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是歌手对歌曲情感,风格的理解和表现,是对歌曲艺术形象的揭示。艺术处理程度是歌手音乐审美能力的体现和展示。 “唱会一首歌,并不等于把一首歌唱好”。在歌曲演唱中,我们不能忽略歌曲艺术处理这一重要环节。如何正确的进行歌曲艺术处理?歌曲处理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国语 《文化交流》2011,(4):31-34
201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首由祖海、汤灿、王丽达、常思思四位民歌小天后演唱的名叫《因为有你》的歌曲唱响后,迅速在全国流行起来。人们不会想到,这首生动反映四川人民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歌曲,其曲作者竟是一位四川省九寨沟县的民间艺人。  相似文献   

3.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2,(6):128-131
陇南白马藏族的美术文化丰富而独特,既有造型独特而神秘诡异的木雕傩面具,也有华丽精美的民族服饰和刺绣;既有古朴原始的民居建筑艺术,也包括文化寓意深厚的宗教绘画,同时还包括富有白马藏族民俗文化意味的家具以及其它装饰品等。综合起来考察,白马藏族的美术文化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征:即艺术形态的综合性,形式因素的独特性,文化寓意的深刻性,制作工艺的原生态性,同时也体现出美术类型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4.
音乐文化活动,是指在企业中开展的以音乐为主的如歌曲演唱、曲艺表演、舞蹈、情景剧、配乐诗朗诵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以纪念有意义的特殊事件,愉悦员工心灵,展现企业独特风貌,宏扬企业精神为目的的综艺活动.许多企业常常会选择在一些重大时刻组织开展文艺活动,纪念对企业有特殊意义的时间、事件、人物等.文艺活动由于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在企业文化传播和推广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企业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梁慧 《文化学刊》2011,(3):50-53
对于专业声乐教学来说,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研究性的一类为艺术歌曲作品。这类歌曲作品不同于普通的歌曲,他们一般具有一定的创作高度,在创作与演唱上更具专业水准,是声乐演唱与教学中极具艺术价值,并且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艺术歌曲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不但有利于演唱者对于声乐演唱技能、技巧的发展与进步,而且也会促进其自身的音乐基础知识与艺术修养的提高。在当代大量的艺术歌曲作品中,尚德义的艺术歌曲以其朴实的创作手法、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大胆的创新理念而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6.
音乐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本民族的也有引进的外来艺术品种。卡拉OK这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可称是外来音乐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二十世纪后期起源于日本,很快流传世界各地广受欢迎。 一、卡拉OK产生时间短、普及快 卡拉OK是一种极受群众喜爱的新音乐形  相似文献   

7.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剪纸中的吉祥图案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陕北民间剪纸吉祥图案为例,探讨了吉祥的主要内容福、禄、寿、禧,以展现剪纸艺术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张东亮  杨木 《文化交流》2010,(12):52-56
长发飘飘的腾格尔粗犷、豪放,噪音高亢浑厚,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蒙古族歌手。他演唱《天堂》等一首首极富激情的歌曲,仿佛让人置身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从而被法国、美国、奥地利等许多国家编入大学音乐教材。  相似文献   

9.
信阳民间舞蹈受荆楚文化、淮河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舞蹈种类多样,在长久的舞蹈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风格。自2007年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以来,信阳民间舞蹈非遗保护工作立足长远,稳步发展。但由于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日趋深化、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薄弱、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等现象的显现,如今信阳民间舞蹈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聚焦信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舞蹈,依托文化生态的建设、数字化平台的利用等静态保护方式,结合民间传承、艺人传承、教育传承等动态传承途径,完善信阳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体系,进而推进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生命力的延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门神造像的文化意蕴与图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09,(6):125-128
门神造像是中国传统民间版画中的一种独特类型,这种独特民间版画形式的形成,与民族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有着内在联系,是“阴阳”与“和合”观念的形式外显,也是一种从思想观念、文化特征到艺术形式之间的“格式塔”。即由阴阳的对立与和谐,到艺术的变化与统一,“阴阳”对应着艺术审美中的“文武”、“柔刚”等。门神造像的基本构成格式是一种左右对称的艺术形象思维,体现了“统一”的视觉艺术特征,又通过人物造型的个性特征,打破了对称的单调感,和而不同,从而取得了艺术构思方面的高度和谐。  相似文献   

