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基因析     
1988年一个寒风初起的日子,我和美联社华盛顿分社首席摄影记者鲍勃在华盛顿街头漫步,我们边走边聊,话题集中在如何当好摄影记者?当我问他一个驻外记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位资深、有丰富驻外摄影经验的老手放慢步伐,深思片刻缓缓地回答说:“这个问题提得好,但不是很容易回答,也不是一两句话讲得清楚。一个驻外摄影记者应该具备多种优秀素质。但依我看最重要的素质怕是“新闻敏感”。鲍勃的回答我是赞成的,我也经常琢磨这个问题,围绕着它,作了些探索,这儿说的,也仅仅算是  相似文献   

2.
隅尔翻阅去年某报,竞有“记者蝇集”的说法,由此联想开去,有必要为记者正名。记得周恩来总理曾给记者冠以“蜜蜂”的雅号。他于一九五八年七月在广东视察时对记者说:“你们记者,要象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就象蜜蜂采花酿蜜,传播花粉,到处开花结果,自己还酿出蜜糖来。”时间仅过二十五  相似文献   

3.
前文提要:本文的第二章《驻外记者的基本功》,谈到了一个驻外记者的“基本功”应当包括政策观点和新闻敏感、调查研究、学会写各形式的新闻报道以及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几个方面。只有这几个主要方面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做一个好的驻外记者。  相似文献   

4.
“采访”,这个词的构成是很有意思的。我理解,起码有两层意思: 一是“采”,就象周总理打的比方那样:“你们记者,要象蜜蜂”。据生物学家的考察,蜜蜂要酿出一市斤蜜,必须在二百多万朵花上采集花蜜,在蜂房和花丛之间往返飞行十五万次。如果峰房和花丛的距离是一点五公里,那么,工蜂要采一公斤蜜,就得飞行四十五万公里。这个行程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记者也只有发扬蜜蜂的精神,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采集各种情况,然后经过分析、提炼、升华、剪裁,才能进行写作。二是“访”。访者,问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善不善于问,则是采访成败的关键。只会听,不会问,断然难成一名出色的记者。  相似文献   

5.
到现场去     
到现场去姜岩遇到重大事件,记者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到现场去!驻外近3年,写过一些象点样的东西,回想一下这些稿子的成功,大多数得益于“到现场去”的“古训”。只有到现场去,一个记者才能采写出鲜活、丰富,一手甚至独家的东西,稿子才能更加有分量。求证真实多“...  相似文献   

6.
1997年底,我来到开罗,任新华社中东总分社摄影记者。在驻外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跑了不少地方,经历了不少事情,也长了不少见识。 调研是报道的基础 调研,对一个记者来说,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一个驻外摄影记者尤其重要。要做一个专家型的驻外摄  相似文献   

7.
蜂勤与花香     
在新闻工作中,人们往往把记者比作蜜蜂,把被采访的对象比作花朵。记者采访就象蜜蜂采花酿蜜一样。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大花园中,千千万万个“蜜蜂” (记者),天天飞到东,飞到西,繁忙辛苦地采花酿蜜,无私地给人们做着贡献。然而,在今天,也有一种记者,不是为了花香去采蜜,而是看有没有好处,有没有实惠,给什么纪念品,礼物厚薄;如果是纪  相似文献   

8.
今天,面对现代媒体的迅猛发展,世界各主流国际媒体都在及时地调整对外宣传战略,力争在国际舆论战中占据有利“地形”。有人说,国际舆论战投资是“国防开支”的一部分,是和平时期及战时一种战术“核武器”,它的影响和威力已经越来越被各国政府所认知。无论在世界上某一地点发生的事件,顷刻之间便会传遍整个地球。最显著的一个例子便是:海湾战争爆发后不到一分钟,消息已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现在,我们恐怕再难以找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了。在这些报道中,驻外记者一直是“戏”中的主角,所以,不断提高驻外记者的综合素质,是唱好国际舆论这出“大戏”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我担任新华社常驻联邦德国记者。这期间紧张的采访和特殊的经历使我感触颇多。透过表层的平静去观察一个驻外记者也是一个政治哨兵。要善于从平静的外表透视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内在矛盾,并预测这种矛盾的发展趋势,决不能为“风平浪静”的外貌所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2月14日,美国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当天在巴格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已经被捕。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桑切斯中将也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军13日夜在提克里特采取了“红色黎明行动”,并逮捕了萨达姆。我作为驻外分社的新华社摄影记者,在处理完新闻发布会的图片稿后,看到CNN正在播放巴格达市民在市中心庆祝的画面,立即与我的同伴新华社驻外英文记者李骥志打车前往采访,“被迫”目击了一场巴格达广场枪战。  相似文献   

