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宣部去年专门为记者节准备的一台文艺节目《为时代放歌》播出已经有些日子了,可我的耳畔依然时常地萦绕着那首歌颂新闻记者的歌曲——《在世界的眼睛里》。时间越久,那旋律越清晰地回响;日子越长,那歌词越生动地跳跃。我没有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让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慰藉——在有风的时候,我是树的坚强;在有雨的时候,我是鹰在飞翔;在夜深的时候,我的灯光最亮;在月圆的时候,我正四处奔忙。在世界的眼睛里,我是天圆地方,我是天地脊梁。青山有情对我笑,流水有爱对我讲,若问我是哪一个,笔墨人生写华章……在世界的眼睛里,…  相似文献   

2.
知识与趣味     
从废纸篓里拣回的毛泽东名诗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63年印行后,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然而,这首诗是曾任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从废纸篓里拣回的。原来,毛泽东有个习惯,写诗词写罢,或觉得诗词写得不好,或以为字写得不好,就随手把纸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爱诗词爱字爱毛泽东的田家英,却说那是“国宝”,总是从废纸篓里把一团团宣纸拣起,摊平,然后装裱起来,如此这般,他裱成了一大叠。内中有毛泽东自己写的诗词,也有毛泽东抄录古人的诗词,如唐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相似文献   

3.
少说废话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切忌无病呻吟,这是写文章的起码要求。最近翻阅一些来稿,其中颇有一些长篇大论的作品,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让人望而生畏。耐着性子读下去,越读越觉得乏味,通篇废话不断,不知所云,令人如墜五里雾中。一般的政论文,只要论点新颖,论据充足,论证有力,即可达到让人心悦诚服的目的。一位老学者说:“一般的文章,写两三千字就足可以把问题说清楚,写得太长肯定会使人感到累赘。”中外历史上短小精悍的传世名篇是不乏其例的,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仅有几千字。而我们有些同志总怕文章写短了,似乎写得越长越有学问,结果却事与  相似文献   

4.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应该加强。但有个问题令人担心,即讨论来讨论去,言论的写作和作用可能会有所加强,而文章也有可能跟着越写越长。眼下,说是短评,也得七八百字;上评论员的,一千五六百字也打不住,更不要说编辑部文章和社论了。现实如此,如果强调加强不得法,文章完全有可能还会拉长。言论能不能写短?能。在1982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福建日报社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全文不到200字,能说不短吗? 那末,目前绝大多数言论又为什么写不短呢?原因很多,少说也有三条: 第一,还是文风问题。报纸为什么要发表言论,就是有重要问题需要阐明。重要么,就拉开架势。于  相似文献   

5.
吴子新 《新闻世界》2003,(12):46-46
1993年春.我有幸成为安徽日报的一名光荣的通讯员。2000年初,我被借调到乡政府,正式进入“记者”角色。凭着对新闻写作的深深爱恋,我越写越想写,越写越爱写。至今,我在县级以上的新闻媒体上发表稿件1180篇次,其中《爱,在“希望”中升华》获《法制日报》1996年全国新闻评选三等奖,《财产保了险,防灾不松》获《安徽日  相似文献   

6.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应该加强。但有个问题令人担心,即讨论来讨论去,言论的写作和作用可能会有所加强,而文章也有可能跟着越写越长。眼下,说是短评,也得七八百字;上评论员的,一千五六百字也打不住,更不要说编辑部文章和社论了。现实如此,如果强调加强不得法,文章完全有可能还会拉长。言论能不能写短?能。在1982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福建日报社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全文不到200字,能说不短吗?  相似文献   

7.
花落了,叶还绿着,因为有根在; 叶枯了,生命不死,因为有种子在。种子的爱成熟了发出新芽, 叶的爱成熟了孕出鲜花, 鲜花的爱成熟了结下硕果。种子把生命的魅力写在叶子上, 叶子把春风的魅力写在花瓣上,  相似文献   

8.
文学书简     
……我喜欢短句子。我觉着中国广大读者也乐于接受短句子。汉民族的语言习惯本来也是多用短句。这,古代作品可证。由于受翻译文学作品影响,也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与多音节词的增加,新文学作品的句子变长了。适当的长些,是可以的,但故意地模仿外国人,任意把句子拉长,本来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总要拽成鸡肠子似的没头没尾,再故意把它摆扭得古古怪怪,佶屈聱牙,对读者,简直是罪过。曾记得某位新潮作家的一部中篇小说,文中满眼都是长句,句法又十分刁钻,最长的一句近60个字,其中一个定语就18个字。这作品,不硬着头皮读,很难读下去。我怕读这样的语句,读起来胸闷、头疼,出气不顺。偏偏有人爱制造这样长而别扭的句子,何苦呢?近年来作品越写越长,恐怕与句子越写越长也有关。我爱读孙犁散文,特别喜欢他的语言。句子简短,而内涵丰厚,余味悠长,有古典散文遗风。不信,你读读他新时期以来出版的《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远道集》、《无为集》、《陋巷集》……读后你就服了。  相似文献   

