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旧时科举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并不少见。夹带、照抄、替考、收买考官……作弊手法亦是多种多样。对作弊,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如:枪替,指请别人代考,就是我们常说的顶考。枪手,指替别人参加考试的人。割卷,指买通考官,在阅卷时调换试卷。为防作弊,古时考试曾采用过糊名、誊录等方法。糊名,就是将试卷上考生姓名密封起来;誊录,就是把考试试卷另誊写一份供考官评阅,以免考官辨认笔迹。古时的考场也处处体现出对作弊的“恐惧”。明清的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一般建在城内东南隅。贡院内建有明远楼,为考试时供监试、巡查等官登临眺望,防察考生、役吏有作弊举动,又以荆棘遍置围墙上,所以又有人把贡院称为“棘闱”。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每  相似文献   

2.
一场考试结束后,我们常常能看到考场记录上“一切正常”的字样,但细心看来,表面上一切正常的考场上难道真的一派祥和吗?在规定的时空内,从考官的价值观出发,诚然有可能一切正常,但是绝对不可能什么事情也没有上演。有人隐秘作弊而考官浑然不觉,有人惊见试题熟稔而窃喜在心。然而,在考场记录的叙事过程中,简单四字便武断地固化了异常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一 讲完“为什么贴身穿的衣服最好是白色?”,“知识加油站”里,一位年轻母亲在回答儿子的提问:“即使是白色和浅色的衣服,在第一次贴身穿之前也要用清水漂洗一下才好,因为在衣料、衣服的加工过程中很难保证全都是清洁的。”听着这温馨的话语,仿佛看见那位母亲正在洗刚给儿子买回的几件衣服。 这是一套你能感受到人文关怀的书。  相似文献   

4.
当一个女人说她没有衣服可穿,她是说没有新衣服穿。当一个男人说他没有衣服可穿,他是说没有干净衣服可穿。我发现,在家务活的男女分工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观念也与时俱进了。一些家庭里,男人也开始掌厨,往往还手艺不错。很多男人也参与带孩子,爸爸专用的婴儿包成为母婴商城的畅销品。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克·布朗称:适当地选择衣服,有改善情绪的功效。他们认为,称心的衣着可松驰神经,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但是在情绪不佳时应该注意"四不":1.不穿易皱的麻质衣服。不少专家认为,在情绪欠佳的日子里,不要穿容易皱的麻质衣服。易皱的衣服使人看起来一团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2.不穿硬质衣料衣服。硬质衣料衣服会让你感到僵硬和不快。此时最好是穿质地柔软如针织、棉布等衣料做  相似文献   

6.
炎热的天气里,还有什么比清爽的沙拉更能挑动我们的味蕾?还有什么比沙拉更有助于女人们的美丽、优雅、健康?它带给读者一个美妙的期待:从第一天第一道沙拉做起,10周后迎来一个崭新的自己。我在做营养师的这些年里,被女性朋友问到最多的就是——吃什么能减肥?她们经常抱怨:看着靓丽光鲜的衣服无法穿上;望着餐桌上的美食不敢下筷子;和朋友合影的时候唯恐脸大不上镜……我想也许你也有同样的顾虑吧?其实有很多男性朋友也会来问同样的问题。看来减肥瘦身无疑是一种潮流和时尚,是人们追求健康与高品质生活  相似文献   

7.
●要题文一致新闻报道如同穿衣戴帽一样 ,要做到表里如一 ,配置得体。倘若上穿一件长衣服 ,下穿一条小短裤 ,或者外穿一件西服 ,内套一件烂衬衣 ,就要闹出笑话来了。这就要求新闻报道要做到题文一致 ,不能题目是一回事 ,报道是另外一回事 ,也不能戴上一项“大号帽子” ,里面塞满破烂东西。4月13日三版刊登的“框新闻” :《日读千字 ,周写一文 ,月看一书 ,年学一技》 ,版面上作了突出处理 ,见报后的效果并不理想 ,有读者指出 :作者把功夫下在了琢磨题目上 ,内容却一般 ,没有多少新东西 ,给人一种凑合的感觉。日读千字 ,原来是读千字报纸文…  相似文献   

8.
儿时过年     
<正>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新年一到,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还能放鞭炮。一进入腊月,年的脚步就一天天加快。腊月初八喝了腊八粥,年味就浓了。鞭炮的清脆声在房屋顶上炸响,童年的天空闪亮起来。三九、四九凌上走,天出奇的冷。家门前水塘里结了厚厚的冰,孩子们在上边滑来滑去。这时候,学  相似文献   

