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农民日报立足"专业党媒"定位,以"差异思维""工具思维""合作思维",细分发展平台,构建全渠道传播格局;创新内容、形态、技术,掌握全媒体传播规律;联合媒体、平台、用户,提升全方位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诸如"习大大""彭麻麻"之类的时尚表达大量出现在传统媒体的"两微一端"平台,甚至是一向"高大上"的人民日报新媒体系列也开始尝试"扮萌"。基于"两微一端"平台的传播者开始转变过去"正襟危坐"的说话态度和表达方式,特别是努力将相对严肃枯燥的政务信息做萌化处理,"卖萌"成为政务信息传播的"新常态",轻快活泼的语态凸显出政务信息传播的亲民姿态。  相似文献   

3.
曹辉 《新闻战线》2021,(1):58-60
以"口语化""故事化""数据化"为抓手进行内容创新,从主客体视角切入进行表达创新,通过丰富手段、拓展平台进行形式创新,是新舆论生态下传统媒体提升宣传报道传播力、影响力、吸引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4.
齐昆 《编辑之友》2011,(11):80-81
学术期刊是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文化平台和话语空间,它倡导"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1]它以"求真"为目的探究、解决前沿且复杂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学术价值;它是实现"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并以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东南传播》杂志从去年开始设立"海峡传播"专栏,邀约两岸新闻学与传播学专家学者在此平台交流对话,对话以中华传播学术语言,以中华传播学的核心理论为聚焦,有助于两岸和全球华人学者增进了解、建立互信、推进合作,共同促进中华传播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是一项顺应潮流、合乎民意、富有远见卓识的传播创新。受杂志之邀,我写了这篇短文以示感谢、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的"四力"要求,以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组织开展的"重走抗联路""党刊记者走百村"等主题采访实践活动为例,从"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个方面深谈党刊编辑如何在锤炼"四力"中赓续新时代党刊使命。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22,(3):31-32
新闻教育教学与业界如何进行深度融合,补齐新闻传播教育中专业实践能力的短板,探索出新闻传播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建立起新闻学界与业界之间的常态化通道?1月6日-17日,《青年记者》通过"问卷星"平台和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庖丁解news""传媒评论""传媒茶话会""新传学苑"等发布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  相似文献   

8.
美国《连线》杂志曾言简意赅地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即在新媒体中,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和自由传播的可能。新媒体是动画创意的天然聚集平台、动画作品的市场预测平台和动画营销的电子交易平  相似文献   

9.
姜泽玮 《出版科学》2021,29(5):31-40
以移动应用"微信读书""微信听书"为中心,围绕"内容""形态""场景""满足"四个角度,对移动新媒体有声书的用户使用现状进行量化与质化结合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声书传播的问题与发展进行讨论.目前移动新媒体有声书传播包含"AI语音—文字有声化""真人语音—口语传播"两种声音与表达形态的对位,用户对二者的使用基本相等;用户收听内容以文学类为首,整体"重文轻理",且内容大多与用户自身职业(专业)无关;夜晚的卧室与白天的家庭起居空间为主要传播场景,"时间管理满足""情感满足""身体满足""知识满足""经济满足"构成有声书用户主要的使用满足.总体来看,内容的有限性、场景的封闭性、传播的交互性和声音的艺术性是移动新媒体有声书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四个重要问题,有声书的发展能否迈入新时代,取决于实践对这四个问题的回应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喀什大学为例,详细介绍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构,提出"读者所需即图书馆所想"的建设思路,坚持"实用""、有效""、读者至上"的定位,分析平台运营统计数据并从内容与读者两个方面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4月15日,《东南传播》杂志"海峡传播"栏目获2014年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广播电视期刊专业委员会优秀作品评选栏目类一等奖。这是对"海峡传播"栏目一年来选题策划、合作交流的肯定,也坚定了我们做差异化内容,以鲜明定位的栏目塑造杂志独特气质的信心。"海峡传播"栏目旨在提供两岸交流的宽广平台,构建一个多元的学术空间,通过两岸传播学界、新闻界的携手合作,促进传播学术研究和两岸媒介良性互动,引导两岸共同的精神认同,共建华人传播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商界》杂志于1994年创刊,隶属于重庆文资公司,以普通创业者和中小企业主为主要对象,是国内发行面最广、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杂志之一。本文以2012年《商界》杂志"人物"专栏中的"商界明星""、炫商人""、环球人物"三大板块28篇报道为例,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其人物报道的特点和模式。热点事件构筑传奇故事财经人物报道是以经济活动中卓有  相似文献   