9.
宋朝钱惟演在洛阳修了一座宅邸。建成时,钱请来谢希深、尹师鲁、欧阳修三人,让他们各写一文,以记其盛。三天内,三人都把文章写成了,谢写了五百字,欧阳修写了五百余字,尹只写了三百八十余字,可数尹这一篇文字简练,内容丰富,受到大家的称赞。欧阳修见自己写得不如人,很不甘心,于是带着酒去向师鲁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中国当代作家时,曾有一个发现:对于一个作家,他想写什么并不是他写出什么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应该是他能写什么。就如散文大家杨朔,他走的“把散文当诗写”的路子,不但是因为他爱那样写,而且还因为他早年是研究古典诗词的;而另一位散文大家秦牧,他从小爱研究接近大自然、动植物,爱看各种博物知识,所以他能把散文写成“谈天说地式”的。杨、秦的风格不能互换,不仅是他们不愿意,其实更是他们不能。作家的风格缘于他的美学追求,其实更缘于他的知识结构的局限。现在评论新生代或“后先锋文学”的论者,称赞他们饱读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著  相似文献   

11.
李灵芝 《大观周刊》2013,(3):157-157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去年盛夏的一天中午,一阵儿“丁当——丁当”的门铃声,扰醒了我的午觉。开门后,我看到两位农民打扮的陌生人。互通姓名说清来意后,才知道他们千里迢迢进省城,是记得记者曾写过一篇《农民的信寄到了中南海》的报道,他们那里至今还有变相克扣农民挂钩柴油的事,想让把他们的“状子”再捅到“中南海”,捅到全国,为民伸冤!一篇千把字的通讯,时隔700多个昼夜,还能给读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真使我感到欣慰。所以,才产生了写几行文字,  相似文献   

13.
我心惶恐     
郝克远 《青年记者》2004,(11):34-35
刚获得“全国百佳新闻工作”称号。《青年记》的编辑们便盯着让写个人事迹。他们的工作可谓主动.但我却真是没什么好写的。获得荣誉。并非个人了得——单位推荐。是前提条件:报纸影响。是决定因素。可我又不是一个善于拒绝别人的人。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字。  相似文献   

14.
简短是消息的特征之一。我国古来就有“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褥为巧”的说法。国外的新闻界也认为,新手写一篇消息要用五六十字,而行家却只要20到25字就够了。可见,把消息写短了才是真本事。然而,现在有些通讯员写消息动辄上千字,有的甚至长达几千字,拖泥带水,不知所云。为什么短不下来,据我分析,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在思想认识上有误区,认为稿子长才有份量,才能显示出其中的价值,而且写长点编辑删才有余地;一方面是写作不得法,没有掌握技巧,无论新闻事件大小、新闻价值轻重,都喜欢把消息写得有头有尾,有导语…  相似文献   

15.
现在宣传典型上有一种倾向——长。要说典型,必定是几千字,甚至是一两万字的大块文章。翻一翻近两年的报纸,典型——从一个版转到另一个版,典型——分上、中、下篇,典型——分一、二、三集,有的报纸上宣传的典型文章,如同连载小说,常常是“要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最近看到某报宣传的一个先进党支部典型,从2月下旬开始一直到4月下旬,文章还没有做完,历时两个多月,先是长篇通讯之一、之二、之三,接着是连续报道,三天一篇、五天一章,不紧不慢。无怪呼,有的读者说,要学典型先要有耐心,要耐着性子把典型文章看下去。现在新闻界在提倡写短新闻,深得读者、编者的欢迎。笔者以为,新闻长、主要是长在典型文章上,要短,必须先把典型文章短下来。我们有些作者总以为文章越长、份量越重,采取“以长取胜”,企图以长来证明典型的过硬,吸引读  相似文献   

16.
有的人是为制造财富而活的,有的人是为了权力而活的,有的人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活的。而我,活着就是为了写这些字,通过这些字来表达我的想法。我写历史文化随笔,起于20世纪末。那时候刚落脚北京,一文不名,也百无聊赖。以前在黑龙江的时候,就喜欢《读书》杂志,于是就试着给它投稿,没想到居然被采用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越写越多。渐渐地,别的杂志也来约稿,稿费也逐渐高了起来。反正平时没事总要看书,看到有意思的地方,喜欢把这段史料抄下来,再写上几句话。现在写随笔,无非是把过去的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17.
《出版经济》2006,(2):48
亲爱的爸爸: 您好吗? 您听到女儿对您的呼唤了吗?我坐在橘黄色的灯光下,在稿纸上给您写一封长长的信,这是女儿对您最深切的思念,也是女儿最无奈的爱.  相似文献   

18.
声音     
《视听界》2009,(4):10-10
难度在哪里?如果你想理解这一点,不妨自己写一篇4000多字的稿子,自己拿着读,谁能保证自己能够一气呵成地把自己写的稿子读完。并且语气抑扬顿挫,情绪传达精确?——央视副台长孙玉胜说,再复制一个罗京不容易。  相似文献   

19.
说长道短     
1治一治提笔忘字症□新华社老干部局秦殿杰与新闻界几位朋友一起聊天,谈到一个共同话题——都犯有提笔忘字症,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老张说:有一回写到打喷嚏,那个嚏字只记得是口字旁,右边怎么写?全忘记了。小李说:遇到一句俗话狗撵鸭子呱呱叫,撵字怎么写?只会写提  相似文献   

20.
导语与导向     
新闻越写越长、导语越写越不规范的问题,已很久地困扰着新闻界了,不少同仁呼吁重温新闻ABC,重温历史上新闻的名篇佳作,本文即落笔于此。 准确 规范 创新 从新闻导语出现到现在的100多年间,经过全世界新闻工作者的实践、锤炼,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又不断完善,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为多数新闻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