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媒介文化自律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文化是大众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晚近中外有影响的研究,将媒介与文化两个关键词连用而形成的对现有文化现象的新表述。在中国,90年代以来这一裹挟技术和资本为后盾的同质文化,构筑了我们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倾向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mass)。总之,由传媒和文化媾合的媒介文化构成了循环的生产、消费体系,你我都身不由己地置身这种文化情景中,形成日常生活的仪式与景观。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中国现代影响最大也是争议最多的作家,这一方面与他自身思想的独特性、深刻性和复杂性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1949年以后国家政权(包括1949年以前的延安)将其纳入到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框架之中,塑造成为文化旗帜,推崇备至。鲁迅与中国共产党尤其是毛泽东的关系,更是鲁迅研究中一个经常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6月,云南昆明,晴。国内知名作家潘灵,在作家海男的工作室会见了《文化与传播》编辑部一行人。《文化与传播》执行主编万忆,同潘灵畅谈两个多小时,谈人生经历,谈文学创作,谈民族与区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本篇独家访谈,将带您了解一个在行进中寻找自我的孤独作家,了解他写作道路上的四次转型,了解他的文学创作对云南本土文化的传播。【本期对话名家】潘灵:男,布依族,1966年生,云南巧家人。曾任  相似文献   

4.
代洪波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3):53-55,129
比较字典式混排索引与分列式索引在编制与利用层面的优劣,探讨字典式混排索引在中国发展及衰落的历程,着重分析导致字典式混排索引衰落的内在原因: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指出其中包含两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如何避免传统文化消极方面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对学术文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背景2012年10月11日晚,瑞典文学院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诺贝尔奖,不仅是专业学术领域的认可,更是一种普世的权威尊重。尽管诺奖评选史上,也有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诟病,但依然不能动摇诺贝尔奖在世界上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地位。文学实力不仅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在国家形象构建上,起到更为  相似文献   

