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的庙宇重修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与文化现象,这与民间信仰活动的复兴直接相关。但是,以往的研究大都执着于从观念与制度的层面上来探究民间信仰的复兴,而对庙宇重修这一重要的因素尚缺乏足够的重视,似乎它仅仅是民间信仰复兴的结果和表征而已。本文试图从民间庙宇的社会生命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民间信仰复兴的内在机制,并希望阐明如下观点:作为民间信仰活动得以展开的地方,庙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将不同的人、事、物吸纳进来而具有了社会生命,民间庙宇的重修源自这种社会生命的本色及其变化,又反过来推动了民间信仰的复兴。  相似文献   

2.
杨万里 《文化学刊》2014,(1):129-135
王梵志诗歌中反映的社会内容可谓形形色色,而他的诗主要反映的是与传统文人士大夫截然对立的底层世界,真实道出了底层社会大众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情绪,并完整地描绘出底层民众的精神信仰状态。如对底层民众心中阴森恐怖的地域观、驳杂不纯的宗教信仰及消极的人生观与拜金思想等方面均有描述。因此,我们应该从他的作品中去体验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感情、信仰及情绪等,这样才能深入发掘王梵志诗的思想与文化价值,而不是将其仅看作狭隘浅显的白话宣教诗。  相似文献   

3.
唐宋以来,我国宗教信仰逐渐形成以儒释道"三教"为正统,以夜聚晓散、男女混杂、吃菜事摩,乃至于"杀人祭鬼"为异端的正、邪二元格局;而在正邪之间又存在着广大的民间宗教信仰作为中间"灰色"地带。民间信仰在唐宋以来"三教合一"这一重大历史现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主要发挥了两大作用,第一是作为儒释道正统"三教"的共同对手,让"三教"在打击异端邪教过程中,结成联盟,在客观上,推动了三教合一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是众多民间宗教信仰为了获得或论证其存在的合法性,主动标榜自己虽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儒、释、道任何一教,但却是"三教合一",也是圣人教化,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在儒释道三教之外,提倡"三教合一",这也是"三教合一"社会历史现象不可忽视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民间信仰影响着中国社会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基层角度。在我国辽南一山区村落里一直保持着狐信仰,并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成因、活动方式及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文化学刊》2008,(3):20-20
吴祖鲲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撰文指出,年画在民间不仅作为广泛使用和实用的民俗艺术而存在,而且其价值体系意义实际上使其成为中国社会的民间信  相似文献   

6.
《文化学刊》2011,(3):97-97
路遥在《文史哲》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中国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必要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社会中予以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早期并无独立的宗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中国化与民间化的过程中,为民间信仰提供了新的神灵崇奉和仪式行为,提高了民间信仰的层次。  相似文献   

7.
董丽娟 《文化学刊》2009,(6):137-141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锡伯族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锡伯族繁荣的文化园地中,产生于劳动人民之中的民歌,是其中引入注目的硕果。这些表现锡伯族社会生活、生活习俗、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种种内容的民歌,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出锡伯族人民的爱憎、追求与向往,不仅成为锡伯族的宝贵财富,而且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本文从保护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入,对锡伯族民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传承性保护和可资利用性保护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一切价值观念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精神现象,在整个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信仰以其独特的价值功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引导和激励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变化,而其中十分普遍且非常复杂的就是人们信仰观念的变化。如信仰形式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并存、信仰认同从外界社会到个人内心、信仰态度从狂热崇拜到理性反思,这些转变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价值取向问题。面对信仰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我们有必要在理性分析其产生根源的基础上,前瞻性地展望未来民众信仰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引人们的信仰观念在更高的水平上与社会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民间慈善组织作为政府福利机构的补充,有效地弥补了政府救助困难群体的有限性。组织公信力是直接关乎民间慈善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确保与提高既要依靠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又需要政府对其有效地监管,但是我国政府缺乏对民间慈善组织的监管政策,既没有赋予民间组织合法身份,又缺少有效监管方法,阻碍民间慈善组织的长效发展。本文将明晰政府对民间慈善组织监管缺失的原因,论证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的重要性,探索从政府监管角度提升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侗族是中国南方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侗族传统村寨高友侗寨传统节日众多,其中“太阳节”是高友侗寨独具特色的节日。该文在高友侗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高友侗寨太阳节祭祀仪式进行考察,探索高友侗寨“太阳节”背后的民间信仰多元互动关系,“太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侗族最为浓厚的民族文化,是维系侗族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因而显示出极大的丰富性。太阳节的祭祀活动也体现了汉侗文化的融合,民族民间信仰的多元化互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民间传统工艺是展现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一张名片,地方高校有条件更有必要与民间传统工艺接轨,自觉认同和助力传统民间工艺发展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和责任。校地协同可将民间传统工艺的资源与地方高校相融合,有效地传承民间技艺,弘扬传统文化。该文以象山县为例,分析目前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保护所遇到的困境和机遇,发掘其价值,并制订有效策略,通过校地协同的合作模式推动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探索跨界融合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王卫 《职业圈》2014,(31):52-53
一个企业家做到—定程度,内心就要经过不断的修炼才能找到前进的驱动力,这种来自企业家的成长动力又是推动企业这个组织去成长的必要因素。我之前谈了不少关于创新、变革、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现在我想和大家谈谈与之配套的软环境——信仰、文化和道德。  相似文献   

