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清代咸丰十年 (1 86 0 )张锡瑜校刻《钟记室诗平三卷》付梓以来至今 ,中国《诗品》研究走过了一个“W”形的所谓“双曲”行程。从张锡瑜的有全校全注的《钟记室诗平三卷》问世以来 ,至民国初年 ,这 6 0年中 ,虽有晚清著名词人郑文焯手校、点评的《津逮秘书》本《诗品》 ,但似张锡瑜那样在“高起点”上校注《诗品》的 ,却后不见来者。张氏之作 ,遂成“近代”《诗品》研究中的唯一名著 ,突树高标于荒漠之野。1 92 6年 ,陈衍氏《诗品平议》(2 0世纪末出版 ,以下简称《平议》)的刊载、张陈卿氏《钟嵘诗品之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的出版 ,…  相似文献   

2.
《钟嵘诗品校证》,南朝鲜汉城大学中国文学教授车柱环著。车氏是书,广收博取,精思卓识,往往见焉。今择其尤者,略表一二。一、《中品·序》之错简。今坊间通行之陈延傑《诗品注》本,盖承何文焕《历代诗话》本之例,以三序冠于篇首。原本《诗品》,则每品之前各冠以序。  相似文献   

3.
《诗品》平议 石遗《北平晨报·芝园》1920年至1931年钟嵘《诗品》平评 陈衍《国学专刊》第1期第4期1926年12月《<诗品>平议》后语 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附录读《诗品》陈延述《东方杂志》第23卷23期1926年12月评右直《钟记室<诗品>笺》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附录评陈延杰《诗品注》录舟(许文雨)《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7月9日《诗品》补 陈延杰《中央大学半月刊》第9期1930年3月《诗品》释齐(许文雨)《大公报·文学副刊》第134期1930年8月4日钟嵘《诗品》校读记 钱基傅《小雅》第4期1931年《诗话丛语·钟嵘〈诗品〉》郭绍虞《文学》第1卷第2号1933年9月读钟嵘《诗品》札记 王叔岷《国文月刊》第5卷第1、2期1934年11月钟嵘之汉魏以来之诗派 沙少海《珞珈》第1卷 第4期 1934年4月钟嵘生年考 路百占《河南大学校刊》第168期1936年  相似文献   

4.
钟嵘《诗品》为中国品诗之祖、诗话之源,而清诗话则代表了古典诗学的鼎盛与繁荣。本文结合量化分析和学理分析,拟把作为源流关系的钟嵘《诗品》与清诗话略作比较观照。通过《诗品》对清诗话影响概观、《诗品》对清诗话诗学理论的影响、清诗话对《诗品》诗学理论的反拨三个层面的研究,探讨了《诗品》影响清诗话的综合状况。  相似文献   

5.
钟嵘《诗品·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转引南朝宋人刘敬叔《异苑》卷七云: 初,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谢玄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钱塘杜明帅”,陈延杰《诗品注》、古直《钟记室诗品笺》、许文雨《诗品讲疏》、叶长青《诗品集释》、肖华荣《诗品注译》、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向长清《诗品注释》、徐达  相似文献   

6.
前人少有从结构层次的角度解读钟嵘《诗品》品文者,今试从内容和品评方式两方面所显现的结构层次特点入手,对《诗品》品文的有关条目进行文本的校注释译,并在此基础上稍作理论发掘,从而为《诗品》品文中的某些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证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前人少有从结构层次的角度解读钟嵘《诗品》品文者,今试从内容和品评方式两方面所显现的结构层次特点入手,对《诗品》品文的有关条目进行文本的校注释译,并在此基础上稍作理论发掘,从而为《诗品》品文中的某些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证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祖保泉教授和陶礼天博士合著的《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新近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祖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论研究专家 ,在《文心雕龙》和《二十四诗品》研究方面卓有建树 ,2 0世纪 6 0年代初出版的《司空图诗品解说》海内外广为流传 ,后多次重印。美国学者刘若愚所著《中国的  相似文献   

