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师资队伍面临着诸多挑战因素,理论认识不到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偏少等问题。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的教育理念;强化引进和培养、提升层次;培养具有高职教育的"双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相似文献   

2.
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以教学为中心、以研究为动力的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出色完成大众化教育使命的同时,还须担当起部分精英人才培养的重任。这不仅是我国教育公平的需要,国家建设的需要,地方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精英人才应采取以下策略: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教育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训练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实行导师制度,培养创新能力;建立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当前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一是时代呼唤培养"双创型"人才;二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现状;三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席加蕾 《中国教师》2008,(18):29-31
<正>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复合型、应用型的外语人才。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实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方针,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44):8-9
高职教育应该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人民幸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振"工匠精神"离不开高职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来尽快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6.
强化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信息技术基础不平衡是农村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面临的普遍问题,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跟不上教学节奏。面对这样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教师应从"教"上寻找突破口。首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形成小组帮扶的学习共同体;其次优化教学设计,实行错层教学,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再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信心,通过"教"的改变来实现"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贯彻《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从目前现状入手,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一要提高认识;二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要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是国家的重要决策,也是辽宁省积极推进的经济政策。外语能力作为"走出去"的必要能力,无疑受到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以影响外语人才培养的因素为出发点,进而分析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并结合外语人才培养特点寻找人才培养新策略,以满足我省外语人才在新经济形态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到来需要的不再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才,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那什么是创新思维的人才?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定义或者是标准。而小学阶段作为创新能力的萌芽阶段,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此时的一种思维方式都将会对他们今后的思考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整个教学阶段,更加注重的便是教师教学方式的使用以及问题的引导等,这些都将会对学生的思考方式产生影响。同样,这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这也需要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主要阐述在小学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加快,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多,同时对人才质量的考核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但是当代学生在毕业之后却往往遇到就业难的情况,他们所掌握的技能不足以满足企业的需要,所以就造成市场人才稀缺,同时失业人数增多的情况。这就对现在学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学生为什么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伴随着这个现实问题的出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慢慢被运用到实践之中,把学习到的理论性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训练有机统一,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培养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型操作人才的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这在当前中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实行的教学方法,针对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标准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本文围绕"理实一体化在汽车电气课程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成了体育"后进生"。尤其以女生最为突出。体育"后进生"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学校教育的警示。体育"后进生"不能转化,势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人才的培养。尽快转化"后进生",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客观需要,而且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鸿波 《教书育人》2011,(27):76-77
"用"是我国当前人才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人才不够用主要体现在高端产业、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不够用。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就需要在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在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人。人才不适用,指的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边是用人单位找不到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变革越来越需要国际化的人才,英语教学也备受各方关注。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中职英语教学效率成为中职英语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式开展研究,探讨了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践策略,希望能为广大中职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卓青 《时代教育》2009,(9):216-217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型的人才,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教育,刨造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未来社会,将是创造的社会;未来人才的竞争,将是创造人才的竞争.本文着重阐述学前创造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人与生产物品相比较,培养人是更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要想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所需要的"合格+特长"型的人才,学校就必须用好教学中的一个主体——教师。要有用人之法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待教师不能求全责备,应当扬长避短。比如,有的老师擅长教学研究,可让其担任教研组长;有的老师教学能力强,可让其专注于教学工作;有的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方面  相似文献   

16.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应采取以下策略:推行"宽进严出"模式,实行弹性学制;实施课程教学制度改革;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观,培养创新型人才;建构柔性化的教师管理制度,提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主体精神的人才,本文阐述了激发动机,实现"自我塑造";发挥主体作用,实现"自我开发";加强思维训练,拓展潜能等多方位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科技的创新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精心培育的。那么,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呢?课堂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数学是思维训练的体操。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西部地区"评估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领军人物匮乏、高水平人才短缺、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等新挑战,高层次人才工作出现的人才质量不理想、人才养护机制不理想、人才作用发挥不理想等新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探索西部"评估后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新机制,其主体是在引进时需要热情和真诚,基础和关键是进来后需要培训和培养,需要建立良好的引进人才管理制度,其客体需要坚持学术是生命原则;其内容是要科学制定引进政策、及时完善政策、全面执行政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东北地区高校教师队伍中高层次人才流出现象出现较为频繁,造成这种人才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在地域、平台建设、政府投入及待遇水平等方面,东北地区均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尚未达到人才需求标准。主观因素则是高校和人才都缺乏契约精神,互信缺失;同时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一些高校为满足自身学科需要引发"抢人大战",带来伦理失序,从而造成人才流出。因此,解决此问题既要求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支持地区高校发展,又要求高校的人才工作树立正确的伦理规范,增强诚信意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强化高校自身伦理责任,倡导公平正义,全力以赴打造一个切实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人文环境,增强人才的身份认同感、学术归属感,维护高校公平、正义的学术伦理秩序,让大学在办学之道的正轨上运行,使高校人才工作重新在教育规律及伦理规范下行则逾远,而行远逾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