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嘉年华”为很多中国人提供了狂欢理由,同时也为自己筹划了一场丰厚回报的中国狂欢  相似文献   

2.
解读体育文化传播的大众狂欢景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体育的发展历史不过一个多世纪,但借助体育本身的魅力和大众传媒的力量,体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恐怕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像体育这样,能够让那么多的人参与其中,使其身心进入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本文试图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对体育文化传播所形成的全球狂欢,激情狂欢,民族狂欢和集体狂欢等几个层面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从芙蓉姐姐到著姐、从凤姐到“Hold住姐”,当网络媒介塑造的这群另类“民星”大行其道时,大众陷入一场“审丑狂欢”中.在热情投入这场狂欢的人群中,最积极的是青少年①,大学生阶段属于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二人格偶像崇拜阶段,对父母的养育式依恋转化为对他人的认同式或浪漫式依恋.他们将自己偶像崇拜的目光由家庭转向社会②,网络媒介有责任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参照和学习的社会角色或榜样.本文试图从社会角色的角度探讨网络媒介所挖掘和追捧的“审丑民星”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闻天地》2011,(1):75-80
201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地震、战争和恐怖袭击的苦难到世博、亚运和世界杯的狂欢,人类历史在悲喜中前行。回首这一年,世界上有多少事情让你记忆深刻呢……  相似文献   

5.
赵文婷 《传媒》2023,(13):35-37
中国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作为重要的艺术表征,不仅局限于狂欢行动、狂欢语境的建构上,更多还体现在人物形象、视觉表达和叙事结构的狂欢化呈现上,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质。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喜剧电影狂欢化叙事流于表层甚至无用,出现了具有意义悖论的文本内容。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喜剧电影狂欢化叙事及其意义悖论进行系统审视,寻找症结所在,以明确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所谓广场,即具有一定空间概念的交流场所,它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能容纳不同人群;二能发挥某种功能,如交易、游戏、集会或者休闲等.网络广场如BBS、论坛、聊天室、社区、博客把具体可感的物理空间变成一种虚化的存在,在此中人们选择自己满意的地方自由来去,像"乌托邦"那样理想的出入,延续中世纪那种广场似的"全民的狂欢".  相似文献   

7.
李丹 《东南传播》2011,(8):64-65
网络自出现之始就被女性主义者赋予极高的期待,认为其可以重构两性不平等形态,使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但网络不过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本文以近年出现的网络女红人为例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厌女症延伸到了网络上,引发一次次媒介狂欢,这种狂欢却对女性造成伤害。因此不能盲目地认为网络是女性解放的工具,应努力改善网络和女性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所谓广场,即具有一定空间概念的交流场所,它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能容纳不同人群;二能发挥某种功能,如交易、游戏、集会或者休闲等。网络广场如BBS、论坛、聊天室、社区、博客把具体可感的物理空间变成一种虚化的存在,在此中人们选择自己满意的地方自由来去,像“乌托邦”那样理想的出入,延续中世纪那种广场似的“全民的狂欢”。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电视发轫之初,无不以娱乐节目为本.我国以往的电视教化色彩过浓,久而久之,大众逐渐产生厌烦情绪.当前电视节目又掀起娱乐狂欢浪潮,在某种程度上责任丧失,显得庸俗、低劣而暴力.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传媒作为文化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电视娱乐节目如果一味强调"教化"职责,有失偏颇;但如果为娱乐而娱乐,一味迎合当下人们的狂欢精神,也不可取.  相似文献   

