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碰撞问题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问题。所谓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1引言 碰撞是物体相互作用的重要形式,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方法,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经常关注的物理问题.一般研究碰撞问题的方法是理论分析、公式推导,本文通过在v1、v2坐标平面上作等动量线和等动能线来分析碰撞问题,形象直观,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3.
宋正怀 《物理教师》2010,31(12):48-50
碰撞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尤其在不明确何种类型的碰撞时,要分析碰撞有关可能值的范围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本文介绍3种方法有助于判定碰撞可能值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碰撞问题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问题.所谓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的问题内,通过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1碰撞问题中的两种重要模型 碰撞,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在运动中发生接触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强烈相互作用的过程。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碰撞问题主要有两种模型:  相似文献   

6.
解力学中常见碰撞的一类问题,只要审清题意,建立正确的碰撞模型,然后抓住模型的特征,运用有关的物理规律即可求解.  相似文献   

7.
1)碰撞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 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碰撞问题,按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有正碰和斜碰之分,中学物理只研究正碰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林桂红 《考试周刊》2014,(49):131-132
<正>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客观规律之一,它在物理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它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新的思路,其运用一直是高考的重点,题型以计算题为主。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感到比较困难,究其原因,是对规律的掌握不够扎实。学生学会对规律的总结和归纳会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回顾该章题型,发现不少题目涉及碰撞过程中的临界问题的解决,即相互作用中的两物体相距恰"最近"、"最远"或恰上升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贾军朝 《物理教师》2008,29(1):11-12
碰撞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一类问题,在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领域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也不泛其“身影”.明确碰撞过程的规律,是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探讨>2000年第10期刊载了金兔老师的文章<一个碰撞问题的数学解题策略>,原题题目如下:如图1,两块光滑竖板OA1、OB成夹角为a=2.的V字型,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OB边的C点处以速度v0=2m/s,并与OB成θ=60.的方向开始运动,与OA1发生碰撞后又折回与OB板碰撞.已知OC=4m,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①问:小球能否按原路返回?若能,请求出原路返回时,小球与板碰撞的总次数.②当球返回到C时,整个过程经历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薛协召 《物理教师》2000,21(7):47-48
1碰撞问题的基本特点 人们是通过研究两个小球的相碰过程逐步认识碰撞问题的.对于两个由于碰撞而使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小球,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时间极短:这里说的“时间极短”是指在计算物体运动时间时,通常可以把碰撞时间忽略不计. (2)动量守恒:由于碰撞时间极短,而两个小球通过碰撞动量的改变明显,故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外力,因而外力可以忽略不计,或者合外力本身就等于零,这时由小球组成的系统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设在一条直线上发生碰撞的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动量、动能分别为p1、p…  相似文献   

12.
杨国平 《物理教师》2001,22(9):25-26
碰撞现象是物理学广泛研究的一个基本现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两个宏观物体相碰时形变的动态图景,对学生形成力的概念、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掌握动量守恒定律都起到一定的作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碰撞现象虽然常见,但比较复杂,碰撞过程往往是瞬息即逝,而且隐藏在其中的压缩形变和恢复形变的细节不易被人察觉.为了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笔者设计了一个自然条件下的实验,让学生实景目睹两个弹性物体从开始接触到最终分离的一个完整的连贯的形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弹性碰撞类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如果作用时间极短,作用力F=△P/△t极大,即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的动量就可以认为近似守恒.但是弹性碰撞不损耗能量.却是碰撞中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4.
碰撞问题是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重要应用之一 .教学中 ,笔者发现一些问题虽然不是碰撞问题 ,但运用碰撞规律去分析却比较容易解决 .图 1一、碰撞的几种类型1 .完全弹性碰撞如图 1所示 ,在碰撞过程中无动能损失 ,且动量守恒 ,于是可得m1v1 m2 v2 =m1v1′ m2 v2 ′,12 m1v12 12 m2 v2 2 =12 m1v1′2 12 m2 v2 ′2 .解方程组 ,得v1′=(m1- m2 ) v1 2 m2 v2m1 m2 ,v2 ′=(m2 - m1) v2 2 m1v1m1 m2 .说明 :如果 v2 =0 ,即 m2 原来静止 ,则v1′=(m1- m2 ) v1m1 m2 ,v2 ′=2 m1v1m1 m2 .(1 )若 m1>m2 ,m1撞击 m2 后的速…  相似文献   

15.
运用设疑→研读→讨论→总结→训练的程序教学模式解析“碰撞”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碰撞模型的特征: (1)系统动量守恒;(2)系统动能不增;(3)情景可行.如甲物体追乙物体并发生碰撞,碰前甲的速度必须大于乙的速度;碰后甲的速度比碰前速度小,而乙的速度比碰前速度大;碰后甲物体的速度小于或等于乙物体的速度或甲反向运动.  相似文献   

17.
<正>碰撞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对碰撞后物体的速度问题,我们一般根据动量关系、能量关系、速度关系进行分析与判断,但能量关系中往往涉及到二次方程(或不等式),数学运算过程较复杂.本文根据碰撞过程的特点,拓展碰撞问题中两个隐含的速度关系,简化数学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一、碰撞前后相对速度大小不增1.碰撞过程及特征物体的碰撞过程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两物体从接触开始相互挤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一道力学碰撞问题的典型例题为例,对比分析如何正确判断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和角动量的守恒问题,旨在加强同学们对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适用条件和范围的理解与辨析。  相似文献   

19.
弹性碰撞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难点问题,计算过于复杂,解答难度较大。通过对弹性碰撞的定量分析,得出“发生弹性碰撞的两物体碰撞前后相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结论,灵活应用该结论,可大大简化弹性碰撞类问题的求解过程,加深学生对弹性碰撞过程、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刘华 《中学理科》2007,(2):39-40
碰撞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普遍,它的特点是物体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是有限的,所以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的位移也是非常微小的,在通常研究碰撞过程中,可以理解为物体来不及发生位移,同时碰撞过程中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碰撞力极大,其他的重力、摩擦力等非碰撞力与之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