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在世界上,第一个以自己的体力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人是谁? 他是一个上海人,名叫潘德明。 潘德明祖籍上海南汇,出生在离上海不远的邻省浙江的湖州城内,父亲是一个“红帮裁缝”,年轻时从上海来到湖州,专门给外国人做衣服。这样,潘德明自小就有了与外国人说话、打交道的机会。他看到湖州城内的外国人都过着十分阔绰的生活,心里常想: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穷,外国人这么富?要是有一  相似文献   

2.
百年上海研究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百年上海浓缩了百年中国的历史,并成为中国近代都市的象征。开埠之前,上海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滨海县城,尽管已显示出独特的城市个性;开埠后,上海因缘时会,短短数十年间,即由一个中世纪滨海县城梦幻般地一跃而为近代化国际性大都市,被誉为“东方的巴黎,西方的纽约”。其变化之大之快,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史上都堪称奇迹。这个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它对中国、对上海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当代上海能否在百年上海的基础上再创一个奇迹?对于关注中国、关注上海命运的城市人来说,没有比类似这样的题目更具…  相似文献   

3.
采访手记     
上海,从来就不是一个缺少想象的地方。综观上海的电视市场,各种节目形态、或老或新的形象传播手段在相互角力,传统电视、数字电视、IP电视、宽频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七种不同力量在争夺或者说分享着受众。上海电视市场新意迭出,给传媒业界不断提出新的话题。传统电视正面临哪些竞争?内部的,外部的,电视的,非电视的?2006年前后,传媒人都在探讨:在新的传媒大变局面前,传统媒体的出路何在?它有哪些举措来捍卫市场,又有哪些举措来开拓新的利润点?面对新媒体潜在的庞大市场空间,传统媒体如何把握机会,一举为未来打造更大的生存空间呢?本刊记者专程赴上海采访,就这个样本城市展开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南方某城市的一位青年,问起到他们那儿参观学习的上海人:“你们的第二职业是什么?”几个上海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耸耸肩膀回答:“我们上海人是不允许找第二职业的。”那青年听后笑道:“今后,如果一个人没有第二职业,恐怕是很容易被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甩掉的。”其实,上海也有人在从事第二职业。他们当中,有层次较低的劳动者,也有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别的不说,就拿新闻界来看,兼职编辑、兼职记者,甚至兼职编委直至兼职副总编,虽属少数,亦不罕见。至于编辑记者向“外报”“外台”“外刊”投稿,这原本不足为奇,而有的成了“写稿万元户”,“外稿  相似文献   

5.
正水,生命之源。一座国际大都市、一座拥有24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要觅得一片能够源源不断供给的大容量、高质量的水源地,这是一道怎样的世界级难题?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玉亮,如数家珍地讲述了上海如何在长江人海口觅得青草沙水源地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从浦江上游取水还能维持多久?我是顾玉亮,1960年生,地道的上海宝山人。老家在吴淞口一  相似文献   

6.
骆文 《报林求索》2012,(7):34-35
<正>请在2秒钟内回答:从北京到上海坐火车需要多长时间?5个小时?没错,这是京沪高铁的速度,也是绝大部分人不假思索的答案。然而可以想象吗?其实就在400多天前,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还都会感觉:好像要坐一天的火车吧……北京和上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座城市,两地沟通交流的意义不言而喻。千百年来,两地交通往来的历史,足以写成一部宏大的史诗。而京沪间每一次交通变革,也都在经济、社会等诸多层面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经过一年的成长,它在刷新交通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思维、新理念,让许多关注并乐享京沪高铁的"京沪派"们,看到了未  相似文献   

7.
抢眼的上海历史印痕--《追忆-档案里的故事》拍摄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的20、30年代,上海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租界的存在和上海人的精明,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享有东方的巴黎之美誉,不仅工商业发达,市民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而且具有充满活力、别具魅力的上海城市文化.近年来,以老上海为题材的书籍、影视故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除反映都市文化娱乐外,有展现上海殖民建筑风貌的,有揭露豪门望族畸形生活的,有热衷风花雪月的,有赞赏冒险家发迹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几乎泛滥成灾.那么,真实的历史的上海旧貌究竟是怎么样的?它能提供给我们甚么样的借鉴?伴随着上海近百年的发展,这样的追问一直在我们的耳畔萦绕.  相似文献   

8.
谁对上海话的消沉最敏感?又是谁站在新一轮保护和传承上海话的第一线?一批年轻人在致力于重新发现和保护传承上海话的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主意,也获得了各自不同的乐趣飚、(?)、(?)、畀、(?)……这些字,你能读出来吗?它们并非"火星文",而是正宗的汉字,来自上海大学中文教授钱乃荣很早就展开一项研究,从古籍文献里挖掘出它们来,以便准确无误地表达上海话的发音。正宗上海话,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低沉后,最近两年,又渐渐有恢复原来生气的迹象。值得一提的是,掀起新一轮保护和传承上海话的,大多是年轻人,有的还是外地人。他们在不断发掘老上海话的  相似文献   

9.
<新民周刊>出生在上海,又与海派文化的经典代表<新民晚报>血脉相连.该如何独树一帜,卓尔不群,凸显一份上海出版的新闻性周刊的品质?这是自创刊以来,办刊人始终苦苦思索、孜孜以求的.本文试就<新民周刊>(以下简称"周刊")的海派气质与诉求智慧等方面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是迎接跨世纪挑战、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上海信息化建设要取得关键发展的一年。跨入新世纪的上海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将有哪些大的发展,她为厂商带来了哪些机遇,又将给人民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呢?看一看上海信息化明年的建设目标,相信会吸引每一个人去上海走走看看。  相似文献   

