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充闾的历史散文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意识,它以内涵上的世俗救赎、艺术表现上的抗拒平庸与文化层面上的反思性批判表征出现代性表意实践主要特征,这是他的散文获得广泛的社会反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充闾先生不仅是一位儒雅的文人,更是一位识见深邃的思想家;不仅是一位博览中外古今的学人,更是一位传道解惑的师长。他的文章所展露出的学思雅趣,情文并茂,尤其让人钦羡不已,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提出了“三美论”,强调翻译的译作应该体现出原稿意、音、形上的三美。但因中英文化差异,翻译中“三美”的实现需要根据原稿的内涵、逻辑、美学等作出翻译补偿。该文以《白马湖之冬》为例,选取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探索译者是如何通过翻译补偿更好地展示翻译“三美”,并为散文初译者提供有益的分享和借鉴。同时,通过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及其丰富的娱乐生活,进而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刘军 《对外大传播》2013,(4):35-36,1
由中国《文汇报》常驻巴黎记者郑若麟用法文撰写的《和你一样的中国人》一书自2012年秋在巴黎出版后一再加印,在法语世界"好评如潮"。作者以细腻、耐心、周到的手法,为读者普及了中国"常识",解答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各种疑问、猜测,舒缓了一些西方人的对华愤懑乃至仇视情绪。该书的突出特点在于:一是取材于中国的现实生活,通过真实的人和事讲述事实,有时还借用外国人的评论加以评述以增加"可信度"。二是直接用法文写作,大量使用法语国家的各类谚语、俗语、日常惯用语,乃至"双关语",让读者心领神会、耐心阅读。  相似文献   

5.
人大新闻奖的评选是中国新闻奖复评工作的组成部分。,开展人大新闻奖评选活动,旨在鼓励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宣传报道人大工作中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新闻作品。2008年5月12日,第十八届人大新闻奖评选揭晓。《中国日报》记者朱抬采写的通讯《中日议员展开“足球外交”》(China,Japan swap suits for football boots)获二等奖。她的采写经历告诉我们,关于全国人大的报道不仅限于枯燥的会议程序和法律条文。此外,作为外宣稿件,要考虑放到国际大背景下来展开报道。  相似文献   

6.
他在一个报社工作了三十多年,生活的轨迹与他所钟爱的新闻事业紧紧地相扣在一起;他一路行走一路沉淀,其发表在《人民日报》或《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大量新闻作品及蕴涵真知灼见的专著《大门打开之后》《西行纪闻》、《南部写真》等书及长篇论著《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等,多次获得全国性的新闻奖项,深得业界好评;他在任职《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后,仍然深入基层实地采访.最近他为采写《走进“林都”伊春》,冒雨探访汤旺河林场伐木劳模的情景令陪同的宣传干部感动;尤其是听他对“三贴近”的解读,让人感到一个新闻人的实践与思考是那样宝贵。收到本刊“与总编面对面”栏目的邀请,王谨在忙碌中愉快地接受了专访。一个下午,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开始分享他在对外宣传上的思考……王谨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新闻)硕士学位。在人民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已有32年,发表新闻作品两百多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