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做父亲的?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家长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中国古代,父子关系是被列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一的,并且置于家庭伦常关系的首位,正所谓“天下无如父子亲”。在古人看来,君臣关系及其中的大义,应以父子关系为基础和出发点。如传统儒家就明确主张,父慈子孝是全部道德的基础。“五伦之中,惟父子最亲。”古人之所以特别强调父亲与下一代的关系,目的是要从父子关系中引申出君臣大义。其实,父子关系所规定的父亲的含…  相似文献   

2.
中国曾经有过光辉的文明,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在新的条件下复兴中国文明。我们的民族保存了多少优秀的科学、哲学、文化道德传统。在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处理好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等人际关系是伦理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封建社会里“三纲”“五常”就是这个方面的核心。“三纲”指的是夫妇、父子、君臣三种最基本的人伦关系,“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五种统一的普遍的日常的道德准则。两者分属于不同范畴,但五常作为伦理道德又是处理好三纲关系的准则;因此,研究清楚了三纲五常,也就研究清楚了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而研究清楚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则有助于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3.
家国认同 儒家伦理大致可归结为“三纲”“五伦”。家庭为儒家伦理的中心。在“三纲”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家庭关系占了两纲;在“五伦”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家庭关系占了三伦。而且,实际上“三纲”“五伦”中的君臣关系,朋友关系,不过是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与兄弟关系的扩大而已。所以,在中国有“家为邦本,本固邦宁”之说,正清楚地道出了在中国“国”的存在,是寄托于“家”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彰明事实。  相似文献   

4.
朝阳 《初中生之友》2013,(Z1):52-53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十分重视交友之道,并把朋友作为"五伦"之一(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与今天不同的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朋友"一词,古人有诸多不同的别称。盘点这些别称的出处,挖掘其中蕴含的故事,对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王晓云 《课外阅读》2012,(12):28-29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十分重视交友之道,并把朋友作为"五伦"之一(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与今  相似文献   

6.
谈友谊     
<正>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的建立起来。当然父子兄弟是无可选择的永久关系,夫妇虽有选择余地但一经结合便以不再仳离为原则,而朋友则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不过,说穿了,父子、夫妇、兄弟都  相似文献   

7.
谈友谊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当然父子兄弟是无可选择的永久关系,夫妇虽有选择余地,但一经结合便以不再仳离为原则,而朋友则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人生最可怕的是没有朋友。儒家有五伦之说,这朋友虽居五伦之末,但我以为,这第五伦倒是极其重要的。人的关系众多,父母兄弟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夫妇虽有选择余地,但一旦建立便以永不分离为原则,惟独朋友可以好聚好散。  相似文献   

9.
日本“武士道精神”是“大和”民族特有的道德规范体系,自11世纪产生伊始就成为日本封建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道德范式且统摄着日本民族的文化苑囿。为此,日本武士倡导以儒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以及“仁、义、礼、智、信”的“五伦五常”的道德教义为设身处世的思想寄托;以佛教禅宗“生不可喜、死不可悲”的教化作为忠贞献身的精神慰藉而涤除生死、惟命是从;以神道教的情感纽带奴化忠诚道德而追从主翁、舍己奉君等,从而建构着日本“武士道精神”演绎的生命旨归。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文献《易经》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远在西周时期,我们祖先就认识到男女间的婚配,是人伦之本源,社会组织之基础。婚姻家庭不仅是种族继绝存亡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风气、民族素质和国家兴旺发达等问题。因此,我们祖先就十分重视婚姻家庭的建设,制礼仪,设刑法,不断净化笼罩在家庭上空的污尘晦气,从而使中华民族以高度的精神文明,称著于世。不借鉴、不珍惜民族传统精神文明,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可能要走不少的弯路。  相似文献   

11.
聂春衡 《湖南教育》2003,(22):48-48
我国古人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道德的培养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十分形象地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孔子、孟子、荀子很重视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们个体上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习惯各异所致。孟子的“明人伦”的教育方式,指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将个体人格置于日常人伦的网络之中。荀子认为,“居必择乡”,说的也是生活环境、社会风俗习俗对人本性的重要影响。一、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感应观与现代心理和谐思想有着必然的联系。儒家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认为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做人的根本。道家重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认为人们要仿效和顺应大自然,循序渐进,安时处顺。庄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特性。在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不可能达到的事情。现代心理和谐思想强调协调好三种关系:即人我关系、人际关系和群己关系。中国古代的感应观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关系方面体现出独到之处,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是现代心理和谐思想需要认真参考和借鉴的。认识和挖掘中国古代心理和谐思想也是心理学中国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老子之前“天”是至上之神,统辖人间万物,自然现象、伦理、道德、灾祸等无不在天的主宰下。在这样背景下,人的存在境域非常狭小,一切都在天的意志之下展开他们的生存价值。道家哲学的出现将人同为“域中四大”.将人与天放在一体的位置上,逐一消解了“天”的宗教神权外衣,还“天”以自然。道家哲学对入境的这一开拓.为将大自然和万物纳入人的审美视域提供了厚实的哲学基础。人的存在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君臣、父子、夫妇等关系之外,走出了一个不同于儒家的生存境域,从而在更加广阔的层面上构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独特品质。  相似文献   

