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佛教诞生之日始,文学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到了中国的唐朝,诗歌走俏禅门,成为禅家传达佛理、表现悟境、证悟生命的“法器”。一些喜欢参禅、追踪佛性的诗人,把禅道与诗道融合起来,写出了许多“直指人心”的诗篇。这些诗充满了哲理,也散发着禅味,耐人寻味,耐人思索。  相似文献   

2.
诗禅合一--试论王维诗歌的静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佛教的禅趣,诗人特别爱描写那清寂空灵的山水田园,刻画恬静安宁的心境,这同他所信奉的佛教禅宗思想有一定的联系。王维以禅宗的态度来对待人世社会的一切,使自己有一种恬静的心境,进而把这种心境融入自己的诗中,构设了一种“诗禅合一”的静境美。  相似文献   

3.
九叶诗派与中国诗歌的文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它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大量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经验,体现出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但是,作为中国的诗歌流派,它同样与中国诗歌传统保持着密切关联。九叶诗人在艺术探索中批判地接受了诗歌传统的影响,尤其是在文体建设方面,他们注重诗歌的音乐性,追求诗歌的含蓄蕴藉,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李白一生写过三首以大鹏为题材的诗。《临终歌》表白的是他的死亡哲学,即钟爱坦率、乐观、超脱的死亡态度。诗歌显示了他对终极现象的思考高度。《上李邕》则表现了诗人作为交游高手的特有的心态,反映了青年李白优良的心理承受能力,展示了诗人积极的生存活力,也是李白情商学和交际学方面行为能力高强的佐证。《大鹏赋》是李白的少年之作,本赋不仅是李白少年意志的折射,也充分阐释了他高超的判断力和勇于扩张生存地域的非凡气质。大赋突现了李白的基本的性格,是诗人卓越胆商的象征。李白在中国诗史上的巨大成就当然是其优越智商的产物,而其超绝的胆商和情商也占据了他诗歌创作过程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正是李白高超的判断力,勇敢的探险精神,高蹈天下、纵横四海的生存方式,为他高水平的诗歌创作奠定了重要的生活基础。三种大鹏,不仅表述了李白智商学、情商学与胆商学三方面的精神维度,其现代性也值得今人探究。  相似文献   

5.
盛唐诗歌指玄宗开元元年至代宗永泰九年(713-765)时期的诗歌。盛唐诗歌在经历了初唐的起始和发展后达到颠峰,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本文通过对盛唐时期唐诗作者的地域分布和他们中进士的人数,以及他们的诗歌流派这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来看此时期唐诗的繁荣情况。  相似文献   

6.
斯闵  嘉逸 《中文自学指导》2001,(4):35-37,31
清明扫墓的习俗,不少人认为起于唐代;扫墓烧纸钱,则认为起源于五代。但翻阅唐代诗歌,从初唐到盛唐,写到清明的诗作很多,却不外乎客中孤寂、赏春抒怀、君臣或朋友欢乐宴饮等,而没有提及扫墓的。就是号称“诗史”的杜诗,写到清明的多篇诗歌也是如此。第一个在诗中提到扫墓的,是中唐前期诗人卢纶,但也只是在一首感叹寒食客游的诗中顺带写了一句“人哭野坟亦有花”,除哭以外,没有提及扫墓的其他活动。稍后于卢纶的王建,则有一首专写扫墓的《寒食行》,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清人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集》是一部经典的唐诗选本,它取材全面,选目精当,较为完整地反映出唐代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同时还对评选作品进行评注,对初学者具有珍贵的参考价值.钱起为“大历十才子”之冠,是“十才子”中才能较为全面的诗人.《唐诗别裁集》共选录其诗歌30首,代表了钱起诗歌的整体成就,反映出沈德潜对钱起诗歌的认可与推崇,这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8.
唐诗中的模糊数字翻译一直是译者面对的难题。以诗人李白的名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唐诗中模糊数字的妙用和不同译本的对比,归纳总结得出,译者应视模糊数字的具体情况采用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特质的探究,是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目的所在.闻一多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抒情和韵律两个方面,他以此为出发点,勾画出了唐诗发展的大体轮廓,并对孟浩然、贾岛等诗人的创作风格进行了独到的分析.闻一多的唐诗研究,其最终指向是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营养,他认为抒情和韵律正是使新诗保有中国特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法式善是乾嘉时期重要的文论家。《梧门诗话》是法式善历时多年所撰成的一部诗话著作。在这部诗歌理论作品中,法式善评点了清代乾嘉诗坛的众多诗人诗作,提出了自己的"唐诗观"诗歌理论。法式善的"唐诗观"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法式善在对唐诗的接受中,其诗论主体意识一旦形成,便产生了一种向后延伸的历史积淀,为自己及其后诗作追随者对唐诗的接受和评价定下了一个主调。二是诗话中对王孟诗渊源的探讨及其"清"、"淡"艺术风格的寻绎。  相似文献   