13.
传播力是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基础。在全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时刻,《新华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如何做到"居高而声自远"?本研究以"新华日报"与"抗疫"或"防疫"或"防控"或"疫情"为高级检索关键词,使用Gooseeker和八爪鱼采集器进行网页数据采集。通过将数据分为暴发期、平稳期两个参照组,针对"两微一端""政务平台""地方报刊"三个独立结构单位进行考察。结合传播力影响半径公式得出以下结论:《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在"两微一端"的传播力影响半径最大。"两微一端"倾向于吸收《新华日报》中疫情进展通报、防控政策、民生、交通、社会安全、科普辟谣的相关报道内容。与《新华日报》抗疫报道互动紧密的政务类平台,除了省级相关职能部门,"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国淮安"显示度高。平稳期《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对政务类平台的传播力指数更高。《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在江苏以外的地方级报刊中传播力影响半径不大,这与疫情发展态势、媒体性质亦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杨青山 《传媒》2018,(8):24-27
笔者通过对集团旗下的《成都商报》和《每日经济新闻》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获得的成功,从侧面解读成都传媒集团在媒体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据此提出"积极转变发展思路,继续打造强力品牌""制定和完善集团新媒体发展规划,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新媒体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等平台融合今后应继续坚持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更新了现代传播手段,使人人都有麦克风,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而网络也成为寻求公正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网络爆料,各种信息纷繁复杂.新华社多媒体新闻栏目"中国网事"为顺应网络传播新形势,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而设立."调查""核实"作为其主要报道系列,密切关注网络新动向,积极回应与引导网络热点,已有较成熟的报道风格.  相似文献   

16.
梁建业 《传媒》2021,(10):80-81
"蹭热点"能够提升政务平台的社会关注度,打造亲民友善的政府形象,传播公共价值及公共政策,许多政务平台都通过"蹭热点"创造了"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但是也有些政务平台"蹭热点"时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政务平台"蹭热点"时要解决好"蹭不蹭""蹭什么"的问题,不仅要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还应当提高"蹭热点"的部门业务契合度、公众情感接受度等,切实提高"蹭热点"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2021年,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忠实履行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将党建和业务融合、媒体深度融合作为集团改革发展重点,在新闻宣传、对外传播、媒体融合、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2022年,云报集团将继续推进内容、平台、人员和资源深度融合,加快全媒传播体系建设,加快"云上智慧云""云上文化云"、媒体深度融合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建设,立足区位优势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面向南亚东南亚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性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相似文献   

18.
<正>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日前,上海浦东新区档案局(馆)、浦东新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以"永恒的信念"为主题,举办了档案史料展。展览首先在浦东新区档案馆展览大厅内向市民免费开放,同时在浦东档案信息网上推出,方便市民观展。展览分为"觉醒""浴血""奋斗""腾飞"四个部分,展出230余张照片,是一部浓缩  相似文献   

19.
对台传播中需要始终坚持以"海峡元素"为基本立足点,以"两岸一家亲"的亲情互动为根本依托,以宗教文化的熏陶教化为辅助手段,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地打好"海峡""亲情""宗教文化"这三张"牌",深耕民意,引导认知,增强互信,累积共识,拉近亲情,有效提升对台广播传播力。  相似文献   

20.
刘火雄 《现代传播》2018,(4):153-155
"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给孩子读首诗""我们读诗"等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得益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以及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围绕"诗意"诉求设置媒介议程,其内容推送通常采取"画诗乐"传播模式。中国历史久远的诗歌传统一度式微后,经由此类微信公众号传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网络复兴,并建构起数字时代新的社群化读诗景观。但是,在应对作品同质化、版权保护等方面,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