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阳 《广东教育》2007,(7):149-150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从本质上讲是学校体育自身的"大课堂",是学校体育的"正业".由于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环节,那么作为学校体育"正业"的课外体育活动与终身体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对终身体育习惯、意识及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框架内,开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互动,是时代的要求,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相伴随的.以"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体育理论"和"终身体育的理论"为支撑,从组织形式到活动内容,构建多元的、多层的融合互动,资源共享,把学校体育送到社区和家庭,把社区体育引进校园,从体育活动的相互交流到体育精神的相互影响,实现学校与社区体育文化的共同提升.加快"让学校回归社区"的进程,创建和形成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提出后,体育与健康关系的探讨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界关注的论题,体育功能的再认识随着《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贯彻再一次变成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本文试图从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角度探讨如何适应学校体育功能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健康中国"的视角出发,对新时期学校体育的使命进行了诠释与剖析,结合"健康中国"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使命应该有以下三点:一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二是强化学生体育道德的培养;三是体育强国功能的践行。为此,"健康中国"的总体战略目标下学校体育发展的实施路径:第一,以"大体育"观强化学校体育的定位;第二,研制学校体育课程新标准优化体育课程;第三,完善体育竞赛体系与社团培育。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变异现象对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学校体育变异现象的产生.通过总结与分析发现,近十年来学校体育出现诸如"唯体育健康论"、"技术淡化论"、"学生绝对主体论"、"安全极端论"、"降低难度论"等观点和倾向.这些观点和倾向的出现,使学校体育在理论构架上、实践操作中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现象,导致了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被泛化、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被弱化、学校体育与体育课程逐渐被边缘化,这无疑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及竞争意识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一系列剖析,并结合健康中国的需求,提出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施策的诸多建议。研究发现,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当下学校体育改革缺乏对"实效"的关注、规避"训诫"教学、改革缺乏"学生本位"。为了突破当下困境,在健康中国新契机下,学校体育改革应该要强化"实效",加强"立德树人"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地位,重新审视"规训"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全面深化"减负增效"的当前,深入分析"减负"背景下的"增效"因素,理清"减负增效"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凸显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有利于学校坚决贯彻"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同时,学校体育应进一步拓宽"增效"途径,并在提升教师、优化组织、发挥优势等方面挖掘潜力、提升效率,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本文深入研究考试内容和方法,利用"学分制"的优势,结合学校体育现状, 把"学分制"运用到学校体育考试当中,充分发挥考试诱导教育的功能,使教育内容和考试内容相统一,推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实现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根本目的,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从学生的个体实际出发,发挥个体的体育优势和体育才能,更好地落实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竞技体育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9.
作为特定时期人们对学校体育根本的认识或看法,学校体育思想源于学校体育实践并对学校体育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由封闭、单维不断向开放、多维发展。作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缩影,它对新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新中国学校体育从"工具体育"向"生物体育"再到"人文体育"的实践跨越和转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学校体育教学必须在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深化改革、提高效率的"新体育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 建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模式体系.本文通过对国外部分国家体育教学模式的借鉴、比较,结合国内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认为目前学校建立以学生为本的"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适合中国国情,并能更好地实现"健康第一".  相似文献   

11.
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方面第一手资料的掌握者,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体育教师本身的科研水平,已经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发展的瓶颈,研究体育教师科研现状及其对策,将对体育教师科研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对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科研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总结对安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科研的影响因素,寻求解决方法,为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也应跟随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注入更多先进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应该结合信息技术拓展体育教学途径,改变体育教学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水平低下的现状。就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章经过对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效果的研究得出: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提高动作技能的完善度;可提高技战术的直观性;可提高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小组合作意识,真正体现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实证调研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课程建设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研究旨在要从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树立先进教育理念的高度上,从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层面上,从获取先进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角度上进行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课程改革;从而以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孕育学校体育文化,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打造品牌课程,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特色课程,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n preparing the future steward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 the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octoral students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o date, there has been scant scholarly inquiry into doctor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is an abundance of research related to doctoral training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literature more generally. Drawing upon this larger body of work, this article expands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theory to address the soci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doctoral students and faculty members. The case is made that effective doctoral trai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essential to securing the future of the profession. Provided is an overview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presentation of an adaptation to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theory that explains doctoral physical education socialization, and a discussion of ke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sues that academic leaders and student support personnel should consider.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doctoral physical education leadership and academic program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由传统模式转变,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展开。然而,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无论是CAI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运用、软件开发与应用等方面都已相对滞后,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选择,它能够满足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构建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学校体育,学校体育需要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构建体现生命关怀的体育课程发展目标,贴近生活实践的体育课程内容,展现动态生成的体育教学过程,建立多元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ro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mobility. It is assumed that attitud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that influences physical activity and, ultimately, mobility. A variety of factors and the way they impact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physical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In particular, the outcom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motor skill development and student skill level, and student attitude are presente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tudent skill development and attitude are interrelated and occur over many years both in and out of school. I conclude that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education must address attitude and be enjoyable.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pla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en contested in recent times and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its justification as part of school curricula seems to be marginal at best. Such justifications as have been offered, propose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is justified because of its contribution to moral development or because it is capable of being studied as a theoretical subject. Other justifications have centred on the embodied nature of the human being. In this article we draw on some classical thinkers, Plato, Aristotle, Aquinas, Augustine and Benedict, to argue for a strong, integrated view of the human person. From this it is conclude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necessary component of education and that a complete education therefore involves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is understood in a broad sense as a family resemblance concept which incorporates a wide variety of physical activities. Disciplined physical activity which enables individuals to gain those physical skills required for learning, it is proposed, is essential fo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Benedictine education, which involves hard physical work, reading, prayer and reflection, illustrates how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aspects of a person are to be integrated in order to attain the ends of the committed Benedictine monk.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前,党的教育方针只提"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后,曾有德智体美"四育并举"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之争,争论之后仍提"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改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①,江总书记强调了这个提法.②  相似文献   

20.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行的教学体制在许多方面 ,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 .根据高校体育现状 ,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