11.
禅宗对唐诗创作和唐诗理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宗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唐诗创作和唐诗理论的发展,并深深地渗透于唐人的人格精神之中。禅宗哲学为一部分处于失意、苦闷、Pang徨中的唐代士人坚守“独善原则”构筑了通向彼岸世界的精神家园。它潜移默化,渗透于清晰、鲜活的诗歌形象之中,构成“盛唐气象”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移花接木,给唐诗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启示,起到了以他山之石而攻玉的功用和效果。当然,宗教和艺术不仅有共同的一面,同时也有各自的特质和明确的分野:宗教的精义归结于神,而艺术的本质归结为美。  相似文献   

12.
宴会诗序大致分为朝享宴会、文人游乐宴会、群聚赋诗宴会、家宴、赠别宴会五类。记录了应制唱和、群聚赋诗、节日游乐、离别送行等真切场景,具有广泛的史料价值,也是时代精神的折光,鲜明地展现出唐诗产生的文化背景。既有规模宏大的应制唱和,也有追寻魏晋风流的集体创作,既是时代风向的鲜明标记,也属独抒性灵的感性空间,更是人生感慨的真切流露。唐代宴会诗序是诗人性情的晴雨表,也是时代兴衰起伏的风向标,鲜明地表现出一代文风的变化:初唐尚丽,盛唐主气,中唐求理。  相似文献   

13.
送别诗是唐人诗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咏。送别诗无论是叙友谊,还是叹离别;无论是记别,还是抒情,都不仅与诗人的个性特征有关,而且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唐代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田园诗人和田园诗歌作品,他们在创作方式、创作风格和题材内容较前代都有很大的超越。唐代田园诗歌作品之所以繁荣的原因也一直为人们所探讨。另外,唐代田园诗的产生方式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唐代田园诗使田园、行旅和赠别以及故园之思相结合,从而使田园诗的表现内容越发地丰富。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乔知之,以文辞名世。他现存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是颇具风貌,能自拔流俗。本文把乔知之现存的诗歌分为女性题材、边塞题材和咏物题材三类分别探讨,指出其上承汉魏乐府古诗,典丽雅正,富含寄托的特点,认为在当时的文坛环境下,乔知之响应了陈子昂的诗歌主张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初唐诗歌向盛唐诗歌过渡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盛唐气象是文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典型概括。唐人不再像汉人那样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大赋,可是唐帝国所酿就的时代精神风貌总是要通过文学艺术体现出来,诗歌就成了唐人驾轻就熟的最佳表现手段。从文体交融的角度看,唐诗正是接受了赋体的影响,发挥出五七言诗歌的强大优势,代替大赋那种笨拙、堆砌的形式,以其阔大雄劲的气势、灵活多变的方式反映了大唐盛世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7.
唐代科举诗歌作为科举取士的重要考试手段,诗题的命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很多当朝的历史事实和典章制度都被用来命制成试诗题目,有些出现在科举诗歌中的史事还能补正史书的遗漏。考生在诗歌内容中,对史事和制度作了比诗题更为详尽全面的阐发。科举诗歌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时政性,使其具有可贵的"诗史"意义。但作为"史"的科举诗歌,在具体历史事件的选取和对史实的描绘上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模糊数词在中国古诗词尤其是唐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诗词审美有重要作用,因此其翻译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译作的质量。通过对许渊冲英译的《唐诗三百首》研究发现,在读者接受、文化传输、兼顾形式的原则下,模糊数词的翻译可以采用直译、省略数词、改变数词、使用尾韵、词语叠用、解释说明等方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9.
在封建政权统治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唐王朝可算得上是封建社会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强盛,文化繁荣,而且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在一个长期被"男尊女卑"观念统治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是十分罕见的。这种社会历史现状不仅给妇女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促使她们在文学领域里开拓了一片属于她们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20.
从唐诗词中可以看出,唐代女装从初唐的“芙蓉出水”到盛唐的自由开放到中晚唐的“错彩镂金”,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唐人审美情趣的变迁。因此,唐诗词中对女装作为审美对象,它积淀着唐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