11.
不知内情的人总是误认为驻外记者,尤其是新华社驻外记者,是一桩乐趣横生的美差。你看,这些记者因工作之便,可以周游世界,饱览异国他乡的奇风异俗,名山大川。其实不然,驻外记者是一个苦不堪言,且具有一定危险的差使,新华社记者邵云环捐躯南联盟便是一例,笔者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了十几年,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12.
记者是什么     
记者是什么? 我时时思索着、品味着这个问题。 有人把“无冕之王”的桂冠戴到记者的头上,有人称记者是“社会活动家”,也有人把记者喻为穿行于花丛之间采集花粉的蜜蜂。 当这些耀眼的光环在记者面前闪现时,有人洋洋得意,有人心安理得。 然而,我却不敢苟同。 记者究竟是什么?我说——  相似文献   

13.
陈富强 《新闻窗》2005,(2):42-43
驻站记者,是指媒体常驻某地的新闻专业人员,其能力素质与媒体的政治、业务、纪律、作风建设紧密相联。驻站记者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编制在报社,是名副其实的“本报记者”;另一方面,长年驻外,许多工作的开展要依靠所驻地区,必须尊重当地党委和政府。因此,驻站记者在工作环境、采写方式、通联协调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驻站记者怎样才能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4.
驻外记者是报社的一支重要报道力量,做好驻外记者工作十分重要。近半年来,由于大家的努力,驻外记者的精神面貌与过去大不一样;工作质量和水平与过去大不一样;记者通联部组织指导工作的力度和水平与过去大不一样。大家充分认识到驻外记者作为报业集团的窗口、形象、大使所肩负的责任,按照党委的要求,自觉在编委会组织领导下,团结奋斗,积极进取,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作为驻外记者如何搞好新闻报道,我觉得有三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的记者生涯与保加利亚结下了不解之缘。继1978-1982年第一个任期后,1990-1995年我又一次来到这里任新华社驻索非亚分社首席记者。几年的驻外记者经历,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印象。 深入采访 1999年我赴索非亚分社时,恰逢剧变后的保加利亚准备举行第一次的“自由民主选举”。  相似文献   

16.
记者的眼光———读南振中同志《新闻记者的透视力》有感刘向东不久前,读了南振中同志的《新闻记者的发现力》,这是他对新华社国内记者的讲话。新近又读了他的《新闻记者的透视力》,是对新华社驻外记者讲的。这一内一外,一“发现”一“透视”,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我...  相似文献   

17.
如何把握采访的主动权?这一在新闻界众所周知的常识性问题,似乎毋庸重提的了。然而,对于象我这般囿于一隅十八九年的驻外记者来说,仍不敢有半点懈怠,总是力图通过自己的每一次采写活动寻求自以为  相似文献   

18.
我当新华社驻外记者已有十多年。遇上两次战争,一次是海湾战争,另一次就是近期的黎以四月战争。 以色列于4月11日发动了代号为“愤怒的葡萄”的军事行动,至当地时间4月27日凌晨4时结束,历时16天,以军共发射近三万发炮弹,1400枚空对地导弹,耗军费约1亿美元。 在战时,枪炮声就是命令,前线出新闻。人们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遇上战争,驻外记者就得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相似文献   

19.
四年多以前,我奉派去华沙担任新华社常驻记者。临行前,总社摄影部通知我参加派出人员摄影训练班。我心里直嘀咕,华沙分社一共只有四人:三名采编人员,一名报务员,那么多的文字报道任务,还有必不可少的资料、会计、开车、生活等各种杂务,现在再增加摄影报道,这又一个“额外负担”,能完成吗? 在结束了四年华沙分社记者的工作回到总社后,我对上述问题所得到的答案是:驻外记者兼搞摄影报  相似文献   

20.
每逢星期天,我总会象专职记者那样,一本正经地去抓新闻线索、采访,简直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业余记者”。早先,我对记者总是感到神秘,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无冕之王”。然而,命运却把我安排在物资的天地里,我成了物资一兵。尽管我在单位(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西安公司)有一个令人称羡的工作(人事劳资),然而我天生喜欢新闻工作,于是我想到了星期天,那是我自由支配的天地。我是1985年初开始学习新闻写作的。尽管我“热”得象一团火,业余采访,酸辣苦甜都尝尽。一次,我去陕西咸阳市采访中国外运总公司陕西省分公司咸阳外贸车队“建立了信誉卡制度”,当时,我只顾采访,竞误了市郊火车,焦急之余,一咬牙叫了辆“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