9.
一天整理我的衣物时,发现很多衣服在过去的岁月里根本就没怎么穿过,更有些衣服在衣柜里从新的放到旧的一年到头下来,压根儿就没碰过.这时,我不由地想起了那句流传甚广的话:"女人的衣柜里总是少一件衣服."是啊,我们总是在追求更好的,更多的,更华贵的,以便迎合我们的时尚品位和社会地位.可是看着衣柜里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衣服和裙子,回想着那些真正穿过它们的时候又有多少呢?许多衣服买来了,我只穿过一次就扔在一边了,还有些衣服只是凭着自己一时高兴,头脑发热时买下来的,买回去后发现又不合自己心意了,就放在那里垫衣柜了.日积月累,这些衣服占据了我的衣柜,这才发现我平时真正穿的衣服实在没几件,那么那些不常穿的、被我浪费在一边的衣服,想起来就让人觉得可惜,一种深深的遗憾不由得从心底而升.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曾经在一个聚会中试图躲避一个身着穿了几十年的、懒散的完全不合场合的衣服的知识分子,你就能明白很多读者翻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全国有140万考生走入2010年考研初试考场,其中有近26万考生将竞争北京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资格。今年考研,作弊考生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污点将被首次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伴其终身。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把报纸比做一个人,视觉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的衣服。一直以来,"全国党报长得一个样",这是很多读者对党报的普遍评价。而这其中,不仅有新闻内容上的雷同,在报纸的品相上同样缺乏个性。此次辽宁日报改版,视觉中心的任务就是让辽宁日报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鲜活生命,每天为其量身定做最得体、最恰当的衣服。  相似文献   

13.
风格与嘴脸     
尹吉男  纪宇 《出版参考》2004,(11):16-17
当一个大胡子,长发,衣服穿得有点脏的青年自称是来拜访的时候,不用介绍,我已猜出这是一何所谓的现代艺术家。虽然文字没有写在额头上,但是说明身份的标志无处不在。形象一旦可以让读书人进行分类,本身也就成了让大家一望便知的躯壳,表面化到了省事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修补欠缺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我在沈山线旁的一个叫赵家屯的小镇子上学习裁。学完以后,要自备布料练习裁剪。由于家里穷得连样的衣服都穿不上,所有的布料都是亲友们你一块,两块的凑起来的,等做成衣服后再给亲友们。在裁剪女做上衣的黄绿相间的花格布料时,一不小心将前片部剪了两个对称的四厘米长的口子,当时我就傻了。我一夜没有睡好觉,剪坏的那块布料可是嫂子用二个鸡蛋从供销社换回来的啊。可怎么向嫂子交待呢?师劝我不要着急,看能不能想办法补救一下。我当时他启发,突发奇想:在剪坏的地方想办法镶上其它颜的布料,也许会使衣服更适合小孩穿,把侄…  相似文献   

15.
内心的尺寸     
星竹  小浩 《出版参考》2007,(12):1-1
买衣服时,我们常常不一定就能买到十分合身的,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新衣服长了一些.或是短了一些而感到别扭。但穿上了,时间一长,我们居然一点点地适应了这种短或是长.甚至屈从了这种短或长。慢慢地,我们的内心还会转变,要是穿得短款,我们便会以为,穿短款的衣服才合适我们。反过来亦是如此。而这个时候,我们却完全违背了当初买衣服时那个内心的固有尺寸。  相似文献   

16.
固有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被打破,改革的过程伴随着疑惑。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课程改革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应试教育”的误区?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一些什么样的未来人才?与之相应的考试制度应该如何变革? 有一位家长曾经非常激烈地反映:“国家搞课程改革我们支持,但说实在话,我们也很害怕,改革不是科学实验,失败了还可以重来。如果不成功,我的孩子岂不成了改革的牺牲品?”三年后的2007年,第一批进入课改的学生将坐到高考的考场上。一个据说来自国家教育部的好消息是:“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表示,课改区单独出题,绝不让考生吃亏。”  相似文献   

17.
风格与嘴脸     
尹吉男 《出版参考》2004,(32):16-17
当一个大胡子,长发,衣服穿得有点脏的青年自称是来拜访的时候,不用介绍,我已猜出这是一位所谓的现代艺术家.虽然文字没有写在额头上,但是说明身份的标志无处不在.形象一旦可以让读书人进行分类,本身也就成了让大家一望便知的躯壳,表面化到了省事的程度.在中国,除了装扮成一个小偷还比较难之外,装扮什么都不困难,有不少标准形象可以模仿.诈骗犯在生活中每每得手就是证明.  相似文献   

18.
撞衫记     
在很久之前,大概是中学,看过《上海服饰》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女主角买了一件百分百满意的衣服,想着要等某个重要时刻再穿去公司一鸣惊人。没料第二天就发现办公室另一女孩穿了同样衣衫来。该同事瞬间成为全场焦点,自信心倍增,并以此作为进入有品位圈子的门票,职场也一路春风。而女主角为了避免“模仿秀”嫌疑,只好将美服压箱底,工作的风头也被人抢去,从此郁郁无为,最后选择离开公司。我的天。10年后居然仍记得这“童话”。而那时候觉得,职场真是个孩子气的地方,会相信一件衣服的魔力。  相似文献   

19.
奇特的军服     
常见的军服有军常服、礼服、作战服、飞行服、潜水服等,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军服。能驱走毒蛇、蚊虫的军服这种军服用一种特殊的药液浸泡后,再经过特殊物质处理,穿到身上时,衣服会放出一种令毒蛇、蚊虫害怕的气味。当毒蛇、蚊虫距衣服2米左右时,就会有强烈的“逃生”反应。能当做食品的军服这是一种仅供侦察兵穿的由特殊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合成的衣服。一件上衣能够保证一名士兵六  相似文献   

20.
公文写作,和文学创作一样,忌落俗套.那种千篇一律、照抄照转的东西,是八股余孽,没有人愿意看.有这样一则故事: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上写了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