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是初中语文第五册《隆中对》里的一句话(该文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一种意见认为:“刘、张两人均系当时益州地区军阀。刘为益州刺史;张据守益州北部之汉中郡。”“刘、张弱点之一:政治腐败。刘糊涂无能;张不惜民力。”“弱点  相似文献   

2.
铜僧同志在《我对‘硕鼠’一词的理解》一文中,认为“硕鼠”就是“蝼蛄”,认为把“硕鼠”译成“大老鼠”或“土耗子”,都是错误的.“硕鼠”是“蝼蛄”吗?把“硕鼠”译成“大老鼠”或“土耗子”,都是错误的吗? 我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看法,特提出来和铜僧同志研究、探讨. 魏风《硕鼠》中的“硕鼠”,如果单从这个词的本身来考察,那么,“硕鼠”就是“田鼠”。硕,大也。因此把这种伤害农作物的小动物——“田鼠”,译成“大老鼠”或“土耗子”,都不能算错。请查阅一下《尔雅新义》、《毛诗传笺通释》和《本草纲目》,便可明白. 《尔雅新义》卷十九:“鼫鼠。硕,谓民力之普存也,故诗以刺其君重敛。”(1937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五册《隆中对》一文里,有这样几句:“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课本上的注释是:“[刘璋暗(àn)弱]刘璋(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张鲁在北]张鲁当时据有汉中,在益州北面。[殷]兴旺富裕。[存恤(xù)]  相似文献   

4.
“夷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光明日报》在七九年九月四日《史学》专栏发表了蒋福亚同志《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吗?》一文(以下简称蒋文),对上述传统的看法提出了疑问。该文所做的考证和分析对于澄清这一问题自然是有益的,但该文的论证和结论仍不足以服人,现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与蒋福亚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5.
《安徽教育》(1993,1——2期)刊登了许青山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是对偶吗?》一文。认为“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不是对偶句,其理由是“词性不相对”。许同志还认为构成对偶句的条件是两个(“词性相同”、“字数相等”)。我们觉得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集》卷一有《与张鲁书》残文,云:“灵仙养命,犹节松霞,而享身嗜味,奚能尚道”?此虽仅存十七字,然所含讯息犹丰。今据此钩索综合,试说明诸葛亮与道教的某些关联,请诸位专家指教。诸葛亮与张鲁原来并无交往。建安十九年(214)诸葛亮受命自荆州率兵攻刘璋。不久,刘备得益州,“诸葛亮为股肱”。次年,曹操攻汉中,鲁降之。在这之前,刘备、诸葛亮等曾经打算联结张鲁,  相似文献   

7.
串鞭炮     
《新作文》2004,(4)
下面的鞭伽dn)炮印do)被打乱了,你能重(ch6ng)新瑕(j idng)它们串〔chudn)好吗?串好以后鞭炮才会响呀!天刚口.奶奶就去菜场买菜了。姑姑家养的老母又宾!各样的玩具。小河的水是(答案本期找)0的,河边“‘是0的。答案《串鞭炮》:公园里的菊花真美丽;睡觉前妈妈常常给我讲故事;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串鞭炮  相似文献   

8.
怎样对待“资本主义的东西”?──与李洪祥同志商榷马群林李洪祥同志《初三<思想政治>有几点值得商榷》(以下简称《李文》)一文的第二部分是:“对资产阶级的东西和资本主义的东酉我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吗?”对《李文》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李文》说:“课本在第...  相似文献   

9.
1994年第3期《语文教学通讯》刊发了吴海泉同志的文章《两个“务必”不是中心论点吗?——与黄智生同志商榷》(后简称为“吴文”)。该文认为《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后简称为《继》)的论点是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其理由有三条。 第一条是“黄智生同志认为统帅全文的基本观点的那句话(即‘巩固这个胜利,则是  相似文献   

10.
读者罗智华,张承志,林俊杰,叶欣,林昌必,岳泰,鲁创敏,曾凡智,王和金,刘俊峰等同志来信对《化学教学》1984年5期“碳酸钙是强电解质吗?”一文中的一些说法提出不同意见,据此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来商榷。  相似文献   

11.
夏怀玉同志在《湖南教育》1993年第3期《这是一个比喻句吗?》一文中认为“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拟人句,而不是比喻句”。我觉得还有商榷的必要,理由如下:一、我同意夏怀玉同志的第二点理由,这句话确实是一个省略句。在“赶集”的后面省略了“的人”二  相似文献   

