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 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和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见解等等。其次,要面向全体学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  相似文献   

2.
理解“尊重学生”的意义 实施尊重平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此,必须首先准确理解“尊重学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福学 《上海教育》2005,(5B):55-5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民主的思想也日益深入人心,学生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已普遍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有些地方“尊重学生”的内涵被不断扩大和曲解,什么“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永远是对的”“学生就是上帝”等流行语在教育圈内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4.
尊重他人是学生应形成的一种良好品德,教育学生尊重他人是学校、教师应尽的责任。进行尊重教育,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营造尊重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他人。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迎面走来一位学生喊了一声“老师好”,那位老师却视而不见,自顾向前走了;课堂上,一学生“开小差”,老师当众厉言相向,采取“措施”……教师这些做法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又怎能教育学生去尊重他人呢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倡导的“以爱育爱”的教育观提得很好。他们是这样去努…  相似文献   

5.
在2002年举行的全国基础道德教育学术研讨观摩会上,300多名代表着重研讨了“尊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研究选择“尊重”作为切入点进行基础道德研究,归纳出“尊重”教育的五个维度,即尊重自己(强调自立)、尊重他人(强调平等)、尊重社会(强调规则)、尊重自然(强调和谐)、尊重知识(强调探索)。提炼出“尊重”教育的方法:以自尊教育为起点;从情入手,以情感人,道德情感为中介沟通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创设环境,促进发展;不用固定的模式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等。“尊重”教育研究与实践把学校德…  相似文献   

6.
以前,我国教坛是“教师中心论”的一统天下;如今,所谓的“欣赏教育”和“尊重教育”又大行其道。某些学生备受“尊重”,在家则为“家庭小皇帝”,出外则是“校园小贵族”。总而言之,老虎屁股摸不得,摸之则“欲加之罪”矣!例如,某市东城区一个叫做“尊重教育”实验课题组的老师们“创造”了一系列的校园规则(即“开班会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7.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尊重学生呢?  相似文献   

8.
尊重的艺术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教育家爱默逊有句名言:“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是一粒种子,只要把它撒进教育的土壤,就会不断地生长出更多的信任和爱。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尊重学生,才能让“尊重”扎根于教育的土壤呢?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第五十中学自1976年建校以来,一直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校风和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享誉江苏教育系统。近年来,学校积极倡导“尊重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将其诠释为“尊重教育的规律、尊重教师的价值、尊重学生的成长”,确定了“为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而努力奋斗”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教育爱: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坚实基础,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高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以爱为核心,热爱教师职业是“教育爱”的前提,尊重理解学生是“教育爱”的基础,热情鼓励学生是“教育爱”的手段,关心爱护学生是“教育爱”的表现,严格要求学生是“教育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也必须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他信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四方面提出如何尊重学生,从而实现“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主体”教育的变革与“对话”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积极倡导尊重、平等、以人为本等理念.要求教师“放下管理者的架子”、“蹲下来看学生”、“带上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表现为过分注重学生的“活力”与“自由发展”,不敢否定学生的行为,就怕“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之中有爱迪生”。这样的尊重,是否有助于学生个性的选择与发展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尊重”这一教育理念进行一次全方位审视。  相似文献   

14.
浅谈师生之间的情感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首先是进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关于素质教育中教育人本论的内涵,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一基”、“三发”教育。“一基”,即强调以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作为教育人本论的基本思想。其基本精神是: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实施“爱的教育”,力求理解每  相似文献   

15.
李沅 《贵州教育》2009,(21):37-37
和谐教育如何进入课堂?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正确认识并尊重学生 正确认识和看待学生.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谐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既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是可任意塑造的“泥娃娃”。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的教育活动是双向的,学生要尊重辅导员,辅导员也要尊重学生。具体包括四点内容: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四是尊重学生的情感。这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孔繁红 《青海教育》2014,(9):100-100
生本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热爱学习而设计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生本教育提倡“先学后教”“先会后教”,最终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这就是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依靠学生,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广泛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学到知识,在参与课堂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必要前提。我们要求数学教师应特别尊重每一位学生,这对教育整体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从改变称呼开始,“尊重”课堂上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隐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逐渐凸显出来,这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最大进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到底“尊重”学生到何种程度目前说法不一,而且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应当如何对待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的问题尚没有论及。前不久在一次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教育专家的“课改”报告会上,多次听到这样一个响亮的口号———“学生就是上帝,教师应当象尊重上帝一样尊重…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实践中,教育得以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尊重学生,并由此使学生自尊,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如爱默生所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就能获得成功。”一、自尊是可教育的前提常言道:“人活脸,树活皮”。所谓“脸”就是人的尊严,就是把自己当人看,肯定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并尊重自己。如果一个人不要“脸”,不自尊,不讲理,就会无所顾忌,恣意妄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规范对之无用,更谈不上教育。可以说,自尊是人格的门户,是一个人可以被引导、教育并使之成人的前提。对于学生也是这样。一个做了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