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在国际黄金多空大战中——这个本属金融大鳄的游戏场,却出人意外地捧红了"中国大妈"。此后,"大妈"一词便频繁见诸报端、网络、电视。"大妈"已经由最初的投资领域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她们是黄金、房产投资领域的常客,她们是占据各大广场翩翩起舞的中年女性,她们是穿梭于相亲大会为儿女操碎了心的寻常母亲。我们对于"大妈"这一群体的认知,或多或少来自人际交往的耳闻目睹,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新媒介时代信息过载的有意引导。  相似文献   

2.
英文News(新闻)这个词,一般认为是“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的缩写连接成的,其实此词来源甚古。早在十四、五世纪,这个词的写法有好几种:newes、newis和newys等,它们的拼法虽不同,读音却一样(都念两个音节)。在中古时代的拉丁文中,这个词的单数形成是nova,复数是novum。当时的盎格鲁·撒克逊  相似文献   

3.
“贤内助”这个词已有了新的内容————5月17日,温州市8名领导干部家属向全市姐妹们发出倡议,开展争当“廉内助”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丈夫廉洁勤政,当好人民公仆。这8名倡议者是张冰兰、包艳琴、高凤仙、詹黛薇、胡建英、陈美娜、李爱芬、牟秀娟,她们的丈夫都是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她们在倡议中说,在当前改革开放和治理整顿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作为一名“内助”,仅仅从生活上关心爱护丈失是不够的。首先要从政治思想上关心、爱  相似文献   

4.
经常有文章把“就里”误为“就理”,是不明这个词的“就里”所致。  相似文献   

5.
“媒体融合”是全球媒体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在2001年的JP摩根H&Q技术会议上,“美国在线”的创始人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在演说中说道:“每个十年都有与之联系的词。80年代,这个词是个人电脑。90年代,这个词是互联网。而接下来的十年,关键词将是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对“媒体融合”作了六种类型的归纳:(一)媒体科技融合;(二)媒体所有权合并;  相似文献   

6.
某部“军嫂报道组”9月宣告成立后,她们立即投入了工作,目前,5名“军嫂报道员”已实现在地市级以上见稿“零”的突破。这个部队领导与随军家属座谈时,发现她们对官兵各方面的情况摸得很准,官兵有心里话也愿意向她们讲,有“知兵”的优势,并且有的家属文化水平较高,于是便萌生了让她们担任业务报道员的念头。仓库将5名写作热情高、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军嫂集中,并邀请驻地广播电台、报社编辑记者来库专门为她们授课,使她们很快进入了“情况”,5名家属认真采写的第一件“作品”,均被驻地报纸、电台采播。冯贵成郭选某部成立“军嫂…  相似文献   

7.
周忠麟 《新闻实践》2009,(10):53-53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速度和可读性,"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作采访报道,就能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这是职业对我们记者提出的要求.正因如此.所以"第一时间"这个词,也是记者比较喜欢采用的一个词语.如果在网上搜索一下,报纸上刊发文章中运用"第一时间"一词的真是相当普遍,光是目录就有好几页.  相似文献   

8.
一 “御宅族”(おたく/otaku)指的是ACG(Anime,Comics,Games,即动画、漫画、电子游戏)文化的狂热爱好者。“御宅”(おたく/otaku)一词在日语中本是一个并不常用的敬语,原意是“贵府”“您家”,也可以引申为“您”“阁下”。在出品于1982年的日本动画片《超时空要塞》中,主人公林明美和一条辉曾使用这个词来互相称呼,引起许多动画迷的争相模仿。  相似文献   

9.
武礼 《今传媒》2010,(1):64-64
若干年前读报,最初看到"粉丝"一词,我还误以为是平时吃的"粉丝",后来联系上下文觉得意思不对,问了别人后才知此处"粉丝"是网络用语,意为"追星族"之类。后来读多了,其意也更明了了。最近读报又一个词被卡住了,即"偷菜",而且这个"偷菜"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词(文章题为《做贼偷瓜起早偷  相似文献   

10.
“出镜记者”一词是个舶来品,在《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中,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在英文资料中,“出镜记者”原文为:“Onl-camera correspondent and reporter”,直译过来就是: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司事实,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闻记者首先直接通过荧屏向观众报告新闻。  相似文献   

