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心理状态.本文从问题情境的涵义、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来论述了高中化学情境的创设.从化学教学的导入时、化学教学的讲课当中、化学教学的结束时三个层次来创设化学情境.  相似文献   

2.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探究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解决的这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  相似文献   

4.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它是使学生对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感到不和谐、不平衡时急需达到解决的心理状态.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除了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氛围,最重要的是使问题具有诱发性,即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营造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悬念.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有很多,有利于产生诱发性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5.
马月海 《甘肃教育》2014,(17):62-62
正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让化学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投入较少的人力成本,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获得最大的发展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创设质疑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问题情境是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任何  相似文献   

6.
陆蓓红 《文教资料》2006,(19):118-119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心理状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景:讲台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索然无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没有让学生形成一种探究意识,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一、创设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  相似文献   

7.
<正>"生活化问题情境"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觉察到的现象或规律,但对感知对象又不知如何进行合理解释的一种心理困境。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即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认知水平不  相似文献   

8.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它是使学生对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感到不和谐、不平衡时急需达到解决的心理状态.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除了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氛围,最重要的是使问题具有诱发性,即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营造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悬念.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有很多,有利于产生诱发性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9.
<正>"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也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与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导致内心产生冲突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以激发学生急于获取新知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0.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学习内容与原有知识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过解决这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自主探索学习.采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情境、问题、思维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创设的适合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课堂环境.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境中的问题会使得学生陷入一种有目的却不知道怎样实现目的的心理困境,使学生产生一种不能快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解决现有问题的心理状态,从而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的化学世界.在化学教学中要从生活和实验出发,科学而有效地创设化学情境,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认知环境、心理环境和群体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智力和情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问题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需要,依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提出问题并将问题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从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维运转,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效的问题情境其教学功能主要表现在能够激发学生的认识和情感,营造学生渴望生成新知的生成环境,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教学状态之中,正因为如此,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正越来越被广大教师重视,  相似文献   

14.
化学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以情境促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因此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人胜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及自主寻求探究解决问题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原动力,探究是学生认知的重要途径。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兴奋状态,从而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强烈心理状态,为学习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金建华 《青海教育》2002,(12):42-43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持自己的观点或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倘若在人们的观念或信念中出现了不一致,也就是出现了所谓认知失调,他就要力求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和谐。在化学教学中,恰当地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某种不和谐,使学生处于一种问题情境之中,这时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从而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此,本人体会如下。一、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利用某些新颖奇特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新知识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产生一种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惑。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下6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认知冲突",就是指个体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这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能合理利用,必定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下面,以浙教版"合并同类项"为例加以阐述.一、"合并同类项"的"认知冲突"教学浙教版"合并同类项"一节是先用数一堆不同硬币的总值作为情境,然后提出在一堵墙上不同砖块砌成的面积计算问题,这是一种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进行问题驱动的教  相似文献   

20.
郭伟 《陕西教育》2011,(4):47-47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常用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