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蜡催化裂化”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重要的演示实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按教材中的方法,不仅耗时多,现象也不够理想.本文设计了石蜡热裂化的微量化实验,并且在催化剂的选择和填装等方面对石蜡催化裂化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金怡 《化学教与学》2013,(12):95-95,93
作者按教材所给实验证明氨分子运动时发现该实验耗时较长、现象不够明显、污染较重等不足,于是作了些小改进,将该实验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减少药品使用量,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是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第 5 0面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 .通过随堂演示 ,探索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把抽象的物理原理寓于简单的实验之中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对这一实验装置做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足 ,并且因此影响了实验效果 .笔者认为该实验如再稍加改进 ,其效果将会更好 .现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 .图 1(a)、(b)所示是教材中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 .该实验的操作方法是首先用夹子夹住两车尾部的细绳 .接着打开夹子 ,两车同…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 甲烷的制取和燃烧实验是现行高中及中师化学教材中两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在中师化学教材中还安排了学生的分组实验.但由于这两个实验的难度较大,效果欠佳,一直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难点.笔者也曾多次地按照教材上的操作方法进行演示实验和组织学生分组实验,但始终未获理想的实验效果.归纳起来,这两个实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演示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只有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实验.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演示实验效果不太明显,有时为了增强演示实验效果还要在水中添加牛奶之类的物质.在讲这节课时,经常有学生问:"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又会怎样传播呢?"为了增强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感性认识,笔者设计制作了演示教具"光沿直线传播演示仪"并用于教学,它可以综合演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和同一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解决了教材中只能演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水)中传播的难题,且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判断光是否沿直线传播,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范例.人教版教材介绍了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摸索实践发现:用白炽灯做小孔成像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晶体熔化实验是一个操作难度较大的实验,在过去的物理教材中常用萘或其它材料做实验,实验的效果欠佳.在现行华东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安排在初三学年度之首,采用冰来作实验.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植物学>中"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一实验中,介绍的实验材料是天竺葵,它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材料.但是,许多乡村中学都难以找到它作为该实验的材料.我们发现选用大豆叶片作为光合作用实验的材料,也能得到同样理想的实验效果,其优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情景描述: 学习"统计"后,教材安排了一节内容:运动与身体变化.我与同事交流发现,他们布置学生自己课后去完成,对学生是否去实验、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则不再问津,其效果可想而知.而我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提前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在表中填好姓名,讲清实验注意事项,之后从学生日常的体育活动中提出问题:"我们的身体运动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了两次实验.  相似文献   

10.
以实验安全、清洁为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理念,对现行教材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和改进.改进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在全封闭的实验装置中进行,克服了教材上存在的实验缺陷,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反冲》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认识反冲现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在实验材料的设计及方法上作了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教材上“喷水反冲”实验,是利用水喷出后的反作用力推动塑料瓶旋转,但在课前的准备实验中发现反冲效果不明显(如图A)。我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2.
<正>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部分实验,存在着趣味性不强、环境污染严重、药品大量浪费、效果不明显的缺点。我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运用化学原理,对一些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得实验装置微型化、实验现象直观化、实验效果趣味化。一、分子运动现象实验的微型化设计初中教材中一般采用"氨水扩散实验"(如图一)。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物实验中,有多个实验需要将动、植物的组织破坏,教材中都用研钵、石英砂来完成实验的.实验中材料使用量大,而且实验时间长、效果不尽人意.笔者在实验中使用了多功能搅拌机,省时、省物,而且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人教社高中物理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68页有一个重要演示实验:通电导线之间通过磁场发生作用.在实验中,我发现该实验只有在两导线中电流足够强时,现象才比较明显.而一般的教学电源又难以提供极强的直流电流(15 A以上),在常规实验中,现象不够明显.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运用了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设计了一种用强脉冲电流来进行该实验的装置,实验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5.
高中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的"用教材",并成为新教材研究的实践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中的实验的呈现形式有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以先知者的身份告诉学生结论,导致学生对科学理论的建立过程的理解存在着不到位的现象.为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的做一些改进,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石蜡油分解产生烯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是一个探究性实验,但按教材所述方法进行实验,存在明显的不足:分解产生气体的速度慢;高锰酸钾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慢.经实验探究发现,用无水氧化铝或铝片作催化剂,采用注射器逐滴滴加石蜡油于分解装置中进行该实验,可获得较好的石蜡油分解效果,且分解速度快;若将铝丝拧成绳状,加热后直接插入石蜡油中,再向石蜡油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振荡数次,发现高锰酸钾溶液能很快褪色.实验改进后操作方便,耗时短,很适合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17.
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必修2(2007年7月第3版),第68~69页:乙烯分别通入试管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笔者认为,教材需要的乙烯气体往往是现场制取的(教材附带的演示实验光盘中同样如此),这样费时费劲,很不方便:而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配制费时,并且四氯化碳有毒、气味难闻.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作以下简单的改进,可使实验效果明显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8.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五章关于生铁的冶炼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该实验在教学中一直都不太好处理,刚开始在应用教材进行教学时,笔者按照教材装置演示实验,课堂效果不好,原因有:第一,装置连接复杂,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在左端接上储气装置或一氧化碳的制备装置,用到的仪器太复杂,搭建装置很不容易.第二,实验时间较长,消耗的气体较多,多次实验中都需要消耗CO气体315 mL以上.第三,实验效果不是很好,当拆下装置观察粉末时,粉末中仍然有一些固体为红色.  相似文献   

19.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进行对比教学,是以实验操作和观察为基础,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对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类似现象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在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 2年修订版)教材中,同样一个电路设计在教材中安排了三个探究实验:一是第十七章第1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二是第十七章第3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三是第十八章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如果教师能在实验中利用电路图相同这个特点,进行对比教学,效果将明显增强,从而实现课堂高效.  相似文献   

20.
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的实验课题,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流程清晰,实验仪器、材料、药品等在课前准备时间短,便于学生重复实验。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组学生生搬硬套教材中的操作步骤,没有掌握操作要领,导致实验失败;而有的组学生反复尝试,不断改进操作步骤,实验效果很好;有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