9.
《诗品平议》是陈衍专论钟嵘《诗品》的作。陈衍对于《诗品》以批驳为主,眼光挑剔。究其原因,陈衍是在以“学人之诗”思想衡评“诗人之诗”之论。《诗品平议》是陈衍“学人之诗”诗学思想的一次评论实践,浸染了清末学术风气,也体现了陈衍自己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10.
钟嵘以《诗品》向沈约求誉而遭拒绝 ,其原因是沈约已年愈古稀 ,体弱多病 ,又与梁武帝萧衍矛盾激化 ,处在抑郁心态 ,已无力无心读《诗品》。钟嵘修订《诗品》对沈约的评价公允 ,并非排抑。  相似文献   

11.
陈尚君、汪涌豪二君作《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从思想、文风、著录、用字等方面论证了《诗品》乃是明末人据元人所作移花接木,改题作者姓名而成的。 我个人信服他们的考证,因为我也看过不少宋人的文集、笔记,的确未看到有提及司空图《诗品》的。但是,“说有易,说无难”,也许他们提过了,你未能经眼;也许提及的文字佚失了,你不可能寓目。因此,二君的辨伪之作发表,学术界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二君的文章中,有一节专论《诗品》有多处用宋以后诗文,以此作为《诗品》晚出之证。但维护司空图著作权的人会说,不是《诗品》用…  相似文献   

12.
1925年陈延杰撰成《诗品注》一书,为钟嵘《诗品》的研究拉开了序幕,迄今为止对于《诗品》的研究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九十余年的研究历程中,《诗品》对于陶渊明的品第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钟嵘在《诗品》中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将陶渊明置于中品,唐以后,特别是宋、明、清以来的一大批学者为陶渊明叫屈并纷纷著文以批判钟嵘品第之失。在文学研究当中对于陶渊明所持有不同的批评态度,是批评家个人的主见,还是受其背后某种共同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的左右?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文论史上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以自然之"实"写诗品之"虚"的表达形式,使得读者倍感诗意美。而在诗意之后,又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本文主要从《二十四诗品》中的自然观、人生观、宇宙观三个方面挖掘其生态智慧,看《二十四诗品》是如何奏响这曲生态牧歌的。  相似文献   

14.
王琳琳 《考试周刊》2010,(31):33-3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个繁盛时期。既产生了"体大虑精"的《文心雕龙》,又产生了中国诗学的开山之祖——诗品》。《诗品》对中国诗学的影响,《尤其对诗话这种诗评体制的影响巨大,本文就试将《诗品》与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话作品《六一诗话》进行比较,来管窥《诗品》对《六一诗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论诗专著。其作者钟嵘稍晚于刘勰。人们一般将《诗品》和《文心雕龙》并称六朝时期中国古典文论的“双璧”。清代学者章学诚称 :“《论品》之于论诗 ,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 ,皆专门名家 ,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 ,《诗品》思深而意远。”(《文史通义》)足见《诗品》之重要。《诗品》中最瞩目的核心理论 ,人们探讨也最多的应该是其“滋味说”。以“味”论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滋味说”可说是源头 ,其后 ,唐代司空图的“韵味论” ,宋代苏轼的“至味论” ,乃至清代王士礻真的“神韵…  相似文献   

16.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7.
“王官谷里唐遗老,总结唐家一代诗”(清杨深秀《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五十首》),唐末司空图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理论素养,自觉地运用儒、释、道,特别是道家的哲学美学思想作指导,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诗歌理论成就,全面研究了诗歌艺术的基本规律,写下被后人称之为“诗家之总汇,诗道之筌蹄”(清孙联奎《诗品臆说》郑之钟序言)的《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诗歌哲学美学理论。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臆说《诗品》对创作主体修养的论述,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8.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9.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20.
《二十四诗品》是司空图的绝美艺术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占尽风流的理论创作。其文飘逸洒脱、自然流畅、蕴藉深远,成为后世文人进行诗歌创作的理论参照,并且对鉴赏诗歌艺术风格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对比诗品文本与庄子学说,探讨诗品中的神韵之味及其庄学源泉,可以对《二十四诗品》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