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洪兴  周正 《兰台世界》2017,(14):126-128
《唐摭言》是五代王定保创作的一部笔记,忠实记录了唐代科举文化的种种生动事象。各地考生奔聚要津取解,各地官员重奖扶持科举,进士科越来越受士人追捧,苦读求售的寒士备受冷遇,唐代科举士子请托公行,进士风气浮华。《唐摭言》是研究唐朝科举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项材料,它挽救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2.
西方风俗以询问女士芳龄为失礼,而中国官场以打探"真年"为禁忌,恰能相映成趣。与靠好爸爸做官者大多虚增年龄的做法相反,通过科举得官者有不少人自减年龄。就连《儒林外史》  相似文献   

3.
夹带,又称怀挟,是指考生把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书籍和文字私藏在应用科学物考具之中带进考场,以备答卷时抄袭,这是科举时代士子场闱作弊最常见的方法。明清时期,科场夹带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猜题习作及优秀考卷汇集成的程文,对科场夹带作弊,历朝严禁,  相似文献   

4.
渠本翘是近代山西省出现的最杰出的实业家之一,他曾精读《四书》、《五经》;曾经历从秀才到举人,直至进士的科举之路;也是清政府着意栽培的官员和企业家。他却将发展民族经济与民族教育作为了其人生之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5.
古代小说中出现温州人,始于南朝志怪、志人小说,唐传奇中未出现温州人形象,两宋笔记中记载众多温州人物的事迹,其间都有原因可寻。最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虚构文学的宋、元话本中,出现了一些温州人的形象,其特点为科举仕宦人物,并且多为正人君子。明代拟话本中仍然出现不少温州人形象,与宋元话本中的温州人属于同一谱系并有渊源关系。论文论述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地域文化原因。论文还在同样的思路下探讨《儒林外史》中匡超人形象的历史成因,并提出了温州为科举问题文学主题的发源地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杨宪益(1915-2009),祖籍江苏淮安,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翻译家、诗人合和文学理论家.他与夫人戴乃迭共同翻泽的《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名著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深受各界好评.事实上,杨宪益的文学贡献还远不止于此.本文拟对杨宪益的文学翻译与研究贡献进行梳理,以深切纪念这位"翻译了大半个中国"的翻译名家.  相似文献   

7.
周讯 《图书馆论坛》2005,25(2):F003-F003
《古今图书集成》成书于清雍正三年,是我国现存收罗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的最大一部类书。其内容是世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的4倍,被西方人称之为“康熙百科全书”。它集古书之大成,举凡天文地理、人伦规范、文史哲学、自然艺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举、农桑渔牧、医药卫生……无所不包,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具有很高的使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出版史料》2006,(3):71-71
著名学者熊十力的读书方法,提出要选择图书,坚持读书和善于思考。他曾经说过如下的话:“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而作家曹聚仁在《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中谈到他的读书时,则说:“……真正引起了我的兴趣,百读不厌的,倒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先先后后总读了一百多遍(一本正经地看)。我看《红楼梦》,不如俞平伯师那么多,只有七十多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读了四五十遍。”(辑)熊十力、曹聚仁谈读书  相似文献   

9.
我喜爱的书     
<正>我看过一些名人所列的自己喜爱的书的名单(书目),所列之书大多为中外名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写过《我最喜爱的书》一文,文中所列十类书,有所与众不同,这十类书是:司马迁的《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苏轼的诗文词、纳兰性德的词、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大多数人而言,李煜的词、纳兰性德的词,较难进入“最喜爱”范围,但季先生却将其列入“最喜爱”之列,说明他有与众不同的独特审美观与偏好。  相似文献   

10.
郑樵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文献学家,福建莆田人。一生不应科举,潜心钻研,博古通今,在诸多领域颇有建树,《通志》是其代表作,《校雠略》是《通志》二十略之一。郑樵在《校雠略》中总结自己搜书编志的经验,提出"求书八法",虽  相似文献   