6.
文化安全,就是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的选择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抵制其他国家试图以他们的意识形态及其指导下的政治、经济、民主模式强加于本国的作法,防范其他国家对本国人民文化生活的渗透,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不被干涉,保持文化的民族性,维护民族的自尊心和凝聚力,并利用必要的手段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传媒在文化安全的维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美苏两国的冷战后期对待传媒在国家文化安全维护中作用的不同看法来分析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对加入WTO之后的我国传媒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席畅 《兰台世界》2016,(9):49-50
档案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体现,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文化对档案文化功能实现发挥巨大的影响。本文从文化功能的内容和文化功能发挥的途径两个方面分析了信息文化对档案文化功能实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多场合针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发表重要论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提升到如此高度,表明它已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它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等。媒体是文化软实力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后会无期》和《小时代3刺金时代》分别表现思想美和感官美,延伸了两个世界,同时虚拟出了两个世界。《后会无期》延伸了"边缘"的、人追求心灵真实的世界,表现出意欲脱离消费文化及其意识形态控制的人从行为到思想的尝试、反抗;《小时代3刺金时代》延伸了"主流"的、以商品美学为文化的中流砥柱的消费世界,其中的人心灵被剥削,处于异化状态。两部影片内容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对消费世界及其意识形态的迎合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读沈从文     
时代所能影响到的,更多的是一群平庸的作家。而一位作家——即使是一位天才的作家——想影响他所置身其中的时代,更是天方夜谭。一位天才的作家总不在当下的时代里。相反对时代有所影响的作家,怡怡是平庸的作家,因为他的平庸正好与时代的平庸合拍。每个时代都是平庸的。如果我们觉得某一个时代才华出众,无非是被我们发现了的几个不平庸的人给我们带来的错觉——我们把几个不平庸的人看成了那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1.
李勇 《新闻知识》2006,(8):20-22
历史观是如何形成的?毫无疑问,一个国家的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已经形成共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意识文化3种形态。“媒介文化是指在文化大系统中,媒介为影响人的主要方式而构成的社会亚文化系统”。①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对历史有不同的看法?是什么教会了我们的历史知识?又是什么误导着大众对历史的认识呢?也许从媒介构成的拟态环境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体系环境和符号环境。文化的构成从某…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多元文化交融的当下,作为社会文化形态之一的出版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亟待澄清。在梳理文化、意识形态及其关系之后,可以看出,出版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密切关系总体上表现为出版文化对意识形态的形塑与意识形态对出版文化的现实制约,因此出版文化难免不被"意识形态化"。出版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给我们以启示:出版文化发展理应是出版文化多样化与意识形态一元性的辩证统一;失去了多样性的出版文化就不会有活力,但否定意识形态对出版文化发展的一元化指导,出版文化就会丧失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编著是艺术生产系统中两个相互毗邻的子系统,反映在编辑学中成为两个重要范畴。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身的存在条件;同时又相互矛盾,在矛盾中互相推动。从艺术生产的角度看,作家是艺术作品自发的创作者,文艺编辑则对作家的创作进行选择,使之转化为社会艺术生产;从美学的角度看,作家的创作是一种审美活动,文艺编辑则对作家审美活动中传达出来的艺术信息进行社会接受;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看,作家是信息源,文艺编辑是传送者、传播渠道并充当“把关人”的角色;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看,作家是文化(艺术)价值的生产者,文艺编辑则将这一价值体现为商品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投资热潮势头渐盛,这事关整个国家如何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问题.但是,一提到文化产业,似乎体制或政策总是限制着它的红利的发生.是不是当“文化”和“产业”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在我们这样一个意识形态氛围比较浓厚的环境下,并不总像在西方所认为的那样顺理成章?毕竟,作为一种能够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虚拟经济的代表产业,同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既具有一般产业的经济属性,又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既具有传统产业的实体属性,又具有新的虚拟属性.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和业界都亟需一种适合于文化产业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新思维.我们从文化产业的核心驱动力切入,探讨了文化产业本身的虚拟性与其物质载体相结合而衍生出来的四维空间,并着重讨论了未来文化产业的几个重点投资领域.在这种新的思维下,文化不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而且也是国家新的财富增长方式和增长领域.  相似文献   

15.
吴兴河 《东南传播》2014,(10):52-53
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等四个层面内容。但是,我国目前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往往较多地追求文化产业产值,而轻视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提升,导致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比较薄弱。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强化政府主导和引导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不断做大做强具有较强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培养和吸纳优秀人才,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对网络文化的反思中.重视技术先进国家对技术落后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这种渗透的作用夸大。网络同其他传播技术一样.在意识形态影响中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意识形态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17.
王光宇 《传媒》2018,(8):44-46
"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客户端的普遍勃兴昭示着中国媒介已全面进入微媒体时代.依赖于媒介技术进步和先进媒介产品开发,微媒体在近年来的蓬勃之态表明其正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社会媒介样貌,改变着社会媒介逻辑.微媒体作为新媒体时代最为前沿的媒介形态,其在文化艺术形态领域的职能发挥也直接而显著地影响着当今乃至未来中国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设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并深入研究微媒体的文化意识形态使命,发挥微媒体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微媒体建构发挥文化意识形态职能的信息体系,推进服务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舆论引导,塑造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文化环境.这不仅是充分利用新兴媒介形态,推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更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有两种方式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罢,消遣只能是偶尔,如果把娱乐变为常态,那么尼尔·波兹曼的"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的可怕预言或许将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化工业的定义出发,通过分析物质、环境对人意识、思维的影响,透析出文化工业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意识形态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化工业的实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经历着异质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可以预见,文化安全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但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通过立法措施建立文化安全屏障,将危害降到最低。冷战结束后,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指出,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文化’之中",卢梭《社会契约论》的这句开篇名言,也道出了文化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对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安全是稳定发展的精神前提,也是必须坚守的精神阵地,"文化是国家和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