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在哪儿?     
一位初学新闻写作的朋友常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一年写100多篇稿子,怎么有那么多题目可写呀?”我说:“五光十色的生活蕴藏着写不完的题目,问题在于你会不会抓。”一个合格的通讯员,应是掌握写作素材的“富翁”。不尽的报道题目就在生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我们捕捉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一些基层通讯员,特别是刚从事通讯报道的新手,常常为抓不住好的新闻线索而苦恼。笔者10年前从事业余报道之时,又何尝没有这种情绪?可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笔者已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近百家新闻单位,发表各类题材的稿件900余篇。其秘诀在哪里?我总结出三个字:挖、  相似文献   

3.
在哪儿发现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人找物,最欣喜也最无奈的感觉恐怕莫过于此:“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咱这些当记者的有时也真像“跑街先生”,老在茫茫人海中逡巡,寻寻觅觅,不怕天下事多,就愁三日无事,逮着条大鱼便一窝蜂似地死命炒,就怕找不到抓不牢“热点新闻”。其实这“热”与“冷”总是相对的,华山一条道固然不错,但天底下还有句老古话“条条大道通罗马”教人为人处世行路呢。须知“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前提是首先得踏破铁鞋。新闻固然不会重复,但再千姿百态从采访角度讲总不外乎两大类:“我找它”与“它找我”。生活中处处有新闻,但倘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寻觅精神和寻她个千百度的实践,好新闻将始终难和你结缘。  相似文献   

4.
通过举例,简要阐述了如何有效利用时间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5.
开场白:本期来稿既有圈内人士,也不乏史志工作者等圈外热心读者;既有本地熟客,也有外地作者;还特邀了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同志参与,其中不泛真知灼见.可见档案收集是一个全社会都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同炊事员做饭喜欢用好米好面一样,记者写稿子孜孜以求的是重要报道题材。重要报道题材在哪儿呢?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它以平等的态度静候所有的记者,只不过它的存在是隐蔽的,要想得到它,就得下一番挖掘的功夫——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捷径,可能有,反正我没有见到过。回顾我这几年采写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稿件,无一不是依赖于深入调查研究。在深入解剖中挖掘典型性题材典型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大传统品种,在整个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象《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许多新闻名作都是典型报道。我曾先后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图书出版界的书业调查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受到人们的瞩目。去年底,北京举行了“关注书业调查”研讨会。据《中华读书报》张靖报道:过去对书业调查不太重视,而现在似乎又有点太“热”了。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总经理、首席研究员蒋亮认为这两种状况都是有问题的。太过重视的结果是把市场调查视为能提供解决方案,而实际上市场调查只能告知图书市场的状况和读者购买行为的情况。金盾出版社总编辑郭德征说:金盾出版社的图书以农村市场为主,早期在开拓市场时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出版社在选题策划和市场调研方面的做法是:社里由编辑…  相似文献   

8.
9.
这年头,学校尤其高校的门坎越来越高,费用压人真个没商量。时下,大部分工薪族和农民兄弟的腰包并不鼓胀,但为了子女求学,他们却咬紧牙关,慷慨地把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钞票从箱底翻出,义无反顾地撒给了校园,兴奋和无奈同时写在脸上。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新闻学上有句名言,叫做“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通俗而又形象地说明了资产阶级新闻猎奇的特点。无产阶级新闻并不一般地反对新奇,喜新猎奇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人类的通性。新要新得耳目一新、春风朴面、心清气爽;奇要奇得另辟蹊径、别开生面、独出心裁。住都要服从干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奋发向上的总目标,倘有违背这一总目标的新奇在,则统属被反对之列。遗憾的是,此爽新奇新闻,却时  相似文献   