11.
整理图书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极有价值的图书,沈钧儒先生的《中鱼集》就是这样一本书. 沈钧儒先生生于1875年,号衡山,是著名的革命老人,法学家,被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沈老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从小受旧的传统教育,曾参加科举,三十岁时中进士.但他没有走中国知识分子科举做官的老路,而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沈老参加过辛亥革命,参加过护法战争,又参加了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他反对过袁世凯称帝,反对过曹锟贿选,反对过孙传芳阻碍国民革命.  相似文献   

12.
孟建(江苏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电视系列剧《儒林外史》至今已完成了六部8集,包括《范进中举》、《两根灯草》、《王三姑娘》、《金陵才女》、《浦郎三妻》、《匡超人传》。这是南京电视台,也是我们江苏目前唯一的一部依据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儒林外史》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长篇小说中,《儒林外史》是惟一的一部“思想家小说”和“文化小说”。所以鲁迅说:“《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因此,帮助读者解决文本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进而深入阐述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便是摆在《儒林外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艰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编辑之友》2007,(4):F0002-F0002
《科举学导论》;《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语言教育论》。  相似文献   

15.
新出传记     
尼克松是20世纪中美关系的关键人物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政治家和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的多部著作,如《领导者》,《不战而胜》等很  相似文献   

16.
汪原放先生是我国第一个用新式标点和分段整理中国古典小说的老一辈出版家。从1920年起至1926年,他标点、分段出版了《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10多种古典文学名著,为祖国的文化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初,汪老退休之前,我在原上海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与汪老同在一个编辑组学习,听他谈过有关当时标点古典文学名著的情况,还看过他撰写的100多万字的《亚东图书馆六十年》。我想借《编辑学刊》的一角,介绍汪老整理《水浒》等标点本的一些片  相似文献   

17.
魏巍驾鹤西去了,新闻媒体刊发有关他的讣告性消息第一句话是:8月24日。曾创作文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著名散文家、小说家魏巍因病去世,享年88岁。紧接着见诸报刊和网络的许多回忆、怀念魏巍的文章中,几乎篇篇都说及他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可见《谁是最可爱的人》被大家不约而同地视为魏巍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他标志性作品.  相似文献   

18.
对清人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扌适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这一段话,我们特别注意到“时弊”、“士林”二词。“时弊”是指当时的八股取士制度;“士林”指的是士人群落。具体地从《儒林外史》来看则是士人们在八股取士制度下的诸种心态和行为。《儒林外史》写的是八股取士制度与士人的冲突(顺从或反抗);而在细读之下,我们发现吴敬梓其实在很多时候提示了社会习见对士人们的控制作用,以及…  相似文献   

19.
张謇不仅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与慈善家,而且是著名的学者,学识渊博,才思敏捷,一生撰文无数.除擅长科举场中的八股文体外,官场中的公文,社会生活中的政论文,以及用于文人唱酬或个人消遣的诗文,乃至专业性很强的水利或盐业论文等等,他都能笔走龙蛇,应付自如.不少文章当时就在社会上传诵,或在有关报章杂志上发表,其中绝大多数后来被《张季子九录》或《张謇全集》《张謇存稿》收录,但仍有部分文稿散佚在外.而在最近两三年面世的张謇文稿中,有一篇情形非常独特,所议主题关系重大,面世即获中朝两国官员重视,引发不同评价,但很快又在世上消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小说的几部经典著作之中,当今被议论得最起劲的大概要算《红楼梦》,它已被推到和太极八卦联姻了,虽非由小说形象演绎而得的哲理阐发,但至少已把大观园的故事从地上推到了天上。比《红楼梦》略早几乎同时代写出的《儒林外史》,照理在文化研究成为热点的今天更应得到学界的关注,却意外地相对冷落。这现象很不可解而又易解:因为《儒林外史》是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危机,尤其是拷问知识分子的灵魂的书,研究它的人是要把自己放进去的。泛泛而谈不成问题,倘要深入挖掘到底,看来不能没有思想障碍,因为那就是研究者要自己拷问自己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