11.
“土豪”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13,(12):M0001-M0001
“土豪”这个词四处流行,而拜金主义和炫耀性生存,创生了这个词的巨大想象空间。人们使用这个词所表达出来的“羡慕嫉妒恨”的复杂心态自不必表,土豪自己的种种行为表现,似乎也毫小客气地将自己列入到暴发户的群像之中,洋洋得意于人们的怨羡眼光。  相似文献   

12.
经常见到一些新闻稿件中,用“日前”这个词表述某件事情发生的时间范围,这似乎很正常,但实际上是不妥的。传统的新闻学理论要求在采写新闻时一般要有五个要素,新闻发生的时间就是其中一个要素,若按字面理解,昨天、前天、大前天、上星期、上个月、上半年,甚至上溯到今天以往的所有时间,都可以称之为“日前”。在新闻稿中使用“日前”显然是一种模糊的时间范围,这也容易让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我们注意到,在许多优秀的新闻稿件中是不用这个词表达时间范围的。比如,人们在读或听新华社发的新闻稿时可以明显发现,即在文章开头都是“…  相似文献   

13.
抓问题 ,是记者(通讯员)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许多同志从走上新闻工作之路的第一天起就学着抓问题 ,干了几年、几十年 ,还在念叨着抓问题这个词。这个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抓问题的能力而写出新闻精品呢?结合新近评选出来的第9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 ,本文仅从什么叫抓问题?抓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抓问题?三个方面作如下探讨。一、什么叫抓问题要搞清楚什么叫抓问题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 :“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 ,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 ,你…  相似文献   

14.
“民情”,是一个人们熟悉的名词,但又是一个摄影人长久疏远的一个词。“民俗”,却是摄影人熟之又熟的一个词,但又恰恰是熟“过”了,熟“迷”了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15.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广州市各医疗机构的“合同护士”,当初是怀着这样的心境离开家乡的。 在数以百万计的南下劳务大军中,“合同护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属于知识型,但从事的却是劳务;她们眼下的情况很不错,但前景堪忧;她们心里都有一个玫瑰色的梦,但好梦难以成真。 90年代初,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趋繁荣的珠江三角洲各大、中城市的医疗单位的护理人员大量缺员,一个被称作“合同护士”的白衣天使群落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武礼 《报刊之友》2010,(1):64-64
若干年前读报,最初看到“粉丝”一词,我还误以为是平时吃的“粉丝”,后来联系上下文觉得意思不对,问了别人后才知此处“粉丝”是网络用语,意为“追星族”之类。后来读多了,其意也更明了了。最近读报又一个词被卡住了,即“偷菜”,而且这个“偷菜”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词(文章题为《做贼偷瓜起早偷菜》当休矣——请见11月20日《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17.
2003年4月的一个下午。因为“非典”的关系,上海市档案馆利用接待大厅显得有些冷清。隔着大厅透明的落地玻璃,可见其中两位身着制服的女士正埋首案头,她们面前垒起的高高的卷册显得尤其醒目。已经过了午餐时间,但她们似乎并没有要停下的打算,神情依然是那样的关注,甚至急切。她们是谁?有什么重要的使命使她们如此分秒必争?  相似文献   

18.
于欣 《青年记者》2008,(10):80-8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这个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几十倍以至上百倍,"经济"已经取代了"政治"成为媒体日常报道离不开的中心词.然而,问题是,报纸上的经济报道常常让老百姓望而生畏,通俗易懂又有启示意义的经济新闻在今天经济热潮时代实在是太少了,这是一个值得媒体人高度关注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化进程加快,“新闻曝光”已成为一个热门词儿。但是,这个词使用频率越高,曝光起来就越困难,因为被曝光者的行为均有一个特点,见不得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舆论监督、新闻曝光。所以,新闻工作者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自不必说,曝光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关系网向你张开,曝光一个单位、一个人,就得罪一大片;有的人表扬一脸笑,曝光双脚跳,对表扬过了头也能欣然接受,对曝光稍有出人就纠缠不休。在这种并不宽松的环境下,对负有曝光责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好五关:一、要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由唐朝盂郊的一首诗而来的“走马观花”这个词,本来是个褒义词。不知怎么用来用去,倒成了贬义词。人们批评一些搞调查研究不深人实际,大略的观察一下就下结论,常用“走马观花”来形容。于是,作为经常处于调查研究第一线的记者,也就十分避讳“走马观花”这个词。但是我们说,要当好记者,特别是各级党报的记者,还必须有“走马观花”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