11.
传媒孜孜以求的目的是追求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完美结合,让受众接受教育和熏陶,发挥最佳的宣传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要达到此目的,尽最大努力寻求与受众的共鸣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所谓的共鸣是指沟通双方从情感深处产生共振,思想、情绪、意志合辙合拍,通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福州晚报》近日刊登一篇“特稿”《山中 ,那座五人学校》 ,叙述“恐怕是共和国版图上最小的一所在编学校”的一位老师和4名学生的故事。这篇“特稿” ,洋洋四五千字 ,可是读完之后 ,读者无法知道这所“五人学校”到底在哪儿?文章中没有点明学校所在的省、县(市) ,所出现的地名或单位只有“于盘小学”(即“五人学校”)、“于盘村”、“纸坊学区”、“张夏镇诗礼中学”等。可以相信 ,绝大多数读者不知道这些地名或单位在哪里。“何地”是新闻五要素之一。“何地”这一要素应该准确明了 ,让读者一阅读新闻报道很快就能明白。依笔者之见…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报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哪儿?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企业报是企业办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立足点只能放在企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企业报的同志提出“企业报要走向社会。”于是便以过多的篇幅和版面报道社会新闻,甚至有的企业报让这些内容占据了主要位置,有关企业的报道被挤到了次要的地位,作为企业报应该着力宣传的先进人物也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陈力丹研究员在重新撰写《世界新闻史》一书的过程中,发现我国研究者对外国新闻史上的一些报刊、报团、报人有错译、误译并以讹传讹的现象,遂致函本刊编辑部,“拨乱反正”,以期引起有关研究人员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 ,在中国做电子商务的利润率是美国的40到80倍。然而 ,中国有这么巨大利润空间却没有见到一个赢利的网站经营公司 ,人们看到的却是越来越多面临生存困境的.com公司。那么———在讨论中国网络公司的发展问题之前 ,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包括提供产品与技术的网络技术公司和经营网站的网站经营公司两大类。网络技术公司是指提供网络相关产品、技术、服务或平台的公司 ,例如ISP、ITP和ASP等 ;网站经营公司是指通过设立网站、提供各种网上内容服务及电子商务的公司 ,例如ICP、BtoC和BtoB等。…  相似文献   

16.
“小程今年30岁,是某中央国家机关主任科员……”(《人民日报》假日生活周刊,2000年10月13日头条)。现在报刊中“某”的这种用法屡见不鲜。笔者认为这样用是不准确的。从语意看,“某中央国家机关”一句中的“中央国家”是修饰“机关”的。“某”应  相似文献   

17.
钱谦益82岁能吃上28岁的嫩草,是大有理由的。故国消亡,他找不到活的理论,却信手拈来活的理由。其如夫人柳如是,原先是失足女性,但她老公可有N个,  相似文献   

18.
同任 《编辑学报》2008,20(2):167
问 文献序号在引文标注中的正确位置在哪儿? 答 参考文献序号在引文标注中的位置比较复杂,应区别情况做不同处理。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9.
20.
新华社8月25日发自济南的消息:1980年《全国大学生“三好杯”排球赛结束,复旦大学男队和北京大学女队分获冠军》。全国各地大部分报纸和首都各报都于8月26日摘发。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分别在第四版、第三版上见报,并作了部分删节。从删节后的新闻看,使读者只知这次比赛的冠军和第三到第八名,而不知道与冠军厮杀的对手——亚军。读者不禁要问:亚军哪儿去了? 对照新华社电稿,发现两报都删掉了“昨天的男、女队冠军争夺战,是在北京大学队和复旦大学队之间展开的。……复旦大学女队获得亚军。……北京大学男队名列第二。”根据报纸版面编排的需要,新闻删节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大笔一挥的时候,应该多为群众想想,多问自己几个问号——这样删,主要事实漏掉没有?群众能不能弄明白?从上面这则新闻为例,两家报纸删节得就不好,地位较重要的亚军失去了应有的位置,三至八名反而一一罗列了。这就忽视了事实本身的完整性,也没有很好地考虑读者们的兴趣和需要,让热心的读者们费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