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健 《物理教师》2006,27(2):32-32
在高中《物理》(选修加必修)第二册第58页,有一个“做一做”“观察声音的干涉现象”的实验,这个实验所用人力物力和场地都较大,一般都不会组织学生去做.在原来的课本上是用音叉做“声音干涉现象的实验”,但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在课堂上做只能使少数学生绕着音叉转体验一下,对于  相似文献   

2.
韩静波 《物理教师》2006,27(6):34-35
本刊2006年第2期刊登的《一种观察声波干涉现象的方法》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对本人有很大启示,本人按其所述方法重复了实验,基本都能成功.其中对共鸣器的使用的确是放大声音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但是对于这个音叉演示的强弱相间的音效就是声音的干涉现象,本人却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3.
邵霖 《物理教师》2002,23(7):39-40
历来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教材都用音叉来演示声波的干涉现象 .由于这个实验正好是在水波的干涉实验之后 ,一些学生和教师很自然地把它和水波的干涉条件联系起来 ,研究音叉干涉的条件 ,由此出现了一些疑问和争议 .本刊也曾发表过有关文章 ,对音叉的干涉现象作了探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但我认为 ,疑问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还需继续进行讨论 .那末 ,用音叉演示声波的干涉究竟有什么疑问呢 ?难道它演示的不是声波的干涉而只是音叉发声的方向性吗 ?1 疑问的提出疑问是在讨论音叉的双叉股发出的两列声波的相干条件和讨论振动的加强点和减弱点…  相似文献   

4.
王彦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12):25-26
1.问题的提出 在1997年出版的高中物理试验本中,将音叉改为两个扬声器,并将室内演示改在室外演示,"在操场上安装两个相同的扬声器,它们由同一个声源带动,发出相同频率的声音时,也会出现声波的干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音叉声波干涉现象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振动的音叉发出四列相干波,在音叉周围产生四强四弱的干涉图像.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教材中,介绍了用音叉做声波干涉实验,但这个实验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完成实验后可以听到声音忽大忽小,但它却不是由于声音的干涉引起的.不少同仁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质疑.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我们现在可以在课堂中使用电脑演示、探究声波的干涉现象,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家中自已利用这个实验,对声波的干涉现象进行研究,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一、用电脑作为信号发生器,产生标准的正弦声波COOLEDIT 软件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声频处理和编辑软件,它可以生成、播放和录制我们所需要的声音,并可以显示出声音的波形供我们进行研究,是声学研究和声频处理的得  相似文献   

7.
冷国华 《物理教师》2004,25(1):8-29
声波的干涉实验是说明波的干涉现象的一个重要例子,由于声波是纵波,因此做好这个实验能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波的干涉.在物理教学中通常使用音叉来实现声波的干涉,但对该实验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效果的研究会发现其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进行改进. 1 音叉声波干涉实验的缺陷 音叉声波干涉实验通常是这样来进行的:敲响音叉,围绕音叉走一圈,或音叉转动一圈,在此过程中能  相似文献   

8.
陈立学 《物理教师》2007,28(2):53-53
旧教材中用音叉演示声音干涉现象的实验,由于其原理遭到了质疑,故新教材介绍了另一种观察声音干涉现象的实验(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57页),但该实验耗时费力,可操作性不强.是不是不能用音叉演示声音的干涉现象了呢?教学中,我依然用音又及共鸣箱演示声音的干涉现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中,音叉的共鸣实验采用了如图1所示装置,笔者在做该实验时,选用了多个标记相同频率的音叉两两进行实验,由于受制作工艺的影响,共振现象不明显,效果较好的其共鸣声也远小于原音叉的发声音,敲击音叉A后即使用手将其握住,也会因原声音在教室墙壁的反射滞留现象而影响学生听到音叉B振动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1仪器的特点及用途教具装置图如图1.(1)特点.本教具利用简单的器材,巧妙的构思,生动、直观地演示了声波的干涉现象.(2)用途.本教具可用于演示声音的共鸣、声波干涉加强与干涉减弱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马中江 《物理教学》2013,(1):28-29,27
物理实验的改进是一个在科学理论与方法指导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以声波干涉实验的改进为例阐述物理实验改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第三册 (必修加选修 )中第二十章“光的干涉”一节中 ,在光的干涉现象的重要应用中介绍了用干涉法检查精密光学平面平整程度的方法 (如图 1所示 ) ,并指出“用单色光从上面照射 ,空气层的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发生干涉” .那么 ,为什么从样板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线不发生干涉现象呢 ?这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很容易提出的问题 .原因如下 ,以供同行教学中参考 .光源发出的光不是连续的 ,而是前后无规图 1则的连贯起来的许许多多独立的波列 ,并且这些波列的振动方向、位相间无固定的关系 ,所以彼此间是不相干的 .只有从一…  相似文献   

13.
14.
高中《物理》(试验本)第三册Ⅱ第十章“驻波”一节中,介绍了音叉发出的声波在空气柱内产生驻波的实验(如图1甲所示),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插入一根粗玻璃管,管口上方放一音叉,使其振动.然后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  相似文献   

15.
陈正毛 《物理教师》2004,25(1):29-29
笔者在上“光的干涉”与“光的衍射”课时,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多年:那就是在做光的干涉和衍射演示实验时,我调好实验装置后,只能让学生一个接着一个地来看实验现象,而无法让全班同学同时进行观察实验现象.这的确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虽说每生发一把游标卡尺,也能让学生同时观察光的单缝衍射现象,但用游标卡尺却无法让学生观察到双缝干涉现象.笔者通过多次探索,终于找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17.
近日,笔者在教学高语第五册《百年孤独》时,对文中的成语“胼手胝足”的注音颇觉困惑。该书122页对“胼手胝足”的注音是:胼(pian)手胝(di)足,意思是手和脚都磨出了老茧,形容极其辛苦。我认为此处的“胝”应读为“zhi”,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多普勒效应》一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多普勒效应这种现象,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记住了“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这个结论。大多数学生对此感到空洞,理解比较困难。为此,笔者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拿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