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潇怡  李维 《中国教师》2014,(19):56-59
<正>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构成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主义认为,个体有自己的看法,对未曾接触过的问题,学习者能基于其认知构建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解释。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在新知识经验与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中,已有知识和经验得以不断扩充和改造的过程,是通过人与人相互协作的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个体通过学习,逐渐建构起关于事物本质、规律及与  相似文献   

2.
一、情境式教学的基本原理情境式教学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原动力,学习者将根据个体原有经验进行知识建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为学习者创设进行情境学习的环境。同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情境式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关注内部生成,“社会性”学习,“情境化”学习。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如果说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更多强调外在刺激或信息对学习者的规定性,那么情境式学习则更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建构个体的经验,可以说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学习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双向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 ,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解释。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在学生观上强调学习者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建构性。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 ,也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 ,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基础 ,基于对传统教学的弊端的剖析和判断 ,建构主义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改革教学的思路和设想。在这些设想中有一条被广泛采用的基本思路 ,就是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 ,…  相似文献   

5.
一、理论分析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凭借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主体通过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经验体系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的意义,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原有的经验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学习不是简单的积累,还包括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  相似文献   

7.
一、理论分析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凭借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主体通过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第二,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第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第四,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众所熟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并指出学习者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存在惟一的标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的新理解。如果语言文字或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有关的观念发生相瓦影响,产生同化作用,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这种知识就具有建构性。反思我们当前的复习课教学,是以复习教辅用书为本、教师传递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实践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即强调活动、操作,强调直接经验。体验性: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前者是指能够言传,即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知识;而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如人际交往的知识等等,这种知识需要学习者不断体验和感悟。建构性: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意义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双向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它需要学习者按自己的方式对它进行编码、加工,进而构构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交往性:教学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交往活动具有生成性,与别人即时即景的交流交往,…  相似文献   

12.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第二,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第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第四,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  相似文献   

13.
张惠钰 《物理教师》2009,30(9):21-22,24
建构主义认为。概念和规律的习得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它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概念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的过程.这一学习过程包含了学生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目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就自己的实践,笔者从化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及如何设计探究的内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一、理论为基础,活用教材为前提,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为目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时,是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把知识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述,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既符合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又有利于学生将新的知识融合到旧的知识中的情境。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只有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  相似文献   

15.
左祥胜 《物理教师》2014,(12):20-22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其主要特征是以问题为导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指导、小组合作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靠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来代替,教师则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和高级合作者,负有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靠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来代替,教师则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和高级合作者,负有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所谓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改组自己的经验结构。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在学生观上,它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具体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它强调学习的建构性。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核心,而建构主义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建构主义理论什么是建构?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很丰富,但核心只有一句话: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  相似文献   

20.
一、在情境中展开新课程学习为什么要强调在情境中展开?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对于学习主体甚至并不存在,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同时知识是无法由甲主体“给予”乙主体,只能由学习者主动、积极、能动地调动自己旧有的经验储备,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自己的经验系统得到了重组、转换或者改造。如何最有效地实现这种建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如何实现最有效的学习?那就是把学生置于真切、生动,利于学生体验的情境之中。因为这样的情境利于调动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