11.
我参加了今年全国企业报好新闻评选,感受颇深。走出企业小天地在宏大的背景下思考问题有人说,企业报姓企,写本企业事,报本企业人。一个企业的天地就这么点大,哪有重大题材?有什么好新闻?其实不然。请看《上海海港报》的消息  相似文献   

12.
上海有一名老太太,她和别人上街,明明马路上没车,她却总要把别人拉到人行横道上去。她说,过去她过马路,只要看见街上没车,就随处穿过去。自从她儿子从德国回来,每次总是拉她到人行横道才过马路,就慢慢养成了习惯。她还说,她儿子出国以前,在上海也是乱穿马路的。 德国产品质量好,是世界有名的。他们的产品为什么总是做得那么好呢?光靠最后一道工序加强检验,那是不行的,要靠每一道工序的每一个人,把每一个零件都做得一丝不苟。我们现在有的人把这种处处严格的人  相似文献   

13.
遭遇优越感     
经常有人说,哪里的人好,哪里的人不好,而且多数情况下,这种说法中带有对人品、人格的判断。其实,这种说法往往掩盖了一种事实:由不同地域文化带来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比如,北京人常讥讽上海人过分算计、小家子气,而上海人又嘲笑北京人只会夸夸其谈;同时,在北京演出的一些小品节目中,上海男人往往是娘娘腔的贱骨头,而广州男人往往是操着蹩脚普通话一夜暴富的小瘪三。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一种地域文化中长期浸润并如鱼得水的人,来到陌生的环境中也许步履维艰,但由此就完全否定另一种地域文化或者地域人格,是不是有点过于草率过于简单?如果双方能够走近对方真正了解对方,那么,对彼此的判断会不会没有那么多的感情色彩? 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地区间的合作和人员的频繁交往,成熟的文明也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才能长久地保持活力。不论我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用宽阔的胸怀去了解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才有进步的可能。 在这个新移民时代,固守旧地的老观念早已被废弃,人们极大限度地拓展着生活的空间,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天地,最终也成就了丰富多彩的都市文化。多元化,不仅是城市的标志性特征,更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又迎来了上海书展。徜徉在书香袭人的展馆中,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做一个读者是不容易的。走进书展的就是读者吗?不一定。否则,你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书展上人如潮涌,而大学隔壁的书店却门可罗雀。有些人逛书展其实和逛庙会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他们只是想到人多的地方"轧闹猛",到文化活动现场去"凑趣",购书不过是"搂草打兔子"。何况,书展上能零距离地接触各路名人,增加以后"嘎三胡"的资本,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5.
民工的媒介接触状况及评价--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民工进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突出现象,为众多社会学者关注。那么,作为占上海总人口22.7%,拥有387.11万规模的受众群[1],他们的媒介接触状况到底是怎样的?对媒介信息的评价如何?是否有不同于市民的信息需求?在帮助他们成为“新上海人”的过程中媒介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媒介还应该朝哪些方向去努力?这些都是本次调查试图部分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荐书     
《梯形教室的六个下午》陈丹燕著接力出版社定价:13.80元什么样的感情才更甜美?心中的偶像会给你带来什么?人的自尊心从哪里来?怎样找到自己的自尊心?纯洁的品格为什么不能污染?在流行文化中如何学会判断? 在上海七宝中学的梯形教室里的六个下午的时光里,作家以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感受,分别就少男少女们在成长中遇到的种种敏感问题作了非常个性化的演讲。并就大家关于她个人的成长、游历、求学、爱情、婚姻、家庭等非常“个人化”的问题进行了非常坦诚的交流。书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8.
化,是人类生命的光彩,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地域的名片。上海的城市精神在化血脉的延伸中孕育,回顾历史,化血脉养育了上海先民的人精神。这是城市明之源,人精神之根。而民族精神,则是一个民族先进化的精华。上海人对化的青睐,可以追朔到往昔久远的年代。六千年前上海先民就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崧泽化”,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人孜孜不倦的化追求,上海人结合生动的实践,逐渐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海派化和上海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上海文化的本性到底是什么?众批评家说了半天,似乎都不得要领。其实它的奥秘倒是被30年代的一部影片给揭穿了。在《马路天使》里,赵丹穿着雪白的衬衫,但脱开外衣一瞧,原来是个假领。这种假领又叫“经济领”或“节约领”,是上海贫民阶层的标记。在“文革”的物资匮乏时代,它被上海人重新捡拾起来,跟军装裤、毛线脖套一起,成为上海人的日用必需品。“文革”后日子逐渐好过起来,假领从日常生活中淡出了,  相似文献   

20.
余秋雨先生认为:“一百多年来,这样一群十分特别的上海人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与报纸有关,上海在很长时间内是全中国读报最多的一座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传媒化的族群。 一个世纪过去,现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已传媒化了。上海要重建自己的传媒优势,必须认真谋划。” 如今,由读报读出来的上海人,在20世纪即将落下帷幕的时刻,打响了新一轮的报业竞争大战。可以想见他们会在下一个百年中,以新的读法,构成一种现代的集体文化态度,塑造全新的上海人群体人格,以重新安顿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