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立鹏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1)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必须以社会生活作为自己的源泉,真实地再现生活,这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从一九一九年四——六月在《学生杂志》上连载第一篇文艺论文《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到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七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外文版〈茅盾选集〉序》,茅盾是一直尊重这一文学创作基本规律,并且从理论上作了深入的探究和阐述.本文不可能对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及创作实践进行全面的论述,仅就他对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这一问题略述几点管见. 相似文献
2.
温璧赫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5-26,59
茅盾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曾写过许多色彩浓郁的抒情散文,这些散文往往有着很强的象征性,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态度,透露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象征性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它往往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杨乔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4)
《春蚕》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不朽之作,它是茅盾的第一部站在贫苦农民立场上的杰作.作者以高超的和绝妙的艺术手腕,揭示出当时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即既要对付东西洋帝国主义强盗坚炮利舰的武装入侵,又要遭受买办资产阶级在中国的代理人撒下的压榨农民和其他弱小阶层人民的罗网所强加给他们的经济掠夺的灾难. 相似文献
4.
俞正贻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4,(2)
林焘先生在《汉语规范化问题》一文中说:“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加了工的形式,而方言土语则是文学语言丰富的源泉,……文学语言应该在一定的规范之下吸收方言土语中的成分.”(《中国语文》1955年8月号)他还强调说:“在文艺作品里适当地运用一些方言土语,这是文学语言吸收方言土语中优秀成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同上)这是因为“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这于文学,是很有益处的,它可以做得比仅用泛泛的话头的文章更加有意思.”①其实,方言土语不仅于文艺作品,而且对其他文体的书面语,如果恰当地选用一些,会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表述更加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曹铁娟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2)
茅盾的长篇小说创作始于大革命失败之后,至一九四八年底离开香港前、创作并连载于香港《文汇报》的《锻炼》,前后二十余年,共给我们留下了七部长篇小说。为:《蚀》、《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你往哪里跑》)、《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在现代文学史上,茅盾以见解深邃,生活丰厚,知识渊博,创作态度严谨称著。他极擅 相似文献
6.
在儿童文学中,特别是在童话、寓言等类作品里,我们常常看到作家把动物、植物或者无生物作为描写对象,并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它们人的属性、人的感情。比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会摇尾巴的狼》,写一只狼掉到陷井里,它怎么跳也跳不出来。正在着急的时候,看见老山羊慢慢走来,狼立刻装出一副老实而又可怜的模样,学着狗摇尾巴,说自己是一只善良的老狗,乞求老山羊救它出陷井。狼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动物,但在作家笔下它似乎具有人的性格特征,这就是审美经验中的移情现象。对于这种移情现象应该怎样理解?移情与文学的关系如何?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描写移情现象有什么作用?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方占美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1)
20年代初,茅盾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提出了表现人生、为人生、为全人类的文学主张。20年代中期以后,他又明确提出文学应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服务的正确主张。他不但批评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学的局限性,也批评了文学创作上的“左”倾幼稚病。他与鲁迅等文学巨匠一起,奠定了我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儿童文学作品《小海蒂》译本的形象性、贴切性、逻辑性和音韵美四方面来对此译作进行探讨,指出译者在译介该作品时充分考虑到了小读者的各种需求,将原作的语言风貌完整地展现给了小读者,是难得的佳译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有业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7,(2)
茅盾以他独特的民旅资本家形象系列,彪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他以十部长、中、短篇小说和一个剧本(《清明前后》)的辉煌成就,影响着后来的作家们。现在,让我们来具体谈谈,他的民旅资本家形象系列,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影响与启迪。 影响 首先,我们谈谈这个形象系列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同类题材的创作。归纳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其一是带起抗战胜利前后描写民族资本家题材的小小高潮。其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长篇多卷小说《上海的早晨》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周小英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7):47-49
每个人都有童年时代,都有成长的经历。在成长过程中,在童年的记忆里,都有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陪伴,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至今挥之不去,甚至对你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子网络的普及,传统的阅读习惯似乎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少年儿童不太爱阅渎,远离儿童文学熏陶的现象正日渐引起人们的担忧。 相似文献
11.
王林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6):5-8
解释学是一种研究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哲学,是一种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的系统理论。解释学视野下的儿童文学表现出思想感情美育的人文性、学科内容蕴藏的认知性、故事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人文精神展示的审美性等特点。解释学视野下的儿童文学教育体现为"文本"意义的审美生成过程,将学生的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要求教学符合儿童的理解方式、鼓励儿童主动参与文本创造、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等。这是儿童文学教育的重要命题,将直接关系小学语文教育的功效和成败。 相似文献
12.
周小英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Z1)
每个人都有童年时代,都有成长的经历。在成长过程中,在童年的记忆里,都有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陪伴,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至今挥之不去,甚至对你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子网络的普及,传统的阅读习惯似乎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少年儿童不太爱阅读,远离儿童文学熏陶的现象正日渐引起人们的担忧。这一社会现象已逐渐引起教育部门、学校的高度重视。少儿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少儿 相似文献
13.
14.
华楠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0):23-24
儿童文学整体上要发展,其各个具体的门类也需要相对均衡地前进。本文通过对“热闹型”作品的争议引出儿童文学多样性的问题。文章阐释了儿童文学多样性的成因。具体到中国儿童文学的实际,作者以幻想文学和图画书为例,谈了自己对这两类作品的看法,并指出西方幻想文学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在作品中建构一个独立自足的幻想世界。 相似文献
15.
张玉玲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8(1):55-58
儿童文学的诗意源于童心,具自然含蓄、浪漫、温暖、幽默等特质,存在于幻想、故事、感情、语言等载体中,儿童文学的根本价值取向就在于对率真的儿童生命体验给予诗意的反映,我们要实现儿童文学诗意的复活。 相似文献
16.
17.
张立宏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10,(4):86-86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常说,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就是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巧妙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反映出来的审美效应,它使教者和学者共同产生心理愉悦和快感,在激发兴趣、开启心智、激励情感、净化灵魂、陶冶个性的最佳教学氛围中,显示出真、善、美与情、知、趣的完美统一.既有创造因素,又有欣赏因素;既有内容因素,又有形式因素.所有这些便构成了显示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教学美. 相似文献
18.
19.
金安利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6):50-53
自从80年代开始,重庆籍作家谭小乔就开始了她的儿童学创作。她是儿童学领域中一个孜孜不倦的追求,从而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一位有名的儿童学作家。本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谭小乔的儿童学创作:首先,探讨其在幼儿学创作中的得与失;其次,分析其代表作《小船飘摇》;最后,介绍其在新世纪中的两部力作《金色鼠王》和《我是妖怪变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