻事业。他,就是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72岁的老新闻工作者丁济沧。丁老在延安“抗大”读过书,在延安清凉山办过报。此番他参加全国地市报“继承和发扬党报优良传统学术研讨会”回到延安,真是感慨良多。听到人们叫他“丁老”,他说:“当年我在这里,人们都叫我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美等国为了最后战胜德、意、日侵略者,需要利用中国的军力与物力,十分重视我党、我军和我敌后根据地的力量。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延安和各解放区军民的英雄业绩,吸引着中外人士。1944年2月,在重庆的英、美等国10名记者,联名写信给蒋介石,要求到延安及黄河以东我解放区参观、访问,了解我军事力量及敌后斗争情况,并且考察我陕甘宁边区及敌后根据地实施各种政策的情况。 中共中央对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非常重视,1944年3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打电报给驻重庆的中共中央代表董必武转外国记者团说:“我受毛泽东、朱德两同志及中共中央委托,特向你们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周恩来请董必武通知当时驻渝的《新华日报,记者龚澎及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交通科科长龙飞虎陪同记者团赴延安。  相似文献   

20.
1941年12月3日,在延安一个简陋的窑洞里,一位女播音员用日语播报出“这里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这声呼号标志着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诞生。如今,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有60的历史了,作为对外广播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一位日语广播主持人,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是对外广播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来台只有5年的时间。但在这5年间,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这项事业的崇高与伟大,并且被她独特的魅力所感染。记得刚入台不久,正值对外广播创立55周年纪念日,我和我的同事们去机场迎接前来参加庆典的日本听众朋友,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