10.
彭毅 《档案与建设》2006,(8):29-29,32
秦淮灯会是历史上广泛流传于南京特别是秦淮夫子庙地区的大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南京灯会”。主要活动在每年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表现为张灯结彩、尺情观赏、歌舞狂欢等,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长期融合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巴赫金提出的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有了新的适用性,直播购物、表情包、双十一等都是新的狂欢形势,本文将从网络狂欢理论的相关概述、新媒体环境下狂欢理论的呈现、狂欢理论的影响、狂欢理论的反思与建议四方面入手对狂欢理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巴赫金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狂欢理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耽美文化是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青年亚文化,其对主流文化的批判性与狂欢化的贬讽和嘲弄、互联网环境下同人女群体自由平等的虚拟线上交际与狂欢节广场随性亲昵的交往行为、狂欢节的民间乌托邦性与耽美文化提示的象征性现实、耽美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戏仿性解读与狂欢化的否定和再生不谋而合,狂欢理论同耽美文化无疑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一方面可以清楚的明晰耽美这一狂欢式文化现象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能够理解同人女群体建构的拟态世界及其主观追求,并指出耽美文化的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同人女群体的表层狂欢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文化的诗意栖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晖 《现代传播》2005,(1):104-105
文化是有理性的人类创造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对于文化,“我们必须不断扩展它的意义, 直至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成为同义的。”①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电视媒介的信息应该是文化的诗意栖居。但是, 不幸的是, 电视在物欲横流的市场化空间下,患了文化贫血症。电视文艺更多地承载着一种虚假的狂欢。以他者表面的生存境遇比照受众自己的生活, 使受众在哈哈大笑之间遗失自己本来的生活面貌。“狂欢”本来源于古代欧洲宗教节日的庆典, 在狂欢节上生活本身出演, 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游戏性。它让全民在笑声中“取笑自身也取笑他者”②。游…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视觉消费盛行的当下,短视频占据了公众的碎片化时间,许多的热敏事件和话题能通过短视频渠道快速抵达用户并能够抓取公众注意力。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低门槛、普及性和公众的从众心理、社交需求,公众进行内容二次创造,成为数字劳工、生产迷因并消费当事人和事件,这导致网络狂欢成为常态。本文将以公众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对现象级传播现象"丁真"的围观为例,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支撑,分析这场狂欢盛宴中公众表现、狂欢原因及狂欢后的反思。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热点转瞬即逝,公众在狂欢娱乐放松时,也要注意到狂欢背后刚从贫困县到今年城市营销黑马的理塘所做出的贡献,在打造个人IP时供参考的借鉴意义,公众也要避免过度消费丁真,消解其纯天然特质。  相似文献   

15.
一度席卷全国城乡的塔陵炒卖的热潮,不 少政府部门当年曾是参与者。因此,要解决涉 及一个庞大人群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有关部 门并不能以行政命令坦然将自己置身事外  相似文献   

16.
由资本、媒介与受众共同促成的"狂欢"已经脱离了偶然性、对物理空间依赖的特点,呈现出日常化、生活化和消费至上的规律性。因此,"传播者—受众"之间的关系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不断为媒介与资本收编,逐渐演化成"资本—媒介—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依托,就当前的媒介生态图景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狂欢作为受众主体性的体现,已经在资本与媒体的合谋下演变为消费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狂欢"即是消费。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时代的新剧营销,都会伴随着影响力巨大的网络狂欢,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中,快乐至上的网民心态造就了难以控制的狂欢盛世.本文从网络狂欢的内容、渠道、主体行为等方面对新剧营销网络狂欢模式进行分析,探究模式的环境、传受双方主客观意愿等条件,从而找到狂欢失度的原因,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小青 《东南传播》2011,(11):139-141
当前的娱乐节目中充满狂欢色彩,本文以台湾金牌电视娱乐节目《康熙来了》为范例,并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指导,探讨以《康熙来了》为代表的电视娱乐节目在语言、身体、形象这三方面表现出来的狂欢色彩,并提出《康熙来了》的狂欢对大陆同类娱乐节目的启示,同时指出,狂欢化本身具有的审美和人文意蕴。  相似文献   

19.
王学成  杨浩晨 《当代传播》2021,(6):87-89,96
本文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视角,对当前短视频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传播已经建构了新的狂欢广场,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和狂欢化色彩的媒介奇观.在具有"梗文化"、审丑文化特征的短视频狂欢中,全新的加冕范式随之产生.短视频创作者、丑角人物和影视作品中的角色,经由短视频作品加冕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然而,这一系列新的加冕现象也折射出短视频狂欢奇观与巴赫金理想中狂欢世界的背离.  相似文献   

20.
李响 《记者摇篮》2004,(10):32-3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代初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一个与以往相比判若天壤的历史时期,现代化的迹象若隐若现。人们的内心不再忧虑吃喝、梦想衣裳,精神上的愉悦或是感受上的快乐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渴望。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大众文化传播嗅觉灵敏.也许是为了善意地迎合人们的内心需要.变得浮躁乃至癫狂起来。媒体摇身一变进入狂欢季节,广播在这方面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