11.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2,(3):117-123
要陇南白马藏族美术造型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形式与文化含义,尤其以人物面部造型中的"纵目"、"三目"等"目文化"现象最为独特,这种"目文化"与源自氐羌族群的西南地域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创世神话有密切联系,同时《山海经》中也有"一目国"、"深目国"、"三目国"等奇异形象的描述。另外,甘青地区史前彩陶纹饰和造型也向我们流露出一些与氐羌民族"目文化"相关的视觉符号。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中的"目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傩面具造型中,另外在白马藏族的宗教造像和服饰图案中也有明显表现,体现出源自远古氐羌族群"目文化"的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等综合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2.
刘介民 《文化学刊》2009,(5):103-107
凸显民族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俗”,即民间习俗;一是“民艺”,即民间艺术。岭南民俗艺术的精神传承,就是把民俗和民艺结合起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岭南民俗艺术的基本特征、独特风采、文化内涵等。虽然,民俗与民艺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各有各的目的和要求以及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但两者同出于民间,又互相重叠、互为交叉、互为作用,甚至是不可分的”。所以有必要放在一起研究。“民俗艺术”这个概念更好地反映了作为文化形态、艺术形态以及生活形态的民间艺术的形态样式。岭南民俗艺术的精神传承,是考察风俗习惯如何与艺术结合,如何利用艺术的形式以成风俗;从民俗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和从民间艺术中探讨其精神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创造性地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在民族音乐基础上借鉴外国先进的歌曲音调及技法进行创作和直接引用民间传统音乐进行改编三个方面来探讨聂耳音乐创作与民间音乐的关系,认为聂耳作品是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佟敏 《文化学刊》2008,(4):125-128
自17世纪歌剧诞生以来,美声唱法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走向成熟。发展到20世纪,已经到了它的鼎盛阶段,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声乐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演唱体系,为学习声乐的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资料。美声唱法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自中世纪出现格里高利圣咏以来,声乐体裁曾产生过多种形式。到了巴洛克时期及近现代(1600年以后)的声乐体裁又出现了歌剧(opera)、清唱剧、康塔塔、咏叹调、宣叙调、歌曲(lied)、浪漫曲(romance)、声乐套曲(liederkreis)等。从歌剧诞生及美声唱法最初的演唱方法入手,通过对意大利古典歌剧演唱技术的发展和各时期演唱风格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虽然都是运用美声唱法来演绎作品,但由于作品时代、内容和风格等的不同,所运用的声音技术及音响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鲜活、典型的符号象征,浓缩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挚的民族精神。滇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少数民族多样性和民俗文化特点尤为突出的地区,其中孕育了形式多样的民间剪纸类型,这些剪纸类型广泛活跃在滇西少数民族民俗生活、信仰习俗、生产、仪式等方面,在用途、剪纸纹样和文化意蕴上彰显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剪纸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滇西少数民族剪纸文化已成为建设云南文化大省的重要任务,只有把握由传统认知、社会发展和自身传承方式造成的发展困境,才能充分发挥云南多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资源优势,为民间剪纸的传承和发展谋求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神曲"相继涌现,成为大众音乐文化的一处热点。尤其是歌曲《小苹果》,借助新媒体的力量爆红,为网络上下受众所广泛传唱。笔者以《小苹果》的走红为例分析当下大众音乐审美意趣,认为"神曲"紫红既有其自身艺术形式之因,也是社会环境、时代文化、受众心理等多重合力使然。  相似文献   

17.
歌曲是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走出去"少不了中国歌曲"走出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歌曲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欧美歌曲汉译的研究,有关中国歌曲英译的研究涉及较少,鲜有成果。本文探讨了弗兰松(Franzon)提出的歌曲翻译五种选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英译时的选择,并基于彼得·洛(Peter Low)的歌曲翻译"五项全能原则",对中国歌曲英译策略与基本规则进行了梳理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2009年8月2日,一场名为“我和我的祖国”的演唱会在浙江电视台唱响。演唱会上,一位男高音歌唱家深情地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天路》《草原之夜》等经典爱国歌曲。一时间,台上激情澎湃、台下掌声如雷,就连电视机前的观众,也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还为演唱会题词:“歌唱祖国,颂扬人民。”  相似文献   

19.
阮静 《文化交流》2010,(2):54-57
古老的吴越民俗遗存、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和鲜明的商贸文化特色是构成瓯江流域民俗文化的三要素.这种丰厚的民俗文化环境养育了许多大师级的民间艺人。五代刻纸世家出身的林邦栋是其中的佼佼者,2004年被授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十大神剪”的称号,2007年初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6月被授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代表作品有《千手千目观音》《龙飞大有年》《鱼跃龙门》《忠孝节义》等。  相似文献   

20.
张燕 《文化学刊》2016,(4):68-71
遵义自古以来就是"历史重镇",受地理条件,以及夜郎文化、黔北文化、民族风情等因素的影响,这里的文化丰富多彩。遵义民歌《摘菜调》流传在遵义县、红花岗区、汇川区一带,是人们劳作在菜园里时所创作、歌唱的一首具有小调色彩的民歌。演唱的语言为遵义地方方言。由于其音乐旋律、演唱语言颇具特色,所以具有传唱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