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龙飞 《新闻世界》2014,(9):139-140
在之前的很长时间里,玉林的"狗肉节"并不被外界所知。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对"狗肉节"的声讨中,新媒体平台对舆论的产生和发酵产生了重要影响,反观当下,多数网民在网络这一新媒体环境中的媒介素养却有待提高。本文以玉林"狗肉节"事件在网络中的舆论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网民在其中的媒介表现,并对如何提高网民的新媒介素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侯晓慧 《新闻世界》2012,(10):91-93
新媒体时代网民媒介素养对于良好网络环境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作为无处不在的大众媒体,有责任思考、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电影《搜索》作为第一部反映网络暴力话题的电影,从影片内容和制作思路上对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参考,启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要考虑网民群体的个性特点、接受习惯,从教育内容、形式、理念上积极创新,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蕾 《新闻知识》2015,(2):88-89
随着中国网民的日益增加,大学生网民数量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大学生最重要的信息获取平台、社交平台、娱乐平台都与网络相关,网络成了他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大学生网民在使用网络时表现出的新媒介素养缺失也越来越让人担忧。本文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问,分析大学生网民新媒体素养的缺失与建构。  相似文献   

4.
林倩  江颖诗  刘静桦 《今传媒》2016,(1):99-101
积极向上的媒介素养和新闻观对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新生力量的象征的90后,正处于信息爆炸、新兴媒介广泛运用时代,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通过量化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了解90后的新闻观以及媒介素养,研究分析90后的大学生在媒介接触与消费能力、媒介批判与质疑能力、媒介的道德规范与认知能力、媒介制作应用能力、新闻观等媒介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为整体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对90后形成正确的新闻观以及媒介素养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跨界、融合与创新带来了社会秩序的重构与话语权力的重组,可以说是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一次"狂欢式"革命。但以"5·28山东招远涉邪教故意杀人案"为例的诸多网络乱象表明,面对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和信息传播形式,我国网民从技术上和心理上都尚未做好准备。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不断挑战着民众既成的媒介使用能力与习惯,而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显然没有跟上该平台影响力与传播力前进的脚步。为了促进网络和谐社会的建设以维护现实和谐社会的发展,提高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一、网络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社会已经步入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连网作为新媒体的普及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乃至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年龄结构仍以青年为主,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与以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抵制媒介文化对受众的负面影响不同,当下的媒介素养教育面对的是参与式文化的网络文  相似文献   

7.
潘彤 《今传媒》2016,(4):30-31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激增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网民媒介素养的问题成为讨论焦点.文章充分肯定网络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的提升,并运用"靶子论""议程设置""意见领袖"等传播学经典理论深入剖析网民媒介素养提升的表现以及在网络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网民从自身的角度提高媒介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军营 《新闻世界》2014,(12):194-195
新媒体的发展,使网络编辑职业也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伴随着各大网站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网民对于网络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网络编辑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网络编辑应从媒介素养、个人综合素养、引导素养三方面着手,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闫凤 《采.写.编》2017,(2):130-130
在新媒体时代复杂的信息环境下,从基模理论出发认识网民媒介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重视内容传播,完善传播规则,巩固正确基模,优化新的基模都是基于基模理论提高网民媒介素养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海量传播,"大众麦克风时代"已经到来,公众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话语权增多。这既使网络舆论发挥了采集民意、汇集民智的积极作用;也引发了网络社会的严重问题——以非理性"人肉搜索"为代表的网络暴力。信息碎片化等多重原因导致了网络暴力现象,但其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新媒体时代下多方媒介素养的缺失。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加强政务部门、媒体和网民的媒介素养,才能从源头解决网络暴力,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推动和谐网络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老龄化加剧,提升老年群体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老年群体应该成为媒介素养的重点培养对象。根据黑龙江统计局人口普查显示佳木斯市老年人口系数在不断增大,呈现人口老龄化,本调查以佳木斯市的老年人为对象,切实关注到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和接受新事物能力,围绕关于媒介素养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佳木斯市老年人接触媒介情况、个人对新媒体态度、使用媒体动机,并从问题中探索出提升老年人媒介素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倩倩 《声屏世界》2022,(2):102-104
近些年,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时有发生,其在网络空间表现为极端情绪和网络暴力,在现实社会表现为群体性事件,并且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危险性极强.文章从个人、媒介、传播机制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个人机制下群体心理和网民群体媒介素养参差不齐是关键;媒介机制下媒介的普遍性、开放性、匿名性特征和选择性信息接触、"回音室效应"进一步促进网络群...  相似文献   

13.
卢雅君  朱蕾 《新闻前哨》2022,(22):70-71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网民的信息接受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网民媒介素养的正确引导成为网络甚至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网民对国际冲突的玩梗行为谈起,分析其媒介素养缺失的现状和原因,探讨引导网民媒介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陈春丽 《传媒》2015,(11):73-75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高校校园中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深刻影响着校园宣传及思政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学习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对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理论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做出新的探索.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现状和提升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对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媒介时代河南省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红强 《今传媒》2011,(6):38-40
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介信息先天"把关"不足,后天监控缺位,以至网络舆情、网络道德、网络有害信息、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突出。这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河南省8所高校1000余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媒介接触情况、媒介认知能力、媒介分析能力、媒介信息评估能力、媒介使用参与能力5个方面,调查获得了河南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推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四川、重庆两地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类型呈现多元化的状况,接触媒介的目的以休闲娱乐和学习工作为主。然而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批判能力和互动创造能力还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主要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是从新媒体上获得信息。数据表明,截止201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移动电话用户近10亿户。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新媒体教学和提升民众的新媒体媒介素养已刻不容缓,而新媒体教材建设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电子化学习时代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21世纪以来,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等新媒体不断出现。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19岁以下的用户占28.4%,约为1.46亿。①近10年里,中小学生网民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越来越多的中  相似文献   

19.
王丽媛 《新闻世界》2014,(8):433-434
在新媒体强势介入的时代,受众的媒介素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传统媒体人的媒介素养尤其是新媒介素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新媒体时代,欲提升传统媒体人的新媒体素养,可从新媒体信息获取能力、新媒体信息鉴别能力、新媒体信息运用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多元化技术特征在赋予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以鲜明时代性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在媒介交往的具体行为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媒介认知度不高、媒介行为及目的的"偏向性"、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淡薄等。为此我们亟须通过多种策略与途径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与方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及时系统地开设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培育课程;积极建立基于培养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新媒体心理素养教育;建立以社会、家庭和学校为共同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