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质疑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疑法包括质疑和解疑两个方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在不断的质疑和求解中,养成不盲从旧说,不迷信权威的品质,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周娟 《考试周刊》2010,(48):154-155
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在于培养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勇于批判、勇于否定的质疑精神。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师自身观念应更新改造;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创新能力;改革答题唯一的作法,倡导多元化;培育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勇于质疑;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把握环境,开掘学习资源四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行为习惯。一、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框框、勇于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为他们今后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1 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 :“发明千千万 ,起点一个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 ,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儿童的天性。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 ,例题 2 1× 4 8是看作 2 0× 5 0进行估算的 ,学生质疑提问 :“4 8看作 5 0后 …  相似文献   

5.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江新梅 《广西教育》2004,(7B):62-63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教授强调治学时“要永远保持怀疑的精神”,不要盲从专家,不要顾虑别人怎么评价:学习中不盲从、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敢于对权威的观点提出异议,发表不同的见解。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已有的结论,而很少去追究知识的来源,更少对课本或权威提出质疑:这种被动的思维倾向,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形成,致使学生不关心所学知识的来源,缺乏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且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质疑是创新思维活动的起点,善于质疑的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就强:因此,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和技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景,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空间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能主动质疑,才能不断地去探求新知:质疑的方法很多,下面淡淡学生应掌握的几种基本的质疑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赞赏吕建伟校长的追求本真的办学理念。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扎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的实践,立足中国本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探索和试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今天,我们追求本真的教育,就要学习陶行知,践行陶行知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批判性质疑强调的是让学生在一些看似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定论中发问、批判,这不仅是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文本解读的一种体现,还是学生不迷信权威、勇于求真创新的学习品质的表现。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初中历史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我们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学习,过分强调深入研究,过分强调历史的系统化。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很少。因此,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倡导学生勇于质疑,敢于争先,积极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钱红艳 《文教资料》2011,(12):70-71
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字、词、句,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勤于质疑、勇于质疑,并通过引导,教给学生质疑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改革教法学法,培养创新思维在教育活动中,转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善于发现并发展学生个性,创造一个鼓励冒尖并容忍错误,不唯书、不唯上、大胆质疑的宽松环境。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课堂知识的教授一般采取设置问题情境、自由讨论、课堂评价为基本程序,教师只进行组织、引导、控制和析疑,着重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自主解疑,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的驱动力,提高创新能力。二、提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此,我们要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敢向教师、教材、同学提出质疑,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养成创新精神。下面列  相似文献   

13.
数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反思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和逻辑思维;有助  相似文献   

14.
一、保护好奇心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质疑 ,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创造性地学习 ;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可对于我们来说 ,这一点往往是最难做到的。让学生质疑 ,结果不是冷了场 ,就是学生所提问题价值不高。我曾听过一位教师的示范课 ,课题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在第一课上 ,教师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提出不懂的地方。结果大部分学生所提问题价值不高 ,有个学生甚至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人马”是什么意思。当时 ,大家都觉得好笑 ,可我们不妨在笑过之后打个问号 ,难道是孩子智力有问题吗 ?我想不是 ,唯一的原因是我们…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创造力薄弱,原因何在呢?我以为,原因之一是教学不民主,学生的思想被两个“绝对正确”所束缚。一是教材“绝对正确”,二是教师“绝对正确”,打破这两个“绝对正确”,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需要教材,这是常识;然而不能把教材神圣化,以为上了书的就绝对正确,特别是对于稚气未消的学生,更是如此。如果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走进了“唯书”的境地,那学生的创造力从何而来?我们要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对教材质疑,勇于班门弄斧。学生用每事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创造个性的培养所谓创造个性是指创造者在进行创造活动时,在精神、智力、意志、人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如挑战性、开放性、洞察力、执着性等。学生的挑战性主要表现在思维活跃,不唯书本,不唯老师,能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和标新立异,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等。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传统发难,向教师质疑,不能因自己的墨守成规而随意扼杀学生的挑战性。语文教学在开放性的培养与发展上有独到的优势,教师应教会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在广阔天地间寻找食粮,这样创造性潜能才可能被不断而充分地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一、质疑问难学求异求异思维要求在解决问题时,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和新的发现。它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质疑,对“完美无缺”的质疑,对教材的质疑,对教师的质疑……质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  相似文献   

18.
胡玲燕 《文教资料》2007,(4):109-110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路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良好的质疑环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教法的创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常规;重视实训课的创新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1多给学生质疑、释疑的机会1.1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和机会。如新课之前,让学生谈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及自己的初步感受;在课堂中多问一些如"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谁还  相似文献   

20.
王铁军 《江苏教育》2011,(11):32-33
我赞赏吕建伟校长的“追求本真”的办学理念。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扎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的实践,立足中国本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探索和试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今天,我们追求本真的教育,就要学习陶行知,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走自己的路,走个性特色之路,走改革实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