14.
对于君臣、父子、夫妇关系,可以从权力的角度解读为君权、父权、夫权,既可以从利上讲,也可以从义上讲,这就是《白虎通》既讲“三纲”又讲“三纲”以“五常”为心性基础之意。蔡元培从权责上解读“三纲”,讲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妇各有不同的权责,陈寅恪把“三纲”抽象理想地解读为君臣、父子、夫妇应当履行各自的权责与义务,都是从义上讲君臣、父子、夫妇关系。他们的解读,实际上是对《白虎通》“三纲”的进一步发挥,是贺麟所谓“三纲”的“真义”。  相似文献   

15.
西汉时期是古代家庭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国家庭变迁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对其家庭内部成员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说明西汉家庭的一般风貌和特点。同时,这也是分析当时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古人早就懂得“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这种家庭人际关系与社会人际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家庭人际关系是指以婚姻关系为基础,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地位,它与家庭结构紧密联系。西汉家庭形态最常见的是个体小家庭和直系家庭的小型结构,尤其是个体小家庭。这两种家庭规模小,人口少,是古人所说的“五口之家”与  相似文献   

16.
唐诗有句“平生断金契,到此泪成双’。可见,古人重交友之道,文人间盛情高谊于伤悼体现尤甚。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卷12)十分怀念前代人笃于朋友情谊,对这种古道热肠、淳良古风予以高度评价:朋友之义县重。天下之达道五;“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而至朋友之交。故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天下值薄,而朋友道绝”,见于价》。“不信手朋友,弗获于上”,见于《中庸》、《孟子》。“朋友信之”,孔子之志也;“烟马衣裘,与朋友共”,子路之志也;“与朋友交而信”,曾子之志也。《周礼》六行,三曰任,谓信于友也。汉唐以…  相似文献   

17.
注意力这个词本来是心理学词汇,引用到人际关系上,指看待人的辩证法。教育上则体现为师生关系。所谓教师与学生关系,实际上是从属于社会“人际”观的一部分,并且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纲纪”之说乃传统文化及全社会的核心价值,所谓“纲纪”指三纲 (君臣、父子、夫妇 )和六纪 (父、兄、族、舅、师、友 ),已经作为社会铁律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师道尊严”就是这种铁律下的产物,这是今天研究教育的学生观不可忽略之处。那么,我们如何看待学生 ?本文拟就教师的优先注意力方面提出四个观点。   宽容——教师优先…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教育始终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道德教育使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各按一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规范约束自己,从而达到社稷长存,社会安定的理想境地。道德教育要求统治者“修己”、“正己”,普通百姓“安分”、“守己”。《大学》概括了道德教育的基本思想,明确提出:“自天子以至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只有修身,也就是加强道德修养,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人际关系”在中国古代是用“人伦”这个本土化的概念表达的。其现象可包含夫妇、父子、君臣的“三纲”根本层以及兄弟、朋友的“五伦”核心层和亲戚、邻里、师生等衍伸层。其总体特点有:1.人际关系本位化、个体人格角色化。2.血缘家庭关系的基础性。3.人际关系性质上的道德伦理性。4.人际对象上的熟人性、私人性。5.人际关系与交往原则上的格差性。6.人际价值观上的不平等性。7.人际维系手段上的唯情主义。8.交往目标上的求和性。9.交往行为上的节制忍耐性,10.交往机遇与结果的“人缘”命定论解释。11.交往时空上的狭隘性与长期性。12.交往观念的消极性。对古代人际关系在当代的意义与影响从下述七个方面作了阐述:1.人际关系本位与个性发展。2.家庭观念与社会发展。3.道德关系与市场契约法治精神。4.私人关系与社会公德,5.等级委系与平等关系。6.和谐协调与竞争进取。7.古代交往与现代交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儒家文化以天人关系的自然宇宙观为肇始,延伸至天地人鬼神、天地君亲师等人伦关系,尤其是以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伦理规范,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唐宋时期是我国儒释道文化"三教合流"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茶文化兴起与发展的鼎盛时期,茶文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处于中华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发生交融、互动、互构。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茶"这一自然之物在各类茶事交往活动中成为了"国饮",并逐渐被赋予了丰富的伦理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