12.
在《词源》中,“同志”的第一个义项是“志同道合”。《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第二个义项是“同一志向的人也称同志”。汉代王充《论衡·自纪》:“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濁操伤行?薄逗蠛菏椤ち跆沾罚?“所与交友,必也同志。”《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探春在给宝玉的花笺中写到:“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同志”之义由“朋友、志同道合的人”演变为“为共同…  相似文献   

13.
颜维奇 《师道》2005,(5):26-26
《桃花源记》一中,“外人”一词共出现了三次:“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三个“外人”意思都一样吗?九年级语上册(苏教版)《桃花源记》一对“悉如外人”中的“外人”的注释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也就是说,教材对上述三个句子中的“外人”的解释是一样的。真是这样吗?笔以为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21,(6):58-64
陈大文《楚辞串解》是稀见的清代楚辞学著作。与陈大文生平相关的文献记载稀少,学术界对他知之甚少,且存在混淆同名者的情况。通过考辨史料,可以得知陈大文为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江西宁都州石城县人。陈大文《楚辞串解》一书体例特别,仅包含《离骚》《远游》《国殇》《礼魂》四篇,“串解”主要针对《离骚》一篇。他从宏观叙事的角度把《离骚》分为前路、正面、后路和总段四个部分,认为屈原是真正接续儒家圣人之道的传人,由此将《离骚》纳入温柔敦厚的诗教中,直接否定屈原有怨情。同时,陈大文还认为《招魂》是宋玉招其师屈原魂之作,并大贬宋玉“持禄保身”,有负良师。  相似文献   

15.
“徒法不能以自行”出自《孟子·离娄上》第一章 ,原句是 :“故曰 :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能以自行。”对孟子这句话的解读 ,学界历来众说纷纭 ;但宋代大儒朱熹和清代张岱、焦循等以及不少近人的解读 ,都是值得认真商榷的。据《孟子·离娄上》的上下文甚至《孟子》整本书以及孙、赵岐等人的有关注疏 ,“徒法不能以自行”不是指“法”离开了“善”就不能“行”,而是指“法”离开了人的运用就不能“行”,就不能自己运作起来。孟子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强调“善”的重要性 ,也不是强调“法”的重要性 ,更不是强调“善”与“法”相结合的重要性 ;而是强调人的“推行”的重要性 ,强调人的“运用”的重要性 ,强调人“行先王之道”的“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大家知道,有个时期人们比较普遍地认为,辩证法只有对立统一这一个基本规律,没有否定之否定规律。一九七四年出版的《哲学名词解释》一书,用“肯定和否定”这一范畴条目取代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打倒“四人帮”以后,绝大多数同志承认了否定之否定规律。但有些同志认为,这一规律既可以叫否定之否定规律,也可以叫肯定否定规律。近年出版的《辞海》也在“否定之否定规律”条目中说:“否定之否定规律”亦称“肯定否定规律”,而在“肯定否定规律”条目中说,即“否定之否定规律”。似乎两种称呼是一回事。真是这样吗?否。怎样称谓这个规律,并不仅仅是名词概念问题,而是涉及到对这一规律实质和特点的理解问题,涉及承不承认它是辩证法的普遍规律的原则问题。古语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有给这一规律正名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成人素质教育”的思考——兼答《“成人素质教育”不易提吗?》○杨光钦《中国成人教育》1998年第3期刊载了一篇与李兴洲同志《“成人素质教育”辩析》(以下简称《辩析》)一文进行商榷的文章,题目是《“成人素质教育”不宜提吗?》(以下简称《不宜提吗?》...  相似文献   

18.
方立天同志发表在《教学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的《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的真理标准观》一文中说:“墨子是从唯物主义出发对这个问题提出比较系统的见解的第一个哲学家。”墨子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吗?墨子的“三表”说是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吗?我们认为这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一) 方立天同志把墨子列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我们认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墨子的世界观是宗教世界观,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老爷是万能的,能主宰宇宙万物。  相似文献   

19.
初中一年级1、什么是“傻”?不聪明、不明白叫傻;糊涂、不知变通也叫傻。人人都可能有傻的时候,你呢?请以《那时真“傻”》为题,讲讲你的傻事。2、《这,不能告诉你》人人都有不能告诉人的事,你有吗?为什么不能告诉我们呢?初中二年级1、这里有一串脚印,深深浅浅,歪歪扭扭,但却清晰可见。你能以《一行歪歪扭扭的脚印》为题,讲讲有关这串脚印的事吗?2、大楼门前停放着一长排自行车,不知怎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习》2006年第12期刊登了《“诸于”连用有语病吗?》一文,认为“诸”一直都有“之”的意思,因为“诸”有“之”义,所以“诸于”可以连用,不存在赘余语病,是符合语法规范的。笔者以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诸于”不好连用理由更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