13.
王鹏森 《职业圈》2013,(2):69-69
一、时代背景 第一,社会现状。 民间借贷资金在我国存在长久,现在在我国大部分地方仍盛行,民间借贷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前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等以下的城镇地区。在一些中小企业当中很是流行,几乎中国的所有中小企业都存在民间借贷的问题,还有一些就是在中国范围内相互认识的人与人之间的借贷,这也是主要的民间借贷的主要存在的形式,还有一种就是有一些稍微富裕的人群中将自己的钱借贷出去,这样自己可以赚些钱,另外的人也可以进行创业或者是投资,从而使更多的人可以富裕。  相似文献   

14.
高颖 《文化学刊》2010,(3):50-53
东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其独有的"民族性格"彰显出东北地域艺术文化的特色。东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生产在该地区的社会运行中均体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从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生产在该地区的运动情况入手,希望探寻出该地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些社会学规律。  相似文献   

15.
民间秘密语是相对地域方言而言的又一语言变体,即社会方言之一。在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看来,它是一种亚文化群体的语言代码,一种非主流文化现象。从民俗语言学视点来考察,民间秘密语则是一种属于非主流语言文化的特定民俗语言现象,一个非常值得探讨而又十分有趣的重要分支领域。  相似文献   

16.
明代徽州的民间诗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率滨吟社录》《新安名族志》等资料入手 ,对明代徽州的民间诗歌创作进行了探讨 ,认为在明代徽州民间社会有着一个活跃的诗歌创作群体 ,除了个体化的创作外 ,他们还因为宗族血缘关系以群体化的方式活动 ;他们的作品虽然没有士大夫文人的作品视野阔大 ,但对地域文化的表现却很丰富。徽州民间诗人的活跃反映了文学史发展越来越多层面、多线条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王斌 《对外大传播》2009,(11):35-36
新媒体时代一个典型的传播特征就是众声喧哗,在传统的传播体系中没有表达机会的普通民众,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事件,越来越多地卷入信息传播的链条之中,随着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际交往的增多,这些崛起的民众传播行为也日益进入到对外传播格局中。  相似文献   

18.
徐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区域之一,从地域《地方志》的记载可以看出丰富而翔实的民间服饰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场合性和等级差异。而在清末至民国这段变革的时期,徐淮民间服饰呈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由中式传统服饰向中西混穿的流变趋势,出现了显著的城乡差异。结合实证资料(传世照片和传世实物)诠释了民间服饰所蕴涵的符号化与理想化的文化思想,以及单纯化的民间服饰文化意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当前上市公司参与民间借贷的热点问题。该文理论上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为基础。实践上对武汉光谷商业区小型商户的调查问卷,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民间借贷风险与规范问题。结构上首先通过时事和相应数据观察问题的现状和走向。然后以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别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再通过原因的由来阐述存在的风险,最后针对上市公司、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三个方面提出规范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梅山地区信仰的女神众多,如桃源洞女神、梅嫦神、白氏娘娘、梅婆蒂主、唧唧女、三霄娘娘等。这些女神信仰体现了原始的母权内涵:女神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追求爱情;勇力过人;有领导、管理才能,社会地位高;有强大的生殖能力。这种原始母权内涵的形成和女性自身独特的生育能力与梅山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梅山地区女性在祭祀中所处的位置有密切关系。该文主要研究梅山地区女神信仰所蕴含的原始母权内涵,并探究其成因,期望助力地方文化的繁荣,促进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帮助大众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从而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